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诗评会第(25)期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全体编辑部
指导:海底月
副总编:英子
主编:带刺的玫瑰
副主编:雨荷,九歌
群管编辑:平凡之路
美篇编辑:王景秀 带刺的玫瑰
诗评顾问:蒋江华
诗评指导:带刺的玫瑰
诗评组长:九歌
诗评作品:精华选评(11首)
诗评人员:带刺的玫瑰,九歌,
雨荷,婉清,姜联军,天外天,林克强,yuny
又见四月天
文/李秀珍(四川都江堰)
又是花开满山
垂柳飘杨
本该春光明媚
万花簇拥的日子
心却如此冰凉
那些抓绕心底的痛
终也诠释不了情感的忧伤
在这梨花飘落的日子
悲怆的眼泪
在香柱烟雾中忧叹
【天外天赏析】提笔的瞬间,骤然产生一种联想,觉得:李老师的这首小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是“所有事业型女性”的代名词。确切地说:李老师对人生的感悟也正是所有过来的女性对人生的感悟。经历告诉我,大凡事业型的女性,她们的情路大都充满了艰辛和坎坷。残酷一点说,老天给了此,就绝不再給彼!或者说,老天给了你睿智聪慧的头脑,给了你超凡的才华,便会在情路上大打折扣,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公平”吧!直白地说,爱情,是人生情感中最美好,却也是最伤人的情感经历,它让记忆充满了幸福的同时也隐含了太多的酸涩,疼痛和挥之不去的忧伤。就像下面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又是花开满山/垂柳飘杨/本该春光明媚/万花簇拥的日子/心却如此冰凉/那些抓挠心底的痛/终也释诠不了情感的忧伤”。应该说,这样的起笔,诗人触景伤情的心境一目了然。满山的春花,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冰冷,同时也烘托出作者茫然的情感世界。“忧伤”是情;“垂柳飘杨”是景,以情衬景,再以景抒情,扣和自然。充分表达了诗人既景生情的矛盾心理以及一种情感波动的无奈。事实上,人生之中,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无奈,特别是经历过了生命不同时段的过来人,当一种美好的事物在眼前飘逸的瞬间,内心中那种反衬的迷茫和伤痛便会不请自到。其实,情感的疼痛,应该是人生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不可避免,更无法抗拒。也就是说情感的诠释,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如何的聪慧,如何的努力,如何的小心谨慎,注定无法摆脱疼痛的侵袭。或许,这就是人生,让人无可奈何的人生!
给我的感觉,李老师的这首小诗,短暂的篇幅更像一种自说自话,这些自言自语似的心灵独白仿佛是对自己情感人生的一次梳理,对莫测命运的无奈和认知,或者说,是对凉薄人情世态的一种无言的抵触,充满了物心合一的心灰意冷!为此,结尾的几句,蕴含着似隐却明的愁情埋藏其间:“在这梨花飘落的日子/悲怆的眼泪/在香柱烟雾中忧叹”。这样的描写,读来让人的思绪不由得随着诗情起伏沉寂。不过,即使深陷其间,却也很容易再回到现实中来。一种如梦初醒般的体验。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叹,也是我之所以为这首诗写诗评的主要原因。纵观全篇,一首仅十行的小诗,短小的篇幅看不到词藻的堆砌,没有情意缠绵,低徊流连的情感倾述,也没有爱恨情仇,荡气回肠的陈词滥调,只是以含蓄婉转且无刻意的描摹之笔娓娓道来;心苦而不露;情动而不显,理性委婉,睿智大气,确切地说:给我的感觉,李老师的作品大都是即兴发挥,随手成文,一气呵成!因而,当你细品这首小诗的时候,或许会让你有种“说不清的细节,却是挥不去的感觉”的莫名!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需要细品慢咂才能食其真味!为诗人的妙笔点赞!
春殇
文/九歌 (山东)
二月二的风
将那座山雕刻成一块墓碑
龙头,在阴郁的天空
织万千泪丝为雨
招魂的幡
摇动肩挑岁月挺拔的记忆
弓起的脊背托举草木
行走命运的苦旅
许多想说的话
透过清明的沉重,对你低诉
心有灵犀,我便无牵挂
慰春殇奉香三烛
天知人意
一场小雨打湿凄冷的晨曦
又是一年怀祭,总有
啜泣的泪眼模糊
【林克强浅析】每次读九歌的诗,总是耳目一新,给人美的享受,引起感情的共鸣,启迪思考,韵味悠长。诗人善于在生活中捕获诗的元素,把真挚的情感溶入意象,在意象里溢满诗情画意的光芒,闪烁人性美的绚丽。春天,美好欢快,也有伤痛悲伤,因此存在春殇。各人的经历和遭遇不同,春殇亦相异。九歌的这首诗《春殇,如泣如诉,愁肠百结,情到深处而平静,痛在心中而语讷。一句句坦诚的自白,一个个动情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感恩,怀念和悼念。殇的春天比冷的冬季更彻骨寒颤。全诗四段,每一段都是春殇的画面,都是与父亲有关的情节细节,都有全新意象的寓意。九歌的诗,拒绝苍白的文字平铺直叙,而是用诗化的语言,别开生面地结构表达形式,诗味浓浓,情意切切,殇而不伤,春播寄托。第一段,春天发生的殇事。/二月二的风/将那座山雕刻成一座墓碑/,父亲是座伟岸的山,二月二的时候走了,成为一块墓碑。忧郁的天空/织万千泪丝为雨/,寓意丧父的悲痛。第二段,回忆父亲的艰辛和苦难的命运,竖立父亲伟大的形象。用/招魂的幡/的意象切入,描写父亲/肩挑岁月挺拔/,/弓起的脊背托举草木/,行走人生的苦旅。脸朝黄土背朝天,劳累农耕弯腰驼背,父亲的形象生动而使人心酸。第三段,描写清明上坟的情景。/许多想说的话/,只能在坟前/向你低诉,父子心灵相通,知子莫如父,/我便无牵挂/,焚香三烛,慰抚春殇,寄托无尽的哀思和悼念。第四段,深入春殇的内涵。岁月更替,一年一度清明节,扫墓人欲断魂。天亦知人意,清明雨纷纷,/打湿凄冷的晨曦/,/又是一年怀祭/,父子阴阳两隔不见,悲痛欲绝,泪眼模糊,历历往事,喃喃语塞,戚戚感恩 ,把春殇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娴熟地运用明喻、借喻,形容、白描、象征、寓意、通感等修辞技巧,把《春殇》写得情真意切,荡气回腸,感人至深。好诗,点赞!
【婉清诗评】作品首段几个意象的隐衬,二月二的风“那座山雕刻成墓碑” “龙头,在阴郁的天空” “织万千泪丝为雨”短短几句,将山一样伟大的父爱,淋漓诠释。二月二抬起的是春天,而作者只能捧起父爱在这万千泪雨中哀念。也正因此而带给了作者春殇之境。第二小节更为感伤,那耸起的墓碑恰是在招唤亲人的团聚,“弓起脊背托起草木,行走命运的苦旅”。草木一岁一枯荣,墓穴托起的绿,是春也是殇,是作者对亲人一次次的眷恋,也是自己一程又一程的念伤。第三段“许多想说的话,透过清明的沉重,向你低诉”作者巧用“心有灵犀,我便无牵挂”很形象的一句隐喻,恰如香烛奉上,尽孝了父亲,也仿佛父亲解开了作者所有忧怨。尽管如此,作者的心情还是沉重的,“天知人意,一场小雨打湿凄冷的晨曦”以境对情,哀伤的不止自己,是一种大局式的。而自己又是一次泪眼模糊。也正对应了春殇。小诗描写细腻,隐喻贴切,文笔申张有度,用词精确内涵,为作者的文功不凡点赞。
又见四月天
文/平凡之路(宁夏)
又见四月天
鸟鸣声翠,和风依依
为我捂住了旧伤
一杯淡茶,酒香醇厚
床上躺着,短纸小字斜
梨花翩翩带雨,馨香回绕
我与萌芽的小树会心
与低飞的青燕邂逅
亦然与白蝴蝶互为知音
我只管撩字烹句
勿念岁月,勿扰愁肠
安享,沉沉的一抹黄昏
【yuny浅析】品读詩作《人间四月天》,读者不禁被那唯美的风景所感染。诗中人那悠闲自得吟诗作文的神态,给人无数遐想……但见一年中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微风习习,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在这惬意的时刻,诗人“一杯淡茶 半酌小酒”,伴随着梨花的幽香,半卧半躺,以浅浅素笺诉衷肠。那蝇头小楷,写出了春天最美的风景 :或与萌芽的小树促膝长谈,或与青燕邂逅在天空;或欣欣然与白蝴蝶成为知音。时间不觉已至黄昏,诗人仍凝神静坐在夕阳下,构思新的篇章……好一副美到极致的画面!诗句拟人修辞的运用,语言空灵唯美,写景状物栩栩如生,很有画面感。且寄托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春天、酷爱文字的心境!
又见四月天
文/骆和平 (江西)
春风一别
从此杳无音讯
一朵桃花,敲开
佛门
怨倦了,红尘
【带刺的玫瑰品读】读诗人骆和平老师的文章,总有一种触动心灵的旋律,他创作的诗歌大多都掺入了个人的情感,有着一种透入骨髓的人生感悟和极深的社会洞察力,那种行与影的交叉力凝结于文字中,在语言的营造上超前,新颖,层次递增有度,灵动的笔尖在读者内心引起了共鸣和思考。在这首“又见四月天”的小文中五行23个字,借用意象折射出了一种情感的失落。将内心那种痛不欲生的伤痛巧妙的呈现出来。/春风一别,从此查无音讯/,就将读者带进悲切的情绪之中。紧接着笔锋轻轻一转,“一朵桃花敲开了佛门,厌倦了红尘”这种急转而下的语言落差极具感召力,却非常的辎重,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世事无常,相爱的人突然人间蒸发,查无音讯,这对于热恋中的人是一种致命的打击,正当桃花般的年龄该是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却因爱生悲,步入了红尘。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人激情燃烧,幸福满满,也可以让人生不如死,落入万丈红尘中,世上有多少俊男痴女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有归属呢?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很多时候都不尽人意,随着物质文化的极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爱也会掺杂诸多因素,见异思迁的人比比皆是,我不确定此作的主人公是介于那一种情况。但能让人进入佛门厌倦红尘的人都是有情之人,可见这段情感在主人公内心有多么的重要。能让人没齿难忘的人一定是走进心里的那个人,比如爱。这种难言的痛苦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懂得。而此作者是个老手,用词极具严谨,惜字如金,一段痛不欲生的爱恨演变,可在文字的处理上用暗喻拟人的手法轻轻带过,整首诗没有出现一个爱字而却能把一段悲惨的故事表现的淋漓至尽,用字恰到好处,只有文字功底深厚的人才能做到,这种用笔巧妙,凝练有度的创作手法实属罕见,值得初学的新人借鉴学习。
牛与犁
文/持戒留白 (江西)
牛,背着天
依然对着膝下的黄士反刍
春风十里扬州路
风干的记忆
识得自留地里的粪香
犁,划开岁月
在风月无边中相看
一路风尘的户口本
习惯了文化苦旅
在故土里开花
梦,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故事里的口粮
惹得猫叫到天明
布谷声中,少当家的来了
【九歌评诗】追溯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男耕女织”为中心的思想,是发展形成的基础,河姆渡出土的谷物化石,已经证明农耕在此产生。这一几千年风俗文化的融合,演变,丰富和发展,已成为华夏子孙精神生活的灵魂,深入骨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代接一代的传承和发扬,从没有间断。“牛,背着天/依然对着膝下的黄土反刍"。这是一种物质以外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依赖,信仰和膜拜。随着城市的日益兴起和经济的不断繁荣,人们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明程度,也在发生着新的本质的变化。但是,无论"春风十里扬州路"有多么的繁华和富丽,人们在被岁月“风干的记忆"中,仍然,“识得自留地里的糞香”,农耕文化的根本,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就农耕文化的基本含意而言,牛如果代表着农,则犁就代表着耕,牛和犁是构成农耕文化最具特征,最形象的基本要素。近年来,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力度和举措越来越大,大手拉小手, 城乡一起走的局面日渐形成,城乡界限和差距越来越小,曾经的农业户口也已被尘封于历史的记忆,没有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之分,这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时代需要相协调,给农民带来的本质变化和幸福感。“一路风尘的户口簿/习惯了文化苦旅/在故土里开花”。被长期冠以“农业"户口性质的农民,也有了值得骄傲和扬眉吐气的天日。生活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梦,个人的言行和追求,应当是现实和美好的,是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高和文化的繁荣等大梦相协调,相一致,相契合的,是真真切切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绝对不是虚构的冠冕堂皇的故事和形式主义的幻影。“故事里的口粮/惹得猫叫到天亮" 。如果是这样,“国将不国了",几千年的文化,尤其是以“牛与犁”为特征的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滞后于这个新的时代。梦是发展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幸福是干出来的。然而,梦想成真也需要一个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还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实现梦想过程中存在和尚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不能“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凡事,都是相对的,都有着因与果的必然性和发展过程,农耕文化亦是如此,也是在世代农事活动的岁月更替中,不断得以完善,丰富和发展,由小到大,薪火相传,“布谷声中,少当家的来了”。持戒留白老师这首诗,运用意象联组的表现方式,将有关“牛与犁”丰富深厚的农耕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涉农文化思想,融汇于诗句的字里行间,层层递进,深入剖析,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待这一风俗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观点和态度,语言简洁凝炼,蕴意深刻含蓄有高度,值得思考和品味!
今夜有雨敲窗
文/春的私语 (湖南)
聆听窗外淅沥的雨
点点滴滴,敲打着窗户
也敲打我心扉
夜,将喧嚣搁浅
灵魂,与文字相倾
铺开一纸思绪
用淡淡的色彩
站在雨的脉搏上
触动笔尖的温柔
每一滴雨水
打湿了一段记忆
也打湿了流年的故事
夜很深,小屋外
雨轻吟低唱
深深浅浅,婉约呢喃
那虚掩的窗扉
一遍又一遍洗涤
也透去了岁月的斑驳
【林克强浅析】雨夜,诗情画意,静谧中滴滴嗒嗒,奏响黑色的旋律。雨夜,天降垂帘,营造朦胧美,粗粗细细,疏疏密密,百感交加,万千思绪……春的私语的《今夜有雨敲窗》,巧妙地切割雨夜的一个场景,运用白描、虚实、跳跃、拟人、通感等修辞技巧,有声有色有动感地绘出一幅淡墨画,装进一段故事,溶入一种思想,给人美的愉悦。这首诗两段结构,描写雨夜中两个时间段,不同的情景和感悟。第一段,雨夜的感触和灵动。开头两句点题,然后深化意象,浙沥的雨,敲打着门窗,/也鼓打我心屝/ ,夜晚没有白天的喧嚣,心也静了下来,雨引发思绪,于是,进行写作。用雨的色彩,雨的脉搏,/触动笔尖的温柔/。这里,借雨的特征,暗喻作者的心境,淡淡的,跳动的,“润土细无声“。一段记忆,浮现流年的故事,这里,作者用“打湿”词组,既形象又诗意化。第二段,描写深夜下雨及联想。虽然更深人静,雨仍在浅吟低唱,婉约呢喃,娓娓倾诉,把虚掩的窗扉一遍遍洗滌,同时,/也透去了岁月的斑驳/。这句通感的“斑驳”形容词,用得很妙!寓意流逝的岁月已经苍老,雨夜引出的记忆中的往事,仍然湿润如新。读此诗,感觉清新,韵味浓郁,使人陶醉在美的意境中。作者全是诗化语言,没有口语直白,抽象易懂,不愧为佳作。
榆钱
文/ 刘志国 (天津)
最后一棵榆树
倒下了
村庄无语
母亲在八零年
做的最后一次榆钱饽饽
一直香到今天
那些翠绿的片片
总是在眼前晃
勾引食欲和口水
在怀念的路上
【姜联军赏析】诗人刘国忠老师以“榆钱”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早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和真切感怀。小诗《榆钱》文字简洁,意象清晰,情感递进,分三个小段叙述出了那份留恋。“最后一棵榆树/倒下了/村庄无语”。本以为,最后一棵榆树的倒下,会让村庄震动,而实际上,岁月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事对村庄而言,已经不重要了。但对诗人来说,却引起了震动,引出了无限的感慨和回忆。“母亲在八零年/做的最后一次榆钱饽饽/一直香到今天”。往事随风,八零年,改革开放初期,物质条件还很匮乏,“吃”对当时的人们来讲很重要、很上心,尤其是孩子,更加看重!主妇们也总能因地制宜地想办法改善伙食,把新春的“榆钱”掺到各种面粉里,蒸出的饽饽填饱了孩子的肚子,撑起了孩童的梦,一梦到如今。“那些翠绿的片片/总是在眼前晃/ 勾引食欲和口水/在怀念的路上”。梦中人已远去,梦中的环境已沧桑巨变。唯有那儿时的记忆没有变,而且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恋恋不舍。回忆的是榆钱,联想的是儿时的玩伴、女孩的跳皮筋、男孩的遛铁圈,等等。其实,人还是应该有点儿压力的好,太安逸,往往让人丧失斗志,一晃而过,什么也没留下。而当时苦一点、难一点,度过了,就成为今天美好的回忆,这回忆很珍贵。该诗情真意切,没有装饰,直抒胸臆,让读者产生共鸣。诗文的核心应该是内容,表现形式是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花哨的表现形式,遮蔽了内容的光芒,写着写着,就忘了初心,忘了出发时的目标。这首诗很好,以内容为重,真情流露,值得学习。
丁香花开
文/心星(广东)
那一年的春雨
捎着我的思念
轻轻地落在
你的发稍
那一年的秋风
带着你的离弃
淡淡的吹走
我的哭泣
书本里的丁香花
不知夹在何处
墨香中的相依
早已锁入柜中
春去秋来
曾经丁香花开的季节
只有在梦中
深深地深深地
呼唤……
【yuny浅析】詩作《丁香花开》,诗人借丁香花特有的芳香袭人、宁静素雅的品质,娓娓道来,吟唱对生活的热爱,对甜蜜爱情的向往!开篇以“春雨”、“秋风”,烘托出丁香花独特的生长、开花时节。第一、二人称的交替更换,拟人修辞的运用,先以美美的笔调,抒写出“我”对“你”的思恋;后“吹走、哭泣”等动词写出“你离弃”后,“我”淡淡的忧伤。其心理活动惟妙惟肖;第三小节,笔锋一转,丁香花香与墨香相依相偎,在书本中淡淡飘逸;第四小节点题。以丁香花感慨“春去秋来”,任凭季节轮换,世事无常,但由于心中有挥之不去的“梦”,才能让“我”在梦中永远深情地呼唤“你”。詩作语言清新自然,很有音韵感,读来琅琅上口。为借物抒怀的一佳作!
丁香花开
文/旋风王蕾(西安)
丁香花开在烟雨蒙蒙的江南
丁香花一般的女子
撑着一把红油伞
丁香姑娘走过青石板的小巷
穿过时光隧道
婀娜多姿又善良
丁香花开的时候
丁香姑娘走过四季
带来幸福和美丽
丁香花开的那么优雅静谧
无论尘世是多么喧嚣
丁香花依然是那么美好
【天外天赏析】人生的诸多滋味,就在于你是否愿意细心地品味季节的诗意(从自然季节到生命的季节)。当然,季节无论你品味与否,它都悄然无声地继续。不过,只有细心地品味,你才会领略到季节与生命编织出来的诗意的美妙。就像王蕾老师这首诗意浓郁的“丁香花开”和婉约如丁香般的江南女子,让人在诗意的新奇中,去玩味油纸伞下那婀娜的美丽倩影……诗的开篇作者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烟雨蒙蒙的江南丽影:“丁香花开在烟雨蒙蒙的江南/丁香花一般的女子/撑着一把红油伞/丁香姑娘走过青石板小巷/穿过时光隧道/婀娜多姿又善良”。给我的印象,诗人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古典的温馨,一种只可感受却触摸不到的感觉,如同那些走远了的美好时光,悠忽间,你可能记不起某些细节,却一点留有清晰的感受。依稀仿佛间,似乎又看到了那青石板的小巷,那由远及近的,油纸伞下轻移的碎步,敛眉低首,欲语还休,那种传情的不经意,最是迷人!一般来说,咏物的作品大都不能纯粹写物,必须有所抒情,或拟人,或寄托,方能达到借物言情的预期效果。王蕾老师的这首小诗便是一个比较鲜明的例子。结尾的描摹更是妙不可言:“丁香花开的时候/丁香姑娘走过四季/带来幸福和美丽/丁香花开的那么优雅静谧/无论尘世是多么喧嚣/丁香花依然是那么美好”。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像这走过四季的丁香花和丁香姑娘,或者说如这丁香般的婉约女子一样,走过烟雨,穿过喧嚣,最终归于简约的安静,还原成一种“优雅的静谧”和纯粹的美好。是啊!人生也恰似这丁香一般,当韶华不再,淡然和从容,就是最美丽的花开(就像结尾中诗人叙述的那样)。也就是说,有些时候,美丽未必就是明艳,妖娆的,而应当是喧嚣,热闹中的静谧与和谐。总的来说,通篇虽无藻绘与雕饰,却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意的浓郁和醇美,充分显示出诗人巧妙的写意手法和捕捉意境的敏锐能力。一篇婉约的文字,为作者点赞!
春殇
文/夜猫(大连)
所有的希望,给了成长
荒凉变暖房
花千树,语燕绕梁
奈何万千气象,脚步忙
深情不住,向远方
落花枝头诉短长
留是成长,去亦成长
转身的殇
成就,地久天长
春华秋实皆呈祥
彼此欣赏,相得益彰
【雨荷评诗】夜猫老师的这首《春殇》以拟人的写作方式,写出了,春天所有的希望,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万物盟芽,鸟语花香,所有的希望都寄于春天。作都开门见山,所有的希望,给了成长,荒凉变暖房……在四季轮回中,春天是岁月的开端,,从青葱年少,走到中年,老年,谁可奈何世事变迁,匆忙的人生路,把一份真情寄于远方。第二节,花落枝头诉短长……诗人借花拟人,把所有的情长怨短都留在了落英缤纷中,这里有多少人生无奈,在渐行渐远的年月中一转身,都成殇,在成长中成熟,也在成熟中看淡人生……读完夜猫老师的诗,总想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在这干净利落的小诗后面,有种淡淡的忧伤,以景生情,以景拟人,上下关联,清淅了然,为诗人的这首小诗点赞。
春殇
文/王伯让(陕西宝鸡)
冲破残冬的破网
唱出大地灿烂的绝响
惠风和畅绿色乐章
邀花儿纯真登场
匆匆如青春之梦
留一地芬芳
追赶夏姑娘燃烧的情场
谁知,岁月无常
昨夜的风雨浇灭晚霞的希望
黛玉树下揽不尽凄美的忧伤
一只风筝挣扎新柳枝头
残躯抖落清明节的天泪
迎春花里夭折金色的新梦
迟迟归燕淋湿了翅膀
久久寻不见熟悉的家门
河湾,一柄渔叉扎上河心
血水映红那天的晨光
隐约唢呐驱不散谁家的哀怨
【九歌评诗】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因为美丽来自于寒冬的禁锢和残酷,所以向往而又倍感珍惜。得以解脱和释放激情的青春之花,也正迎来含苞待放的精彩时刻。“冲破残冬的破网/唱出大地灿烂的绝唱"。这就是王伯让老师这首诗想要讲给大家的悲惨故事。热恋的爱情,当遇到一方家长的反对(这里可能是女方)又争取同意后,犹如经冬的花树,熬过寒冷的凄苦磨难,静待春暖花开。两颗激动的心,将渴望的甜蜜越酿越浓,火热,如夏阳般炙烤着期待,“追赶夏姑娘燃烧的情场"。然而,事与愿违,“昨夜的风雨浇灭晚霞的希望"。诗中的“一只风筝",可能就是暗指男方的背叛远离,为女方带来了无情的打击,因此有了“黛玉树下揽不尽凄美的忧伤",继而导致姑娘走向极端,在这个春天投河自尽,“残躯抖落清明节的天泪”,一场爱情的悲剧,就此发生。当男方流落归来又想寻找曾经的爱情时,“迟迟归燕淋湿了翅膀/久久寻不见熟悉的家门"。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时已经后悔晚矣!
血的教训是沉痛的,爱情的悲剧令人警醒,美好的愿望化为悲痛的泪水时,唯有悔不当初的叹息,“隐约唢呐驱不散谁家的哀怨”!王伯让老师的这首诗,可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但对现在新时代的年轻人,也有着较好的警示意义和作用,要有正确的爱情观,珍惜每一份情感和每一个宝贵的生命,莫走极端,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愿如此“春殇”,永远只是一个故事!
原创作品来稿20行以内,作品优秀,不涉及政治和宗教,随3至5首作品并照片投至邮箱zgsgb2@126.com 文责自负,拒绝抄袭剽窃和一稿多投。如发生任何纠纷,与本平台没有任何关联。打赏10元以上发放,一半赏金作稿酬(10日内结算,一次性发放,不存在二次发放),其余作为平台维护,请加稿费发放人素素微信j13603499693。广告及赞助事宜,请加微信fengjunying102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