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纵深——大国为什么不可战胜
汪涛出品:《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以全新的数学工具——“循环因果律”为基础,用全世界通用的数学语言将毛泽东军事思想数学化和公理化,从而使中国这一伟大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下重现光辉。
所谓“战略纵深”,主要是指其承受突袭后的反应能力。战略纵深越大,遭受突袭后就越是有充分资源被调动用于进行反击。因此,这是为什么克劳塞维茨说“大国是不可战胜的”的原因。一个小国经过一次突袭后就可能亡国,而一个大国,只要武器装备不出现过大的代差,在经历突袭后就能够有充分时间和空间启动反击,初期的突袭效果就会在后期完全消失。
瑞典的查理大帝、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希特勒,三个历史时期的战争狂人都曾经横扫欧洲战场,攻入俄罗斯初期的军队数量从14万人、60万人到700万人,武器时代从热兵器初期阶段、热兵器成熟阶段到机器化兵器阶段。但三次战争的结果却几乎完全一样。战争初期俄罗斯军队兵败如山倒,而最后却都在莫斯科这个顶点上进攻者的势头被终止,入侵者最终都被俄罗斯打回欧洲老家。
中国在近百年一次又一次在武器反向代差的条件下,受到巨大战争失败的冲击,却都未亡国,并最终在抗日战争中获得全面胜利。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受到日本突袭,经历一次又一次战役层面全军覆灭式的打击,却很快在参战后,启动全国工业军事化,并在不长时间内横扫欧洲和太平洋战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令人惊奇的、利用高空冲击气流的超远程气球炸弹,虽零散地飘到北美,但因几乎完全无精度可言而不具有任何有效击毁能力。除此之外,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连美国北美本土的边都没挨上。
以上所有这些结果,能够以具体的武器装备等战术层面的原因来解释吗?完全不是,原因都在于俄罗斯、中国、美国具有极大的国土面积和战略纵深。
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给印军以极大杀伤后,在具有巨大战略优势的条件下却迅速撤离。现在有很多人批评当时中国未能加强战果。而对当时中国战争决策者及时撤出战争给予辩护的人,一般只是认为当时中国后勤补给困难,不得不撤退。这的确是主要的直接原因。但事实上,最根本的深层原因来自于“大国是不可战胜的”这个原则约束。一旦陷入对一个大国的战争中,最后结果必然是一个战争泥潭,即使当时中国军队具备良好的后勤补给线也完全如此。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对战争根本规律完全无知。因此,这是毛泽东一再强调作战要“有理、有利、有节”。尤其“有节”的思想,是最伟大的军事思想之一。特别是对于大国的战争,必须深刻理解这一点。所谓有节,就是不要去超过克劳塞维茨所说的“胜利的顶点”,必须知道什么是自己力量所不能胜任,或即使侥幸胜了也只能惨胜的边界。
一切最终失败的战争狂人,都是在突袭型作战初期的巨大战果诱惑下,冲动地做出发起战争的决定,并且毫无止尽。但最后的战争结果却完全出乎最初的“意外”。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意外”。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受到突袭后,并非绝对不会选择投降或赔款求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对方做出坚定的反击决定,并竭尽全力应战,马上就会使战争发起者面对完全不同的局面。
记住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对战争性质的基本判断:战争是会将一切都推到极限的方式。
在历史上,也的确曾有很多案例显示,大国在外来入侵的冲击下最终被征服。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外族入侵,并最终被外族征服和统治的,如元朝、清朝等。这些案例的根本原因并非是外力的强大,而是当时中国整个社会本身已经处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即使受到外力入侵,也无法因外力刺激扭转社会的崩溃。但更多的案例表明,战争,尤其是针对大国的战争总是毫无例外毁灭一切军事天才的泥潭。
关于战略纵深问题,从逻辑上严格说应归入“战策循环因果序列”中讨论。具有更大战略纵深的国家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有更强的恢复能力,参见本书第十章和第十一章。
《超越战争论》,用纯科学的工具让毛泽东军事思想绽放出新的光辉!
作者简介:汪涛。曾任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副总裁,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现为数码视讯国际投资总裁。
出版专著:《通播网宣言》《生态社会人口论》《纯电动拯救世界》《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