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格格大多“不孕不育”?专家叹:能生出来才稀奇
在清朝,只有皇帝的亲生女儿能够被称为公主,亲王的女儿或者满清贵族家庭出身的女孩,都被称为格格,虽然她们这些人大都出身显赫、地位高贵,但是清朝的公主和格格,命运却半点不由己,且她们大多婚姻不幸、子嗣凋零,所以也有人疑惑,为何清朝的公主和格格大都“不孕不育”呢?
▲清朝格格大多婚姻不幸,图为《还珠格格》剧照。(图/翻摄微博)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清朝尊卑分明的制度,就算公主和格格嫁人,那麽她和驸马也无法经常在一起,且公主身份显贵,驸马和他的家人,也不能和公主平起平坐,任何事都要严格按照礼仪和规矩,比如公主府分内院和外院,驸马和其他人都只能在外院居住。
这也就意味着,公主和驸马很少有时间能够同房,若公主想见驸马,也需透过管事嬷嬷召见,夫妻相聚实在不容易,加上若丈夫早逝,那麽公主就只能孤独终老。
除此之外,清朝的公主、格格,大多都要去蒙古和亲,她们被当做稳固江山的棋子,而且清朝满蒙联姻本来就是习俗,所以她们注定要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的幸福。
因为和亲对象的年龄多比较大,而公主、格格去和亲的时候,年龄大多才十几岁,所以两人在一起很难生育,纵观清朝两百多年,婚姻幸福的公主很少,大多人的婚姻都非常凄凉。
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清史稿》记载:“太祖初起,诸女但号'格格’,公主、郡主,亦史臣缘饰云尔。”这不是正式的册封。她们的丈夫被称为额驸,同时将丈夫的部族名加在“格格”之前称呼,以作区分。如东果格格、哈达格格、巴约特格格等。
在清朝,“格格”有时候也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例如康熙年间,内务府的报告中有称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曾抚养康熙帝)为“苏麻喇额涅(母亲)格格”。无正式封号的贵族之女可称格格。
《清稗类钞》称:“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处子为多。若其长女,未得正式之封号者亦罕。”
另外,清朝亲王身份低阶的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位在侧福晋之下。《清史稿》记载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
现代满族人中,会讲满语的人已经几近绝迹,但不少满族人依然保留了称未婚女子为“格格”的习惯。现代以清朝宫廷为题材的文学、电影电视作品中,有时以格格为皇女的正式称号。例如在小说和电视剧《还珠格格》中,乾隆帝认为小燕子是自己的私生女而将其封为还珠格格。但这和上述的历史用法不符合。
参考资料:《清稗类钞》
关注【无风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