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钦:话说饭局
话说饭局
河北武强 马永钦
“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局”原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饭”与“局”组合,意为把“局”设在饭里,很明显,饭局的目的不在吃饭、不在喝酒,在于吃饭之外的名与利。饭局内藏着关系,藏着学问,藏着酒文化。所以,吃饭事小,设局事大。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在"局"。约一桌人吃饭看似简单,实则深有名堂。东道主事先就饭局由头、主题和来宾搭配有所设计。谁与谁相好,谁和谁不睦,谁主谁次,谁百搭谁候补,需心里有谱。大多时候在私下还要找一位主持人来把控局面。
历史上饭局的故事不胜枚举:春秋的齐相晏子 “二桃杀三士”;蔺相如渑池会上屈秦王,保赵国数十年太平;还有三国江东的“群英会”、“青梅煮酒论英雄”、衣冠渡江的“东晋新亭会”、宋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等,特别是鸿门宴,觥筹交错背后暗藏的是玄机杀机,一个饭局差点改写历史。就连西门庆私会潘金莲,不也是王婆安排了酒宴吗?借着酒劲,西门大官人才敢于桌下将手伸向潘金莲的三寸金莲……
饭局从来不是简单的进餐活动,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功能。
现如今,饭局非常普遍,以致吃喝之风盛行。但是世上没有无缘之酒、无故之饭,有所图才有所请,所以每个饭局往往有一个“局”:有讲长期效应的——“酒肉穿肠过,交情心中留”,增进感情以备不时之需;有求短期效应的——希望“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最好立竿见影;有求人办事的——探一下虚实“研究研究,尽力而为”到底怎样了……
“饭局”就是一种沟通的工具,促进感情的桥梁,每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和“饭局”都有着不解之缘,“饭”关系着你的生存质量,而“局”决定了你的发展前景。在温饱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局”的作用就变得比“饭”更为紧要。越是在中小城市关系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饭局”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连接的渠道,成为同学、同事、亲缘、乡缘等等关系的纽带,如果想使关系更“铁”,同盟更加紧密,饭局就是最普通也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它看似简单易行,不就是吃吃饭嘛,其实别有洞天。请人吃饭是一种很深厚的友谊,而接受他人宴请,则是受了很大的尊重。这一来一往之间,人情也做了,感情也交流了,关系得到了融合。“饭局”之中,有组织、有派系、有阴谋、有利益,人们互通信息,互相依存,通过饭局形成一个又一个形形色色的圈子,并且这些圈子将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立足,似乎都要顺应它的潮流。在人脉、关系网、社会资源被看得越来越重要的时代,饭局的纽带作用日渐突出,一个个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局”等待你的妙手推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成心中的目标。一场饭局,既是亲朋故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竞争对手之间的交锋谈判。所谓圈子,所谓资源,所谓能量,所谓交易,最后好像通通绕不过饭局。
在人际交往中,饭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饭局,大家的聊天中,你可以获得平时得不到的重要信息。参加饭局,说话一定要注意自己所处的角色。该多说的时候可以适当多说那么一点点,该少说的时候一定要少说,能不说则不说。饭局中同僚好像不愿意听你的巧舌如簧,领导也不希望看到你的妙语连珠。需要喝酒时,以拿出实际行动为主,说话点到为止即可。
饭局,吃饭只是载体,重在交流,酒大家都不缺,饭大家更是不少。在饭局上,任何人都是“局中人”,都能通过饭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想通过饭局为自己赢得——饭局之外的东西。
说到底,饭局就是为了谋取吃饭之外的名利而设的一个局。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简介:马永钦,中学语文教师。几十个春秋畅游在文字的海洋里,自然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所感必有所记。曾发表教研论文146篇。业余喜欢写作,散文、随笔、故事、诗词散见于多家报刊及网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