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坛学习】中频炉熔炼工艺标准
【热坛学习】中频炉熔炼工艺标准
注:十几年前的资料,可以做为参考。其中的参数应随实际工艺情况而改动。
1.本标准规定了电炉熔炼铸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质量要求,炉料配比,修筑炉和烘炉工艺。
2.引用标准
GB/T 718 铸造用生铁
GB/T 1412 球墨铸铁用生铁
GB/T 2272 硅铁
GB/T 3795 锰铁
上述标准为本规程编制时的最新版本,在后续的应用中应及时跟随国家标准版本更新而更新,以确保所有操作均按照最新标准执行。
3.备 料
3.1 电炉熔炼用铸铁所需的废钢、生铁、回炉料、硅铁、锰铁、稀土镁硅铁、增碳剂等原材料按规定备好放在指定位置。不得混装。硅铁、锰铁、稀土镁硅铁、增碳剂需保持干燥。
3.2 原材料块度和质量要求
3.2.1 块度要求
A 生铁锭、回炉铁最大直径不大于炉衬直径的二分之一(200mm以下)。
B 废钢形状较杂,对于厚实的废钢,其尺寸不得超过炉衬直径的二分之一,板条状废钢,其宽度不大于250mm,长度不大于1500mm,过于细小的废钢可扎成捆。
C 炉后加入的合金(硅铁,锰铁等)直径应在20mm至80mm,球化孕育用合金(硅铁,稀土镁硅铁等)直径应在5mm至20mm。
3.2.2 原材料质量要求
A 废钢为普通碳素钢,严禁使用合金钢(如弹簧钢,刀具钢等),废钢要求无锈或少锈,对于锈蚀严重的废钢应除锈后方可使用。
B各种合金均需满足国标规定最低要求。
4.铁水包
4.1 用工具铲除铁水包表面的残渣、挂铁,刷上泥浆水用耐火材料打紧,然后表面在刷上一层石墨粉涂料。
4.2 修完铁水包 ,要及时烘干,烘透备用。烘干使用柴火烘烤60-72小时。
5.打炉
5.1 备料
筑炉主要用酸性炉衬材料、水玻璃、石棉布等。酸性炉衬材料须保持干燥。
5.2 炉底打结
A 按顺序铺设石棉布,石棉布的交接覆盖部分约为100mm,表面尽量光滑平整。
B 一次性加入3.5袋炉衬材料,用振动叉由外向内叉3-4遍,耗时12-15分钟,注意有序、交叉、均匀的原则。然后用平锤由中心以螺旋形式向外圆振动2遍,耗时3-6分钟,平锤要求第二锤压第一锤1/3,不漏锤。捣实后用叉子把表面刮松5-10mm。
C 用水平仪及木板将炉底扫平。
D 坩埚模具误差<5mm.,坩埚模具失圆将导致坩埚壁厚不匀,必须重新修整个坩埚模,坩埚模具排气孔直径为3-6mm,间距为150-200mm,模具如果锈蚀,应用砂纸打磨后方可使用。
E 放置坩埚模具时,注意保证坩埚壁厚一致并和线圈同心,焊缝留于后半侧面,并用三个木楔块固定坩埚模具。
F 添加炉衬材料,须仔细检查每一层,注意不要让任何包装碎片及其它杂物混入炉衬材料内。
G 坩埚壁第一层加料1袋,加料后扒平。然后用振动叉叉3-4遍,耗时12-15分钟,注意有序、交叉、均匀的原则。然后用侧锤振动2遍,耗时3-6分钟。侧锤振动时应严防碰伤石棉布。严禁炉衬材料进入石棉铺设交接层。振实后把表面刮松5-10mm。
H 从第二层至炉顶,重复上面打筑操作。打结至1/3高度可去除楔木块。
I 必须将炉衬一次性打完,严禁打打停停,影响炉衬寿命。
5.3 炉领封口及炉嘴
炉嘴下部可铺一层10-20mm炉衬材料干料,其它部位可用炉衬材料加水玻璃及水进行施工。
6.烘炉
6.1 烘前准备
将K型热电偶靠坩埚壁插入,并使其最下端保证在坩埚模的中下部位置,用人工将铁块密实地放入坩埚模内。用石棉布或炉盖将坩埚模盖住,仅留一排气孔即可,使整个炉衬受热均匀。
6.2 烧结工艺
A 以150℃/h将炉料加热至900℃,在此保温2h。
B 900℃保温结束后,取出热电偶。
C 继续加大功率,使炉料开始熔化,约用5小时使电炉完全熔化成满炉状态(液面离炉口100mm左右),当温度达到1430℃,将炉渣及时扒掉。低功率的升温至炉温1580℃。
D 在1580℃保温1h。
E 当铁水温度大于1500℃时,一般10分钟监测一次温度。
F 在初始炉料熔化达到30%开始加料,每次加料都应把上次料没完全熔化前进行,注意不要产生棚料,继续加料至炉满。
6.3 熔炼过程中挂料的发生及处理
A 熔炼过程中要仔细加料,注意观察炉况,以免发现挂料现象。
B 挂料下熔池内熔融金属温度过高,可使炉衬快速烧蚀,并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C 出现挂料后,应减少电源功率为保温功率的25%即可,以防熔融金属过热。
D 此时须倾斜炉体,使熔融金属与挂料接触,并使其熔化掉一个孔洞。
E 转动炉体使其返回到位置,通过孔洞加料,使熔融金属与挂料接触并使之熔化。注意:进行此步骤时不要使熔炼金属过热。
7. 维护工艺
A 坩埚使用初期,烧结层薄,应尽量避免大功率送电,产生过激的电磁搅拌,使炉衬受伤,通常前48h内不超过总功率的60-80%。
B 电炉工作结束后,不管任何原因,都应保持冷却水系统循环4-5h,同时保证炉膛内温度低于200℃,否则将导致炉衬及感应线圈的损伤甚至报废。
C 加料时,应尽量避免料砸坩埚。冷炉后,坩埚的强度极低,严禁机械加料。人工加料也应特别小心,以防裂纹增大,导致金属液渗入可能性增大,造成漏炉事故。
D 炉衬冷却的方法为铁水倒空,倒尽自然冷却或用风机、风管快速降温冷却。空炉冷却方便下次开炉的检查工作。
E 每次开炉前应清除炉嘴上的渣铁等杂物并修补炉嘴,须仔细检查炉子的厚度,壁厚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横向裂纹,若有横向裂纹须谨慎处理。确保能安全开炉时方可开炉。
F 每熔完一炉后,开炉人员应及时检查炉况,判断炉衬可否继续使用,一旦发现炉况较差,影响到安全性,应立即停炉,并及时通知相关领导。
G 炉嘴和炉衬结合处,易产生裂纹,易渗漏,每炉熔化前应仔细观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裂纹>2mm要及时修补)。
H 当炉衬厚度低于30-40mm时,应停止使用,必须拆除。
I 冷炉衬非首次熔炼操作要求:用冷料填满炉子,然后缓慢低功率升温,2h后加大功率正常熔炼,故首次熔炼时间大概控制在3h左右。
J 熔炼过程中各种炉料的添加顺序为:先加入低熔点,元素烧损较小的炉料,熔点高,元素烧损大的炉料后加,铁合金最后加入,顺序可按生铁→废钢→增碳剂→大部分回炉铁→合金→最后的回炉铁。
K 加料时应注意,带有油类的炉衬料须把油弄干后方可加入,否则金属液易发生爆炸,潮湿的炉料须放在炉口烤干后加入,金属料中严禁混有弹壳、密封管等易引起爆炸的金属件,对于管类件应让其一开口朝上以排出受热气体,以免发生爆炸。
L 熔炼结束后,炉内一般不留铁液,避免炉体上下温差较大使炉衬拉伤,产生裂纹。
8.铁水熔炼
8.1 炉前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按规定穿戴好劳动用品。
8.2 开炉前须检查电炉的水路是否完好,没开一次炉做好开炉记录工作。
8.3 称料、投料。按该炉配料单严格称料,技术部门应在开炉前把配料单交给称料人员(或工长),没有通知仍按上炉的配料单进行称料,投料。
8.4 熔炼过程控制
不同铸件,不同生产工艺其熔炼温度各有不同,消失模其浇注温度比传统的浇注温度高20-80℃,球铁熔炼温度控制在1550-1600℃,灰铁控制在1450-1500℃。熔炼过程中允许渣覆盖着铁水,但渣太多须扒掉,防止表面结壳。
铁水熔炼后,待铁水成份均匀,用炉前分析设备对原铁水成份分析检测,主要检测C和Si,对照是否符合成份要求,若成份不对,可在炉前添加合金,增碳剂,废钢,生铁等对成份进行调整。出水后,取处理后的铁液在炉前分析设备进行相应项的分析检测。铁水合格后浇注。
打造平台 开拓市场
2021泰国国际铸造冶金展览会
(线上)
紧锣密鼓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