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2班(125)
125.毕业后
九2班毕业一个多星期了,孩子们离开了学校,望着空荡荡的教室,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每一个位置,是哪一个孩子在那儿坐;他上课是否认真;他下课在那儿发呆、睡觉还是打闹……
一切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希望他们未来一切都好。
我回忆着他们毕业的时候,他们让我在他们校服上签名,我在上面写上大大的“师兄”两个字。
“师兄”两个字,是我最喜欢的称呼,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的确师承同一门下,先比他们闻道,自然是师兄;二是既是老师,也是可亲近的兄长。我想,现在只是20年,我再教20年,我也会喜欢这个称呼。
孩子们放假了,也开始怀念学校的生活。他们毕业之后,我就一直出差,没有时间在学校,所以他们就通过QQ问我什么时候在学校,他们想来找我玩。我说他们读书在学校待不住,总想出校门,总盼着星期五,总盼着放长假。现在放两个多月,却觉得无聊透顶,还是想念在学校的时光。
有些孩子,找了暑假工,在外面体会社会的酸甜苦辣,今天一个孩子说,他还不适应。我告诉他,这就是现实,很多事情不是你喜欢不喜欢,为了生存,你别无选择。所以,经历了之后,就应该知道好好读书,好好学一技之长,才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提醒孩子们自己多保重,照顾好自己。
有些孩子也托我找暑假工,原谅我一天太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帮他们找。
我也看到一些孩子就跟随家长在小镇上的鞋厂上班,那股认真劲,在他们读书的时候是见不到的。也许,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吧!有孩子也在空间发牢骚,说打工的时候动不动就扣钱,其实,这就是规矩。在学校里,老师可以让着你,慢慢教育你,但是社会不会,社会会狠狠给你耳光,让你疼。
有些孩子在家还是一天打游戏,看来家庭对他来放纵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让他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有些孩子在焦虑自己读书的事情,也有孩子打算不读书了。今天一个不打算孩子给我发爱心红包,我就问他经过这几天,有没有想法要读书,他说自己对读书不感兴趣,打算跟着父母去做水电工。本来打算叫他来学校再好好谈谈,无奈他奶奶生病住院,他得守在医院里,只有提醒他再想想。
也有家长开始着急孩子读书的问题,这就是农村家长普遍的问题,读书的过程不关心,只关心结果。凡是问到我的时候,我都尽量给他们出主意,我也通过学校的E平台,给家长们一些建议:提醒他们谨防招生串串骗局;提醒他们注意假期安全监管;提醒他们注意领取成绩的时间和高中报名时间……,也许,这就是我们能为他们服务的最后一些举措吧!
当然我也收到了一些家长的感谢,谢谢这些家长这么重情义,感谢你们的包容与理解。我知道,我并不完美,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得不那么让你们顺心的地方,多多担待吧,相信我是尽了最大努力来管理和引导这个九2班。
下午的阳光,并不那么炙热,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慢慢品尝。也许,那淡淡的苦涩之后,留存嘴里的是丝丝甜蜜。这也就是我在九2班的生活,面对他们的调皮、任性,我有些郁闷;面对他们的心理问题,我对有些人束手无策;面对他们的成绩,我无力回天……。但是我取得了学生的信任,也让他们改变了不少,也让这个班成长了不少,我想,虽然不是完美的结局,但是也算是一份对得起自己良心的答卷。也许,不完美,才会促使我继续思考,继续想办法和这些00后的孩子“斗”下去。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有这样一篇文章《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痴迷不悟》,和大家分享几句话吧!
第一句: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要记住,不是他要来的,如果他要选择未必会选你,你是单向选择。
为什么选择这句话给大家分享,也就是希望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他来到这个世界,是无法自主选择的,所以,我们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生存环境很重要,这个环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层面上应该是一种健康快乐的心理体验,我想,只有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他会努力去成就自己的未来,而不是我们强加的未来。我们很多家长很多教师都会强调孩子要对得起父母,其实,孩子首先应该对得起自己,因为生活是他今后过一辈子。
第二句话: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中学生被老师教育的时候,老师在训他,这个中学生就这样子,“你讲好了。差不多了讲好了吧?我可以进教室了吧?”他根本不会听你讲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没有得到尊重,他们没有话语权为自己辩解。所以,打蛇必须打七寸那个要害,对孩子一样,我们必须给他辩解的机会,然后找到根源,这样的教育,才会得到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第三句话:现在的老师没有权威性。
为什么呢?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孩子可以自己通过网络渠道获得各种知识。怎样才能在把书教好呢?
我想,更多关注孩子内心的需要,引导他自主学习更重要吧!
有一个外地毕业十年的孩子和我教过的学生来玩,他说他特别后悔当初都交了钱都把钱要回来选择不读书。当初他觉得教师好可怕,动不动就收拾他,不管他做得对与错。他说一个孩子被教师罚蹲马步,就堵气从二楼跳下去。他说他不赞成这个孩子轻生的办法,他选择的是退学。
我问他还恨这个教师吗?他说不恨,因为的确自己问题太多,搅乱了班级,影响到了正常上课,应该接受惩戒,多亏有这样的教师,让他在社会上有了分寸。而且那个教师也给他做了工作,让他留下来。
他说,他希望遇到我这样的老师。
就凭别人的介绍,我从来没有教过他一天,他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我把这看作是对我工作的鼓励。
第四句话: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一不怕死,二就怕苦”。
现在心灵脆弱的孩子太多,尤其是名校,他们面对重重的压力,选择的不是释怀,调节心理,缓解压力。而是选择轻生,以为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但他们怕苦。体育锻炼的时候怕苦,出去打工怕苦,学习上怕苦……,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懂得现实到底是什么?他们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应对现实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反思,是不是应该增加一些体验式的课程?
我们希望孩子成功,但我们却没有培养他们成功的品质,反而是说三道四的压力。看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应该从那些成功的孩子身上找到共性和特质,给孩子指明成功需要走的道路,比强迫他去成功应该会好得多。
未来,挑战更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应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我亲爱的孩子们,我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