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清泉赏析戴望舒名作《雨巷》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作者小传:清泉,原名:管小香。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现为中国诗歌报专栏诗评家、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外联委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创作实验基地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小作家报》编审、《科普潮》执行总编、专栏诗评人。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报
美感与痛感的水乳交融
赏析戴望舒名作《雨巷》
文/清泉
无可否认,凡是喜欢诗歌的朋友,无论写诗与否,对于戴望舒的《雨巷》都不会陌生,就仿佛没有雨巷,诗坛就缺少了一种美似的。为什么此诗会有如此魔力?为什么清泉今天想为这首诗写评论?答案在此。
我想这首诗的魔力在于它的美和忧郁。我曾在《中国诗歌报》写过关于诗的美与痛感的论断。是的,生命有了沉重,痛感也就存在了。生命的沉重与痛感是成正比的。
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人生存在苍茫大地之上的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没有一种紧贴大地的真实、亲切、朴实的负担,生命何以有沉重?
言至此,有必要谈一下此诗的写作背景,《雨巷》创作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其实当第一次欣赏《雨巷》这首诗时,也是仅仅以为这首诗是单纯的爱情诗,可当后来了解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欣赏到诗人的其他作品,比如《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等时,内心被震撼了!原来他不是只会“花前月下”的小书生,他是响当当的汉子!
通过以上赏析,我们不难看出,在这里诗人浓重的失望和彷徨,不会是自己个人的情绪。
而油纸伞,雨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梅雨季节的阴沉画面,心中不免隐隐作痛。但是这阴沉丝毫不影响作品带给我们的美感。我们自然地和诗人一起走在了江南雨巷,走在了画中江南。
作者为什么想遇到一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因为作者对前方还是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这位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忧郁的色彩。在这里,诗人把当时最黑暗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而诗人因为历史责任感,时代责任感,虽然很孤寂,但是心中还是怀着一个美好希望,而“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美好理想的象征。虽然这个“姑娘”,她静默地远去了。可是诗人在诗的结尾再次提到“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仇怨的姑娘。//”代表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有人说,此诗的境界与格调都不高,对于这种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另外在语言上,这首诗语言富于音乐美,清新隽永,句式工整,音韵和谐,语浅而情深,节奏和韵律优美;增强了诗歌的美感。可是后来他又写了好多无韵自由诗,特别是从《我的记忆》起,一种舒卷自如的自由诗体便成为戴望舒得心应手的形式。这种诗体形式是在充分吸取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又大胆借鉴西方诗歌艺术优点的基础上揉合而成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无韵自由诗的成熟。
但清泉不得不说的是,即便如此,戴望舒最受读者喜欢的诗歌还是《雨巷》,我想,这与此诗美感与痛感的水乳交融是分不开的。
附原诗:
雨巷
文/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欧。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浙江杭州人。1923年考上了上海中文系。1927年创作《雨巷》并于次年发表。1932年赴法国留学,留学期间,翻译了不少文学作品。
中国诗歌报本着对作者对作品对诗歌爱好者负责的态度,以质取胜,投稿邮箱zgsgb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