我向同仁“要”掌声(10)
继续优化“四步教学法”
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益
赣榆教研室 王常亮
一、八年级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
此阶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此时最容易产生青春期烦恼。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情绪对抗﹑逃避﹑说谎﹑破坏和暴力等不良行为。
2.八年级学生共同的学习特点:
初二是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没有了初一对中学生活的新奇和暂时压力,也没有初三面临毕业升学的紧张,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潜心努力学习的时期,也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初二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这个“分水岭”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初二的期末考试中,最重要的它会更加清楚的体现在明年初三复习中,体现在最终的中考当中!
初二还是一个分化期,学习成绩好的就会一直很轻松,学习成绩坏的就只能越来越差,而且初二知识中考占得比重较大,尤其是中高档题,初一的知识是基础,是为难题打基础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初二的学习,这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3.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兴趣不高也是客观事实
(1)教师的教学方法“过时陈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新教材的特点要求政治学科教师必须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采用过去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完全失去了主动性,觉得道德与法治课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教师的业务素质“原地打转”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学校不太重视道德与法治课,没有专任教师或者安排非专任的教师上课,从而导致这门课是任何学科教师都可以上的“简易课”!这些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科学性和逻辑性,学生根本不知其所云,认为这门课没有东西可学;有的教师教学语言抽象难懂,没有幽默感和哲理性,难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教师讲课时缺乏节奏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对这门课程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绩自然不好。
二、“四步教学法”概念
我给大家先讲个经典故事:《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学生是有方法的。好的方法事半功倍,差的方法事倍功半。
事实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我想,无论今天我们使用什么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我们的课堂都应该是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效果明显、能够调动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我多次倡导推行的“四步教学法”无疑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上述教学目的有效教学范式之一。
我下的定义是:“四步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具体内容,将一节课具体分成四个模块进行学习,在每个模块学习过程中,以问题导学为路径,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各自优势,以期达到大面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这里的“四步”具体包括:温故知新、火眼金睛、刨根问底和活学活用四个步骤。
三、“四步教学法”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温故知新(自主或合作学习,大约5分钟)
1.释义: 主要用于解决概念性问题,这是学习的基础。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故”是哪些内容?(上节课所涉及的重点问题) “温”有哪些方法?(读与写,站与坐,外与内)“新”又表现在哪?(新授课中要学习的新概念)
2.方法:即上课就背诵或者听写上一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时间为5分钟,问题2-3个。背诵时最好是站立背诵;默写时有2-3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其他同学在座位上默写。默写完毕相互批改,教师对黑板上同学默写情况进行评价。
第二步:火眼金睛(自主与合作学习,大约10分钟)
1.释义:主要用于解决疑难性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真问题”的能力 ,这是关键。“眼光锐利”表现在哪?(速度快、问题准) “辨别真伪”如何判断?(重、难点突出) “火眼金睛”目的何在?(培养审题能力)
2.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学找出新课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能够自主找出问题答案,问题不多,一般每个人找出自己认为3 个最重要的问题就好。这一环节最为重要的是要强调自主学习,不得组内交流,要的就是发现学生自学的结果如何,问题何在?然后让学生进行修正和补充,实现自学质疑目标的达成。训练发现问题能力,实际上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第三步:刨根问底(合作与探究学习,15-20分钟,这是最重要环节)
1.释义:主要用于解决思辨性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与“底”是什么?(问题的根源)怎样培养学生“钻研精神”?(以问题为导向) 怎样让学生做到“追根求源”?(熟能生巧)
2.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探究题进行合作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这个环节是以合作探究目标达成为突出特点。这个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是否与本课所学的内容相符合,是否能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探究明白本课所学的知识与道理。
友情提醒:一般来说这个环节的问题探究题设置的问题多为三种角度,也就是三个问题要不同角度进行设问,这样让学生进行探究时不会形成一种思路,一个模式,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另外,在这个环节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探究成果的展示,也就是要让不同的小组的学生代表将本小组共同探究的结果在黑板上展示,以便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点拨非常重要,要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修正,哪些方面还需要补充等等。当然,也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修正,可以根据时间的多少进行必要的反馈。这个环节落实如何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
第四步:活学活用(自主与合作学习,10分钟)
1.释义:主要用于实践创新题训练,培养学生学会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何做到“活学”?对某个问题要有很强的熟悉度;对所学知识要深刻理解;理论经常联系实际;不要生搬硬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如何做到“活用”?(沾“边”就赖)
2.方法:学以致用才是我们教与学的根本目的,教材内容学得再好,讲得再透,如果不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那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能否做到活学活用至关重要。这同样需要我们教师编制的实践创新题要具有真实的实践与创新意义,有体现学生实践与创新的途径与方法。这时候编制的问题一定要创设学生实践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要让学生想出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践的办法,从而实现学以致用这一目的。
四、有效课堂教学的“参考量尺”
1.外在表现:教师走下来(反对教师霸占讲台,反对教师满堂灌);学生动起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叉使用);白板黑板用起来(现代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统一)
2.内在要求:节约时间(45分钟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设计要精确到秒);紧张高效(课堂容量要足够大,见多才能识广);重点突出(磨转千圈脐不动,必须集中围绕教学重点开展教学);当堂达标(课堂训练必须到位,这也是课堂巩固的重要一环)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2017年12月4日赣榆外国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