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龙刍狗
土龙
波露豆齿蛇鳗别名土龙 。土龙(Tsuchinoko)是南朝宋刘敬叔撰的志怪小说集《异苑》中描述的妖物,后传入日本。
江陵赵姥,以酤酒为业。义熙中,屋内土忽自隆起。察为异,朝夕以酒酹土。尝见一物出,头似驴,而地初无孔穴。及姥死,邻人闻土下朝夕有声,如哭。后人掘宅,见一异物,蠢而动,不测大小,须臾失之,谓土龙。
有人认为这种生物纯粹是根据蛇幻想出来的。但是自7世纪以来,土龙的存在被多次报道,这无疑给它存在的真实性增加了无限的神秘感。其实"土龙"既不是"蛇",也不是"龙"。它的学名叫"波露豆齿蛇鳗 ",鳗鱼科,动物界。鳗鱼科"土龙"非比寻常,十分少见,土龙身份奇特,而且可遇不可求的,是难得一见的海中珍品,同时它也是很好的滋养补品。
民间说法
按照沿海一带的民间说法,"土龙"能强筋壮骨。凡遇摔伤、骨折、筋骨酸痛必定想到要吃一帖"药膳土龙"或喝"土龙药酒"。有钱人家总会为媳妇或女儿,浸一坛"土龙药酒"以备坐月子时得到最好的滋养和补赏。"土龙"不是"龙"也不是蛇,它的学名叫波露豆齿蛇鳗,既然鳗鱼科,和一般的鳗鱼应该扯得上关系吧!没错。本文要介绍的这种鳗鱼科"土龙"却非比寻常,土龙身份奇特,身价百倍,且又是可遇不可求的海中珍品,且先瞧瞧几则"土龙传奇"吧![1]
传说
跟土龙有关的传说有很多,举例三个传说。
传说之一 补肾佳品
据《稗官野史》云:隋炀帝开凿运河,奴役人民沿着运河两侧拉船,极尽奢华享乐之能事,一日至钱塘江出海口,欣赏闻名之钱塘夕照时,一地方父母官与一方士上船求见隋炀帝,告之在出海口,淡水与海水交会之处,出现一形似蛇体的爬虫,行动快速,出没无常,不易捕捉,然据方士所言,该物为男性之圣品,究其以形补形,几经吃后,床笫之间妙用不可言喻,炀帝一听大喜,遂令人捕捉煮食之后,果如方士所言,夜御数女,仍觉未殆,且听信谗言,打造御女车残害处子,一时天下人民怨声载道。炀帝龙颜大喜,遂将其命名为之「土龙」,令太医搜罗天下奇药浸酒泡制,并且将土龙配药研制粉末,做为皇朝滋阴补肾食补之最佳圣品。
传说之二 延年益寿
有一名士曰:郑相国,在他七十五岁高龄时,竟被委任为南海节度使。千辛万苦来到了南方,过了不久,感觉身体不适,胸口气闷,筋骨无力,腰酸背痛。起初以为水土不服,食药无效;后又以为罹患风湿病症,因此又服食祛风湿的药物,但依然毫无反应。当时词陵国王得知郑相国情况后,立即派人献上南海特有鱼产蛇鳗土龙和中药,并且教导郑相国每日用蛇鳗土龙和中药材煲汤饮之。郑相国依词陵国王的方法,连续饮用这一类汤水,七、八日后,精神爽利,筋骨硬朗,疾病痊愈了。此事一经传开,南国人民一时传为佳话,富有之人家亦争相仿效,大肆搜购土龙,以泡酒、浸酒、研末等方法作为补身、治病、延年、益寿之妙方。
传说之三 土龙之名来源
传说古代,在珠江流域的出海口里面,有一只乌龟精,这只乌龟精也忘了它到底修练多少岁月,反正说得上「修练成精」之地步。它白天化成人形,经常在渔村的小路上伤害来往的行人。后来,他更变本加厉,每隔十天、八天,就变成人形,入夜就摸进村庄,看见漂亮小姑娘,就强拉入海口里面。由于乌龟精孔武有力,渔村的村民拿它没办法,那些被它掠夺的小姑娘,一去全无踪迹。话说在此渔村里头,有一对恩爱已订婚的青年男女。有一天乌龟精竟相中这位小姑娘,在拉扯中,小姑娘惊慌叫喊声惊动她的未婚夫,于是小伙子与乌龟精展开一场拼命决斗,最后,乌龟精被砍死,小姑娘得救,但小伙子却受了重伤,不能行人道。在伤心之余,小伙子走到河边,准备了此残生,忽然,他看见有一群野狗在争食一些鱼鳗后,就拼命与母狗交配,而且交配百多次,依然生龙活虎。小伙子灵机一动,下河围捕鳗鱼,带回家煮汤疗补。由于这些鱼鳗都在河流中钻游,形似蛇形,吃了之后又能让人生龙活虎,故谓之「土龙」。扬子鳄在安徽宣城繁殖基地或野生放养区俗称"土龙"。
刍狗
简介
刍狗[chú ɡǒu]: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典出通行本《道德经》老子第五章,郭店简本《老子》无此句。郭店简本仅有本章中"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文义与通行本同。
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牲畜)。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此处"百姓"应指贵族与平民)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滋养着万物,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不求万物用草扎成的狗来表示祭拜他。所以天地不言仁,不争仁,滋养着万物,不求万物回报他。 圣人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为百姓做了事情,不需要百姓用刍狗那些来回报他,所以圣人不言仁,不争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回报。
导读:
圣人对待(宇宙学上的)事情的基本原则是按规律来加以处理,且这种规律也是"天地"的规律。规律与规律在本质上是平等的、相同的。圣人即是发现和认知世界的先驱,也即是人中之一。
老子以风箱来作了比喻:从表面现象来看,风箱在不停地被运作着,然而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风箱中间的"轴"却总是保持着自身位置上的相对稳定,这个轴心,正是仁心的相互作用力。老子以此比喻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中",而这个"中"都同样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如果找得到一确定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找到了该事物的本质的方面。这种去找到事物的"中"的办法就叫做"守中",亦即所谓"中而用之",这个中即是心中,也就是守仁
解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传说中的河上公(有人以为是汉文帝时人)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圣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说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王弼注:"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通惠)由己树,未足任也。"(据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为天道任自然而已,并不加惠于物。而万物各自有所用,如兽吃草,人吃狗之类。
1.人类世界的组织结构,自有了人开始,就成了一个整体,小时候读书说要长大适应社会,长大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书中所讲的物竞天择那样,后来渐悟到了人道的美感,此即是为而不争,相对动物的而言,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仁,即如道德经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之间找不到仁,是因为万物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圣人找不到仁,是因为百姓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此即是说,天地与圣人,仁的不复存在。而仁五行属木,五官属目,五季属春,因而可知春季无木,则天地死气,人无目,则内心黑暗。后一句、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即是说、听多了仁的说法,不如心中守仁。道德经对于人道的阐释,即可由仁心初见,而仁者是无战的,亦是无敌的,所以心中守仁,方才宇宙万物都有了灵性。
(据陈采燕《国风·中国女子·采燕十九篇》,大众出版社2012年版)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19年初版)中,有对《老子》这句话的解释,提出了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王弼说,那就是将仁解释为慈爱;第二种,则作了哲理上的推阐,说: 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刘熙《释名》说:"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说不是人,不和人同类。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识,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类,这叫做天人同类说。老子的"天地不仁"说,似乎也含有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接着,胡适又说:"人性之中,以慈爱为最普遍,故说天地不与人同类,即是说天地无有恩意。"这就把两种不同的说法统一起来了。最后,胡适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这个观念,说:"老子这一观念,打破古代天人同类的谬说,立下后来自然科学的基础。"1922年,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论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录二"天道观念之历史的变迁"中,也认为老子的话表现了对天的信仰的动摇,开启了后来荀子的天论思想。
3.钟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第一编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解》(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对此有所驳正。云:"吾统观《老子》全书,知其说之出于穿凿,未足据为定论也。"其下就从三方面来阐述:首先,从语言上来看,所谓"仁者,人也"的说法,是求其语源,不是等义。"'人'字乃抽象名词,非具体名词也。故以人为仁之训则可,而以人易仁则不可。"而且依胡适之说,也只能说"非仁",不能说"不仁"。何况此句之下又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之语,总不能理解为"圣人不是人"吧?其次,从《老子》全书来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认定老子打破天人同类的谬说,证据是不足的。再次,胡适之误,是信了王弼关于"刍狗"的误说。王弼之说,分刍与狗为二物,说天不为兽生草,而兽吃草;天不为人生狗,而人吃狗。这里含有天以万物为草芥之意。实则刍狗是一物。《庄子·天运篇》载师金之言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刍狗扎成而未祭献时,用盒子盛着,上面用精美的绣巾覆盖着,尸祝斋戒了来送它到祭坛上。等到祭献以后,就废弃了,走路的人就践踏着它的头颅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捡起来烧火)"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将万物看作刍狗,用时尊荣,用后即弃之如弊屣,顺其荣华至衰败的发展过程。这自然是不讲仁恩了。
"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此时要文饰妆扮一番。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我们看汉、魏、晋文献中的记载,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齐俗篇》说刍狗和土龙刚刚做好的时候,用青黄色来文饰,蒙上绮绣,缠着红线,尸祝穿着纯黑色的祭服,大夫戴着礼帽来迎送它们。等到用完之后,土龙不过成了一堆土壤,刍狗不过成了一堆草芥罢了,有谁看重它们呢?许慎在其下注:"刍狗,束刍为狗,以谢过求福。土龙,以请雨。"很显然,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狗的样子,土龙就是用泥土做成龙的模样。刍狗是用来谢过求福的,土龙是用来求雨的。《说山篇》也说"刍狗待之而求福"。《说林篇》又说:"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狗,是时为帝者也。"这就说得更清楚了,刍狗的一个大用处,是瘟疫流行之时,用来祭神求福的。这时,它的位置,俨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后就扔了。刍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极尽荣华,祭祀之后,立即废弃,车轹火烧,已如上述。而《三国志·魏志·周宣传》说三梦来展现刍狗祭祀后的三个过程,也很有意思。说的是周宣善于占卜,有人就故意来考考他,说是梦见刍狗了,周宣说将会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丰膳。后来又说,又梦见刍狗了,周宣说:"你要小心,会堕车折脚。"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说梦见刍狗,周宣说:"特别要注意呀,你家将失火。"家里真的很快遭到火灾。问的人后来说:"其实我三次都没有梦到刍狗,为什么这么灵验呢?"周宣说:"这是神灵让你说的,和真梦没什么不同。"问的人说:"我三次都说梦见刍狗,为什么结果很不同呢?"周宣说:"刍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毕,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结束,刍狗为车所碾压,所以会堕车折脚。这之后,就要将残碎的刍狗拿去烧火了,所以会失火。"(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余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
这些材料,将刍狗的形状,所用的材料,用途和使用过程说得很清楚了。这个过程,是自然的过程。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天地并不施仁恩,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样走完自己由荣华到废弃的过程而已。
另无名氏注曰:挫其锐,解其纷,是谓天地不仁;锐不挫,纷不解,是谓圣人不仁。
现在大量的网络小说中错误引用这句话,未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
既然众生平等,又何来低贱卑微的"刍狗"?天地没有仁爱,把万物当作草扎成的祭品。刍狗非活祭品那样,在祭祀的时候,当场宰杀,而是祭祀完毕,将其丢弃或焚毁。现在引申为:事物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便如废品一样任意丢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真的是众生平等吗?
天地本就是无爱无憎,无欲无求的,给予万物繁华并不是因为天地喜爱于它们,使万物萧条也并不是因为憎恨于它们。
生命便如刍狗一样,当祭祀完毕之时,刍狗的使命也随之结束了。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转,谁也没有办法将其破坏,最终还是要选择不加以干预的"无为"的态度。
4.《列子·说符》: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肤,虎狼食肉,岂天本为蚁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此即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邓析"天之于人无厚也"的意思。这几条都不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更不认"天"是有"好生之德"的。《列子》书中这一段更合近世生物学家所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