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解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刘彻下旨让天下富户迁往茂陵居住。卫青连忙出列说:“河内郭解也在其中,这人家贫不算富户,是否能够免除!”刘彻冷冷说道:“此人一介布衣也能让你来说情可见来头不小。朕不赦免!”卫青惶恐而退不敢再言。
郭解是谁?为何能够让堂堂大将军卫青为他说情,而汉武帝又不给卫青面子执意要将他迁徙到茂陵呢?
郭解是相士许负的外孙,汉初有名的游侠。他世居河内郡年轻之时快意恩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正是他的生平写照。
到了年纪稍长之时,郭解开始反思和收敛自己的行为不再一味的强出头,而是利用自己的威望热心的调节纠纷。他待人谦和答应别人的事情想方设法的要完成,处理事情也不偏不倚。这样做反而让他的名声越发的响亮,中原大地有点名气的侠客都敬仰他。
郭解是如何调节纠纷而让别人敬仰的呢?有两件事可以说明:
有一次,郭解的外甥与人喝酒。酒酣耳热之时开始斗酒,旁人认输之后他还不放过强行灌酒结果惹怒了对方,对方男子此时也已经大醉顺手就给了郭解外甥一刀当场毙命。
事发之后郭解的姐姐很是伤心,她将儿子的尸首丢到郭解家旁边的道路上放出话来:“你是讲义气的人,如今我的儿子被人害死了你不会放纵凶手不管吧!”
郭解听说后让人去找凶手,城内的游侠儿们听说郭大侠找人当即全部出动满城寻找,那凶手知道郭解的名头只好独自来到郭府领罪。
郭解问清楚情况后沉思片刻:“这件事是我外甥做的不对,他不该强行灌酒。”说完当即表示不追究此事了,凶手原本以为郭解会让自己抵命没想到会如此的通情达理,他出门后到处说郭解宽宏大量。而当地官府也迫于郭解的威望对于此事不了了之。
郭解外出带的门客很多,他回来时乡邻都躲得远远地不敢看他,郭解和门客们都习惯了这样。但是有一次一个年轻人站在路上见到郭解也不行礼态度很是倨傲,郭解的门客愤怒不已,准备教训这个不开眼的人。
郭解拦住众人说:“我得不到别人的尊敬那是我的品性还不够,跟此人没有什么关系。”不仅如此郭解还很是赏识这位年轻人,委托县里的官员免除了他的徭役。
时间一长这个瞧不起郭解的年轻人觉得奇怪啊!怎么县里的官吏不找我了,他一打听这才知道是郭解替自己说了好话,年轻人觉得好感动专门来到郭解家拜谢。此后郭解的名声越发的响亮,前来拜会他的人络绎不绝。
但是郭解的这种做法严重的损害了封建统治的利益,试想什么事他一出面就可以私下解决,那还要法律有什么用呢?
正好此时汉武帝下令让天下富人迁徙,于是河内杨姓县掾出主意将郭解的名字写在迁徙的名单之中。郭解是什么人!没几天就得知这个消息,于是他让人来到长安找旧交卫青疏通,但是被汉武帝否决。
郭解没有了办法,他本领再大也无法和朝廷对抗只好收拾行李准备迁徙,游侠儿们得知后纷纷为他送行一下子就筹集路费近千万铜钱。此外当晚就有人砍下县掾的人头为郭解出气。
到了关中,关中豪杰也争相和他结交为荣拜会他的人络绎不绝,这引起了汉武帝的愤怒。他想郭解一介布衣身无余财但是到哪里都有人追捧,上至朝堂高官下到贩夫走卒都愿意为其效命,这个人太恐怖了!于是汉武帝准备找机会对付郭解。
不久之后河内县掾的父亲被人杀害,家属上京告御状也被人杀害在皇宫之外。而这一切的嫌疑都落在郭解的头上,汉武帝借机下旨捉拿郭解归案。
诏书下达后郭解就听到风声,他带着母亲逃亡。关中天险要想出关必须经过潼关,但是郭解是朝廷钦犯自然不敢明目张胆的过潼关,于是他找到未成谋面的关中游侠籍少公。籍少公对“郭大侠”的名头仰慕已久听闻此事后拍拍胸脯一口答应,于是郭解在籍少公的帮助下有惊无险的出关。等朝廷追兵赶至籍少公为了掩护郭解自尽身亡。
随后不久郭解还是被官府逮捕,在定罪的时候才发现这些人都不是郭解亲自动手,于是主审的官员说郭解无罪。
就在汉武帝犹豫的时候,御史大夫公孙弘说道:“郭解一介布衣能以权术控制游侠,指使别人杀人而自己可以无罪!真是大逆不道的罪行啊!”汉武帝豁然醒悟,当即判处郭解死罪夷三族。一代游侠就此陨落!
在春秋战国到汉初之时,长期战乱导致游侠文化盛行,他们仗剑走天涯快意恩仇。游侠也是诸国纷争时期的产物,他们在犯法后常常躲到其他小国避乱,等风声过去之后再重新出山,但是到了汉朝中原一统,加上在汉武帝的严厉打击下,游侠们渐渐的失去了生存的环境而逐渐式微,郭解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虽然在古代历史上也有赞扬游侠的文章和诗句,太史公对此总结:“侠以武犯禁”,就精辟的概括了游侠和官府是天然对立的这一特点,他们有时候也乱杀无辜挑战封建法律。这也是在大一统封建社会游侠受到严厉打击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史记·游侠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