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技术将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丨充换电技术产业报告(2021版)

充换电设施在政策扶持、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充换电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能源补给问题仍未解决。为加速推广电动车市场的普及,充换电技术将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充电网络体系。

报告要点

一、产业趋势

▶ 发展现状:充换电基础设施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新能源车行业车桩比逐渐下降,但基础设施配套仍旧不足,产业发展不完善

▶ 面临挑战:充电基础设施地域分布不均匀;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低,与充电设施配套的社会环境与协同机制尚未形成,行业标准尚未统一;商业模式不清晰,运营商面临盈利难题等

▶ 技术多元化:新能源汽车向大众化普及过程中,为了满足多元化使用场景,充换电补能体系也呈现多元化方向,以应对不同应用场景和用户的需要

▶ 产业链:充换电产业链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跨界产业融合的格局

二、技术趋势

▶ 功率模块小型化、无线/自动充电、大功率快充、换电共享化、V2G+储能等是未来新型充电技术趋势

▶ 高压大功率快充技术是未来充电技术发展趋势之一,但大功率充电带来的安全以及伤害电池等问题尚未攻克

▶ 无线充电技术由于成本及环境复杂性等问题,中短期内无法商业化

▶ ChaoJi充电标准是面向下一代的全球统一的充电接口技术,成为大功率充电技术的基础

▶ V2G技术将可减缓电网压力,节省充电成本,构建智能化充电网络,形成车网协同生态

▶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向着绿色、无线、智能逐步演进

▶ 为了实现换电技术的产业化和标准化,换电站将采用模块化设计,兼容多车型,统一电池包来现换电站共享化

盖世汽车研究院围绕充换电产业发展概况、充换电技术发展趋势、重点企业布局及发展方式等方面对产业进行解读,为充换电从业人员、运营商、车企及相关读者提供参考。

报告部分内容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过程中,充换电补能体系逐渐完善,除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和车企,第三方平台、出行公司、科技公司、地产公司等新玩家也纷纷涌入,产业链图谱不断刷新。

充换电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在充电领域,按充电技术和安装地点分类较为常见;在换电领域,按换电方式和电池包形式分类较多。

现阶段主流以交直流充电为主,高压大功率充电、换电、无线充电等更方便、高效的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按应用场景来看,交流充电适合小范围的住宅民用领域,直流快充适用于交通密集区,高速公路主干道等场景,换电适用于集中式服务,大部分为B端应用领域,无线充电技术尚未成熟,还处于试验阶段。

换电技术中,底盘换电与分箱换电为主流企业应用方案,底盘换电用时更短,但兼容性相对较低,模块分箱换电相对用时更长,兼容性较高。其中奥动新能源和蔚来采用底盘换电,伯坦科技采用模块分箱换电技术。

从充电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新能源行业车桩比在逐年下降,但仍然配套不足,而行业面临政策规划、行业标准、技术、商业方面的挑战。

充电行业运营模式根据主体有多种形式,不同模式下服务特点有所差异,代表有政府为主导的国家电网和运营商主导的特来电、车企主导的大众、宝马等。

2019年开始国家重提换电并制定充换电并行发展策略,换电模式实行车电分离模式可带来降低购车成本等优势,但也仍然存在技术、成本方面的挑战。

从应用场景和使用需求角度出发,新能源充换电技术将多元化并存,大功率快充、无线/自动充电、、换电共享化、V2G、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是未来技术方向。而车企和运营商也在加速充换电技术布局,车企如大众、宝马采用自建、合作等布局形式,蔚来构建NIO POWER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体系;运营商如特来电推出智能充电系统,并推出其充电安全防护技术,奥动新能源与多家主流车企合作,推出其第四代换电站技术及其规划。

-如何获得完整版报告-

本篇报告一共33页

获取完整PDF文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