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手机不防水了?真相令人无语
这两天,手机界接连爆出“大新闻”——嗯,我说的不是正在德国举办的IFA消费电子展,而是索尼“防水手机”不防水的相关官司和争议。然而,你也许不知道的是,对于国内的媒体和消费者来说,对于“防水”的误解,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科学的无知和对翻译的偷懒。
“防水手机”不防水引起的官司
在说明这一点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索尼“防水官司”的过程。事情的起源在于一年前,一些美国的索尼用户使用他们的索尼Xperia手机进行水下拍摄作业时,手机出现了进水损坏的迹象。由于索尼不少手机都以“防水”作为宣传卖点,在广告中也出现了水下拍摄场景,于是这批消费者便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索尼给出合理的解释以及赔偿。
相关的法律程序一直进行了差不多一年,终于在近日由纽约市东区法院初步批准了用户与索尼之间的和解协议。根据这份协议,索尼需要对因进水而损坏的手机等设备提供12个月的额外保修期,或是相当于建议零售价一半的退款。
而在这次事件之后,索尼明显在对手机“防水”的宣传上谨慎了很多,在IFA展会上索尼发布了两款新旗舰小屏手机XZ1与XZ1 Compact,它们都具备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能力。但索尼依然强调,尽管两款手机不用担心下雨天进水,但要记住所有的防水塞都要关闭,不要把设备完全放在水下,或者浸入海水、盐水、饮料中,滥用或者不当使用导致进水将不提供保修服务。另外,Xperia XZ1的USB端口为裸露设计,充电前务必保持接口干燥……
……是不是有些看晕了?防水手机,甚至是经过测试、分级的“防水防尘”手机居然不能放心地玩水,那还叫什么防水!?
“防水”有三种,你知道么
其实,索尼手机本身的防水设计、测试并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其广告宣传部门以及普通消费者对于“防水”的错误理解上……
在英语里,用以表示设备对水有一定防护能力的标准说法一共有三种:“疏水(Water-repellent )”、“耐水(Water-resistant)”和“防水(Waterproof)”。它们表示的防水等级相差十分巨大,但是即使很多老外都分不清三者的差异,更不要说国内一股脑地将其错误翻译为“防水”了……
具体来说,疏水(Water-repellent )直接的理解就是该设备“不易沾水”——比如说当偶然有雨滴或是小水滴落到表面的时候,不会沾湿表面。很显然,我们平时熟悉的手机“屏幕疏油层”就是疏水处理的其中一种应用。
具备疏水特性的设备不见得全身都能防水,它只能应对最小等级的偶然泼溅或是极小的雨滴,目的并非阻止水滴进入设备内部,而是防止在设备表面留下难看的水渍。很显然,疏水(Water-repellent )处理和设备的密闭性无关,起不到“防水”效果。
其次,是“耐水(Water-resistant)”——具备耐水特性的设备已经有了初级的密闭性,偶尔的水洗或是大雨也无法伤害到设备的功能。
事实上,“耐水(Water-resistant)”才是我们通常见到的绝大多数号称“防水电子产品”的真实防护等级。无论是像SONY的“防水手机”还是大部分带有“防水”特性的运动手表,其宣传的口号都是Water-resistant而非Waterproof(防水),不过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媒体与消费者都不太分得清二者的区别,以至于闹出了纠纷和误会。
而“防水(Waterproof)”才是这三种防护水平中真正最高的。和“耐水(Water-resistant)”有着本质的区别,防水设备不仅仅要能承受水洗和雨淋,它们还要具备对水压的耐受力。这方面的电子设备很典型的就是各种军用和极限运动装备——比如说潜水探照灯、水下相机、水肺……很显然,一般的家用电子消费品很难也没有必要达到这个级别。
清楚了这三种对水防护等级的差异,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意识到,在“索尼手机不防水”事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广告公司错误地理解了“Water-resistant'”,将“耐水”误以为是“防水”,从而拍摄了水下使用的广告,并进一步误导了消费者。事实上索尼手机本身确实是合格的“耐水设备”,但它并不“防水”,自然也就承受不了长时间、大强度的潜水使用。
被过度解读的“IP68”
也许有的朋友依然不理解,觉得手机不是通过了IP68防尘防水认证么,IP68的定义不就是手机可在1.5m深水下耐受30分钟么,为什么还说不能“防水”呢?
很简单,让我们来看看——IP认证中的IPx8防水等级定义如下:
设备可在制造商指定的条件下适合于长时间浸入水中。通常这表示该设备是密封的。然而在某些设备上,也可指水可以进入但不会造成负面效果。测试的时间至少大于30分钟,深度大于1m,具体深度由设备制造商自行指定。
看到了么……其实IP认证只能说明“浸水一段时间之内不会坏掉”,而不保证“不会进水”。说的极端一点,如果手机泡在水里,实际上进了水,但是可以在30分钟之内不坏掉——哪怕它在31分钟之后被取出来,然后坏了,也依然符合IPx8等级的防水认证!
怎么样?这下明白所谓的“防水等级”有多无厘头了吧!事实上,IP测试标准本身从未公开发布,该认证着重给用户提供更详尽的产品信息,而不只是模糊的营销词汇,比如“防水”等。但是,显然厂商的公关以及整个市场上的消费者都对IP认证“过度解读”了。
总结:矛盾的源头乃是误解与无知
总而言之,无论是“索尼手机不防水”事件,还是我们对“IP认证”的追捧,都可以概括为“缺乏科学探究精神”以及“不准确的信息传递”两大原因。
假使给索尼手机制作广告的公司没有弄错“耐水(Water-resistant)”的意思,假使那些将手机用作潜水拍摄的消费者明白“IP认证”本身并不适用于极限环境,假使国内的媒体在报道和翻译外站新闻时能够分清“耐水”和“防水”的不同含义——我们都不会看到“防水手机不防水”这种荒谬可笑的言论。“耐水手机不能潜水使用”——这样才是客观正确的说法。
然而,现实是判决已经发生,手机公司付出了代价,消费者本身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在这种时候,更令我感觉到作为专业数码媒体的责任感——传递正确的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明晰、易懂的科普服务,虽然称不上“亡羊补牢”,却依然势在必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