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眼烟云到课堂文化
从过眼烟云到课堂文化
渐新堂
最近关于课堂文化的话题越来越热,很多内容的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来我区的高校及教育研究机构的人穿梭一般,不断被引荐,进入课堂指导教学。先是湖北大学的黎世法教授的差异教学法,后来是陕西师大的张熊飞教授的,第三位是北师大的何克抗教授的跨越式教育,再后来是华东师大的熊川武教授的自然分材教学(每一次作业练习需要翻转六色方块),现在是中央教科所(名字改大为中国教科院了)的韩立福及王兴等博士。韩立福先生的是有效教学(被老师们戏称为“东方不败教学法”),是在杜郎口中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的教学模式。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引荐进来的这类有关教学指导人和名称(时髦的叫法是课题)比其他地方多,这似乎说明几届教育行政领导对教学质量始终看得比较重要,相对于其他地方,在教学以外的诸如人事上或者其他方面关注得少一些,也说明这些指导人员的一些理论一些做法也的确曾经有打动人的地方。
这些教学指导,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都是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些认识与做法,或者说是理论成果与技术成果,不同程度地对一些学校一些学科的教学乃至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不同时期一些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起到了积极的助推和加速成长的作用。但是,也毋庸置疑,这些在特定环境下的尽管非常见效的理论与成果,尤其是模式化的规定,一旦不适当地扩张,无条件地扩大其应用范围,真理多走一步就成了谬误,这些东西也就只能够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了。
我们如何看待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和教学文化,与21世纪的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是否吻合,是否合拍?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课堂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普遍体现没有?大的方面说,我们的教学观念服务和服从于教育大众化了吗,体现出了世界先进文化和人类普世价值了吗?农耕文化中的知识垄断师道尊严强制灌输唯书唯上唯师的观念消除了吗?面对参差不齐的学习起点和丰富多样的学习出路,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如何教学,应该如何培养教育出可能含有的普通劳动者、专业人士以及各个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人物?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确应该追求一种民主和谐活力有效的教学文化。
要体现一种适应社会发展时代前进的课堂教学文化,就得需要守正创新,将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正确的东西坚守住,但是,也要添加进新鲜的观念以及新颖的做法,诸如引进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
这些内容的引进借鉴,是很容易很自然地受到习惯性做法的拒绝的,在此情况下,除了继续进行观念更新之外,就还得有一定的行政推进,在初始阶段强化一些基本的环节和要求,譬如每一章节原则是都可以有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对学生的自学即自主学习,都该在开始阶段有一个自学指引,如果将其物化出来就是自学指导单之类的东西。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过去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就完全采用过去传统的方式来对待今天接受大众教育的学生,就简单地一尘不变地采用过去的教学教育方式来进行今天的课堂教学。这些具体的要求和做法,对于参加工作走上讲台不久的新教师和教学上没有达到经验丰富得心应手、效果还不十分理想的教师,都是非常必要的。
积极地多吸纳些来进行教学指导的对改进自己教学有益的理论与技术,不断在实践中琢磨思考,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新的课堂文化追求,进行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让师生的生命在现代课堂教学中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张扬。
但是,我们也要警惕课堂教学中的不适当的形式主义的模式化乃至僵化的情况出现,让我们的课题始终充满勃勃生机,让我们的学生在富有活力的课堂学习中其素质得到更加理想的发展与提升。
诸多叫法今何在,不忘初心课堂行。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