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有洞见」的人?

强烈建议你看视频,图文版在下面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翻车的话题。

我们且从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聊起,这个场景就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具体大致是这样的——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有几个想要解决问题的人,其中一个人提出了一个明显听起来就更“靠谱”的解决方案,这时候其他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我怎么没想到?

我们今天就要来分析一下,这个「我怎么没想到」究竟是如何发生的?那个让你产生“我怎么没想到”感叹的人,他究竟在背地里干了些什么。

为了方便探讨,我们先把这个问题的边界和变量控制一下,这个场景里,我们必须先排除掉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认知优势,因为信息不对称并不会让你拍脑袋说:我怎么没想到。面对一个老教授百科全书般的博学,你只会感叹,我还是要多读书啊。我们假设的情况是:两个人受过同等水平的教育,知识储备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在整个过程里,一方不会借助另一方完全不知道的信息、知识、概念来解决问题,所谓「我怎么没想到」,真正的含义是,我应该也能想到啊!

一、案例:如何“说服”孩子爱上学习?

举个例子:a和b、c都面临着一个常见的子女教育的问题:孩子青春期叛逆,打游戏谈恋爱,不爱学习。a说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家长没威信,孩子欠收拾。b说,别这么暴躁嘛,我觉得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不行请名师嘛。c说,咱们能不能先不聊学习?能不能和孩子聊一下,他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人生?不管他成为小说家宇航员还是游戏设计师,你作为一个大人,能不能讲清楚知识会如何帮助他达成他的目标?你作为一个大人,你自己有没有体会过求知欲好奇心得到满足带来的快感?你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你凭什么让他好好学习?一切都是为了找工作娶老婆吗?你青春期的时候会因为这么没出息的理由学习吗?

注意喔,c没有补充新的知识,甚至都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提出了新问题,可大家一耳朵就能听出他思路的不同之处,他怎么做到的?

这个例子来自于一个朋友的私信,那个问题问的是:我们如何才能“说服”一个人。这是一个很功利也很要紧的问题,我当时简短地回答了一下,但这又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值得拿几期来讲。

在我看来,回答how的最佳方式,永远都是都是追问what和why,这个问题的背后追究的其实是“观念”的本质——具体来讲它追究的是,一个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如何被改变的。具体到这个的例子里,不同的方案之间基本不存在信息差,只存在观念差。

二、不是没逻辑,而是没概念

按照第二期的逻辑,观念差来自「视角差」,而「视角差」来自「机位差」,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需要一个模型来简化世界获得有用的视角来产生认识,然而只要是视角,就会有盲区,所以,所有的观念都是局部正确的。这里请允许我把视角和机位合并成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词组:心智模型,维基百科的对它的解释是:它是一种外在现实的内部标志,简单点理解,心智模型就是关于我们的思维处理外部世界的内在机制,心智不同,看法不同,理解不同,行为和结果自然也不同。上期哲学家回答了为什么会有不同视角的底层原因,但「有限理性」这个答案实在令人绝望,似乎并不能帮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务实一点,追究下面这个问题:

如何获得更「好用」的视角、拥有更好的心智模型?让别人,而不是你拍脑袋喊:「我怎么没想到?」

前面讲观念是受视角影响的,而视角是被心智模型决定的,但心智模型被什么决定的呢?答案是:概念。哈?好常见的词啊。概念不就是……等等概念是什么?严谨起见,我们先看看一些比较权威的定义。

·「中国国标」: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德国国标」:通过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反应其共同特性思维单位;

·「康德」说的最有意思,他说:概念是对多个事物的共同点的「想象」。

虽然三个定义都很抽象,但我想你大概能有点感觉了,简单理解,概念的本质就是所谓的「类」,哲学的说法叫范畴,是心智的基础单位,概念化/范畴化/分类,是心智的最基本动作,比如你我他,上中下,123,真善美。

通过概念划定的范畴,世界得以被我们认识,通过增加新概念或新范畴,我们得以认识更复杂的世界,通过优化整顿已有概念和范畴,我们得以更高效地理解世界,通过改变概念和范畴,我们得以改变我们对外部世界认识,所以理解概念,是理解心智的关键。注意,在我当前的语境下,概念和范畴等价的,我会按照我的表述方便来调整说法,请你保持警觉。

接下可以高举知识反扑现实了,让我们说回来之前那个案例。同样的问题输入,不同的结果输出,他们三个人心智模型到底差在哪,使得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根据我们前面的一系列阐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差在关键概念和范畴上。

我们把ab的黑箱子拆开。对他们而言「孩子不爱学习」这个概念的范畴是什么?他们在谈论“孩子”时,心智中被点亮的范畴是:一个没有判断能力,且应该听我话的人。他们在谈论“学习”时,心智中被点亮的范畴是:一种谋生之道,一种赢得竞争的武器。

我们再把c的黑箱子拆开。他谈论「孩子」时,心智中被点亮的范畴是:一个虽然没有判断能力,但充满了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有着无限潜力的人。他在谈论“学习”时,心智中被点亮的范畴是:一种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途径。

两种范畴,带来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得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么看ab面对的真的是一个难以解决,你告诉我,孩子凭什么「应该」听你的话,然后还要对一个谋生之道充满热情?这不是扯淡吗?可悲的是,很多人的童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你拍脑袋说:「我怎么没想到呢?」因为你眼中的孩子和学习,和别人眼中的孩子和学习,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底层的思维要素就不一样,怎么可能想得到?家长对世界的偏见和误解,变成了囚困孩子的观念真实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逻辑,而是没概念。分析概念是理解心智的最佳突破口,也是我们改变思维的突破口,也是别人改变我们思维的突破口,上面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观念如何形成,接下来我会举一个更有感觉的例子讲一下观念是如何被改变的,但再次之前,请允许我接着对心智的结构做一个说明,前面讲了构成心智的要素,现在讲讲结构。

三、心智结构:三层模型

我们这里引入一个被我简化过的心智模型,它分为三层:最基础的是感知层,接着是认知层,最上面的是理智层。感知层的作用是将物理信息转变成生物信号,比如将波长和振动转变成视觉和听觉,认知层再将生物信号转变成思维要素,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通过范畴化来形成一个个的概念,再和语言符号形成配对,比如,620-760纳米的波被我们捕捉为那种感觉,那种感觉被叫做,红色,从此,红色这个语言符号就和那种感觉连结了起来,提到红色这个符号,就会自动激活心智中的特定概念和范畴,唤起和620-760纳米波长有关的感知,这就是所谓「认识」,其实是一种自动自发的归纳动作。

第三层,理智层。我们的演绎逻辑推理就是在这个层面展开的,前面讲到的苹果是在上一层被发现的,欧氏几何则是在这层写出来的。当然这么说很不严谨,第三层也可以使用归纳,我想表达的是,相比演绎推理,归纳法是更底层更自然伸直更高效的心智运作行为,你可以粗略地认为,感性、经验、直觉,所谓快系统,主要是在第二层,而理性、逻辑、思辨,所谓慢系统,主要在第三层。

当然,心智运作上比我说的这个过程要复杂得多,用这个模型是为了理解方便,绝并不是什么权威结论,但我也绝没有信口胡诌,美国有个心智哲学家叫福多fodor J A,他有本书叫《心智的模块性》,里面提出一个三层心智模型(感知器,输入系统,中枢系统),虽然不能完全对应得上,但划分逻辑是差不多的,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他是这样描述「输入系统」,他说:它的作用是对心理表征进行编码,为中枢系统提供操作范围,并且它是一个独立模块,具有范围特异性和信息封装性两个基本特征。结合我前面的讲解,感受一下。

总结一下,到现在,我们了解了观念,心智模型,概念之间的关系,我的观点是:观念的形成改变来自于视角的形成和改变,视角来自于心智模型形成和改变,心智模型的形成来自于概念和范畴形成与改变。原因很简单,因为第一层生物规定性是很难改变的,除非发生基因突变,否则你不太可能改变你对波长的捕获能力,第三层的理性逻辑也是非常严谨的,大多数的逻辑混乱都很容易被发现,但是,概念的混乱能把你活活玩死。

下面进入举例子时间,这次我们有点出息,去看看大人的世界,看看这个星球上最擅长改变人类观念的一群人,他们是怎么通过制造概念混乱来把你玩死的。

四、解构《奇葩说》,辩手们是如何让我们变成思想韭菜的?

请先欣赏这个视频片段

辩论总会给你一种感觉,就是也对也对。明明双方观点不同,但人们总是也对也对。你可能经常听到辩手高喊:对方偷换概念!其实是大实话,他们就是在偷换概念,虽然是大实话,但你不按暂停键,不在站在心智模型的角度,是很难发现里面的玄机的。

我今天要分析的是奇葩说公认的最水准的辩论之一,号称神仙打架的陈铭vs詹青云。辩题是,如果可能,要不要将知识共享给全人类。

我们如果用日常的心智模型去看,自然是各种「对啊对啊对啊」,现在我们用刚刚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一下,你就能看出门道了。首先从概念范畴的角度,其实从一开始,他们两个就讨论的是两个问题。

在陈铭这边,共享这个概念基本接近它的大众共识范畴,稍微美化一点,叫分享吧,语言符号一字之差,范畴里就多关联了一些无私和善意。知识这个概念也被陈铭做了准确定义: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詹青云这边好家伙反了天,共享这个概念的范畴滑动到了「灌输」上,知识这个概念滑动到了「思想信念」上。

简单来讲,陈铭这边一直在讲,分享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对的,论证的焦点集中在,知识的善,无知的恶;詹青云这边一直在讲,灌输思想信念,是不对的,论证的焦点集中在,自由的善,平均的恶。这么看,他们自然都是对的。由于这到期天然偏向陈铭,严格讲陈铭只需要讲客观事实,然后不断地澄清概念就可以防止被带跑就行,所以更体现詹青云的操纵范畴的水平,我们主要看下面三段。

共享的范畴在这里滑向了「被灌输」,知识的概念在这里滑向了「真理和教条」,虽然她讲的是共享知识,但她激活的是你心智中的关于“宗教”的范畴,于是自诩科学理性自由的你,啪唧,按了反对。

共享的范畴在这里滑向了「被操纵」,知识的范畴在这里滑向了「信息」,虽然她讲的还是共享知识,但她激活的是你心智里关于「信息操纵」「百度」「魏则西」的范畴。于是你,啪唧,按了反对。

共享的范畴在这里滑向「平均」,进而从平均滑向了“不劳而获”的范畴,激活了你心智中对这类行为的鄙视,平均主义就是吃大锅饭,三个和尚没水喝,好家伙,原来你陈铭是这种人!啪唧,按了反对。

你如果在詹青云构建的心智中里,一定是对对对,但回到「分享认识世界的工具」这个范畴中就完全不一样了,胜负手在于,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科学传统下的知识是通过批判、怀疑、不断证伪获得的,而且批判性思维本身就是知识,所以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辨别什么是有害信息,不再有更多魏则西,只有知识才能让人类事倍功半,追究更健康的功利。

矮大紧成功识破了这一切,然而马上被黄执中带偏,宝岛辩果然神名不虚传。

到最后你会发现,辩论就是同样的语言符号讨论不同范畴的对象。通过对范畴的操纵,完成对心智的操纵。

其实这种神仙打架的辩论很难有胜负,因为双方都在自说自话,在自己的范畴中绝对正确,彼此都不上当,最终关键影响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情绪,一个是后手,谁能调动情绪,并且在最后行使他滑动范畴的权利,谁就最有可能赢。

五、要命的「概念混乱」

好了我们离开成人世界,回来继续聊这些看似没用的“概念”和“本质”,其实成人世界里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关心心智模式的本质问题,他们更关心心智模式怎么帮他们升职加薪以及怎么操纵别人心智模式来赚大钱,只有我们这些大号儿童才会关心“什么是心智”这种超纲的二阶追问。

我想强调和拔高的是,这种心智底层的混沌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影响也可大可小,小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争论,很多一些概念混乱的评论洋洋洒洒数百字,但本质上都是在用同样名词讨论不同的事物。

「可大」部分是,我们对某些关键的概念的误解,长期看是致命的,比如前面讲到的是孩子,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知识”?务实一点的话,什么是“钱”,n什么是工作?是什么“职位”?讲到这里插一嘴,彼得圣吉讲影响学习型组织发展的七大障碍,第一大障碍就是:“误以为,我就是我的职位”。什么意思?“职位”是一种方便组织协作的手段,一种管理工具,它为了达成更高级的目标而存在的,但大部分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活成了一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所谓职场的“本位意识”,屁股决定脑袋,说的就是这个,而那些升职加薪的人,都是利用工具来解决问题的人。

这类应用层的话题我后面有机会再聊,我希望你和我一样更关心系统层的问题。所谓认识认识再认识,思考思考再思考,学习学习再学习。不过,为了避免被骂成永远提出问题,然后超纲半天又不解决问题的标题党,我最后还是要回答一下开篇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洞见的人,如何避免“我怎么没想到?”……如果要归纳一个答案的话,就是拥有一优秀的心智模型,具体来讲,就是要构建一个有「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运作灵活」的概念系统。

内容丰富,指的是知识储备量大,它是你理解复杂世界基础,毕竟你无法看见对你而言不存在的东西;

结构清晰,指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这样你才会有逻辑,才能具备处理复杂性的能力;

运作灵活是最关键的,他意味着你可以自如地有意识地「滑动范畴」、改变关系、创造新联结,这是成长型心智,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基础,所以是最高级的能力。

有知识没结构,就是普通人,持续发展下去就会变成网络上、生活中的杠精;有知识有结构的人,通常能凭借认知差能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变成精英阶层,为消费主义的繁荣作出卓越贡献。三者兼备,就是创新者,就是超人,多多少少是要改变世界的。能不能称为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但想成为这样的人总不犯法吧?

动机比途径重要得多。

尾声:自由之路——多元思维模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