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生命成长的六个层次和境界

跟随大师的脚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追随古圣先贤学习孔夫子的《论语》。我们继续跟随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学习他所编写的《论语集注》,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15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有五而志于学”,古时候的读书人十五岁入大(太)学,当时的大学跟现在的大学肯定是不同的,古时的大学学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本领。志,志向,心之所向往。孔子所说的学,就是大学之道,曾子所著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志于大学之道,那么念念都在此,就如孔子自己所说的“学而不厌”了。

“三十而立”,这个阶段应该能够自立,固守和运用之前所学,学以致用,去发挥和创造自己的一番事业。此时不再是之前汲汲于学的状态,所谓“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学习了很多,但是不能够发挥和运用,只是一位食而不化的书呆子,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四十而不惑”,对于天下事物运转的原则和规律有深刻的理解,没有疑惑,这是智慧明达,不用再像上一个阶段“三十而立”那样固守所学了,因为通达,能够变通,此时就像武侠小说所说的能够“无招胜有招”。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道的流行运转而赋予事物的性质,这是事物之所以成为其本身的缘故。这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智慧达到极致的精妙,“知天命”比之“不惑”又更上一层楼,因而“不惑”还不足于表达“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耳顺,声音入耳,心中明达,此时不是用耳朵来聆听,而是用心来聆听,没有语言是逆耳的语言。有一句话说: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只有百分之三十是内容,百分之七十是情绪”。这句话是强调在沟通过程中情绪的重要性比沟通的内容还要大得多,真挚、真诚、真心的态度比沟通的内容还要重要。孔子的“六十而耳顺”,已经穿透了内容和情绪,直达心灵层次,他看见的是对方的心,心与心的沟通,还有什么是逆耳而不顺耳的呢?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矩,是规矩法度。随其心之所欲,而不越过规矩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从容不迫地行动,不必勉强就能够达到中和之道。

丘吉尔曾经说过:“在人生的头25年,我渴望自由;在接下来的25年,我渴望秩序;后25年,我意识到:自律就是自由。”丘吉尔在七十五岁的时候总结出“自律就是自由”,这无疑就是对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注解。

程子说:“孔子天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生而知之),他谦虚地说自己是通过学习才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为了勉励后学之人。立,是能够自立于大学之道。不惑,则没有疑惑。知天命,是穷理尽性,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耳顺,是所听闻的都通达。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么就不勉而中了。”

胡氏说:“孔子教育人的方法很多,而其精要就是使人不失去其本心而已。欲得此本心,唯有立志于追求圣人所示之学,循序渐进。以至于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明白殆尽,那么在日常行动之间,本心晶莹明亮,任何所生发的意念欲求,都是最极致的天理。心即是本体,欲即是发用,本体是仁道,其发用就是义(事之合宜)。”

朱子说:圣人“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他们天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且从容不迫地行动。他们本不需要学习积累的功夫,然而他们的心中很谦卑,从来不自认为如此。他们在日常之间,必定是独自觉悟而进步,但他人并不知道。因而孔子用近似的说法,希望学者以之为准则而自勉,并非是他的心已入圣境而退托的谦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