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宁夏诗人工作室临屏精华作品《家的味道》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报

中国诗歌报在全国第一家展开临屏诗创作,在原来【一天一首临屏诗】的基础上,改为【二天一首临屏诗】。从每天在中国诗歌报改稿学习二班、中国诗歌报选稿交流一群、中国诗歌报选稿交流二群同步进行,又改为在目前的二届学习班、各省工作室和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室同步进行。今天专门挑选出写得相对较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挑战自我,坚持原创。如果你想参与临屏诗创作,请在公众平台留下个人微信号,管理员会拉你进群。临屏诗对外发布的渠道为中国诗歌报第一美篇编辑部以及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和附属平台。

中国诗歌报宁夏工作室编辑部全体成员

指导:海底月

顾问:天唐

主编:李茂林

副主编:余生奇、朱喜利

编辑:高飞亮、宋晓军、丁萍、顾永梅

美图顾问:马德

本期甄稿人李茂林 编辑宋晓军、张继伟

家的味道

文/飘然若雪(宁夏)

家的味道就是

爸爸脸上沧桑的胡须

那双攥着光阴的大手……

家的味道就是

妈妈忙碌着瘦弱的身影

饭点那如天籁的吆喝…

家的味道就是

奶奶颤颤的掏出胸口

层层包裹着的零票票…

家的味道就是

几代人在炕上围着的饭桌

一屋子原始质朴的温馨…

家的味道就是

藏在心底的一片甲骨文

骨头上刻着暖暖的过去…

家的味道

文/东方卧龙(宁夏)

家的味道

是父亲紧锁的眉头和吞吐的烟圈

总为明天的生活犯愁

家的味道

是母亲熬夜的瘦影和手中的针线

总把破旧的岁月缝缝又补补

家的味道

是父亲慈祥地教导和母亲和谒地笑

总把儿女当作无价的宝

家的味道

是爱人地拥抱和儿女地撒娇

总给人前行的动力

家的味道

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

和除夕丰盛的年夜饭

总让人期盼

其实家的味道是酸还是甜

我已分不清

但它总能让人魂牵梦绕

饱尝不厌

家的味道

文/任学萍(宁夏)

一锅墨味寄萱亲,三杆笔穗湿衣襟。

父递学费暖暖意,母唤乳名天地应。

家禽类全畜啼鸣,操持劳碌双亲影。

灶火熏烟煮团圆,炕头桌上嚼香津。

姊妹花,系罗星,福祉门路一家人。

廊檐底下叽叽闹,静听岁月摇风铃。

家的味道

文/焦双珍(新疆)

家的味道

是一杯甜中带涩的咖啡

是父亲弯曲的脊梁

和望着儿女们憨憨的笑声

家的味道

是一杯暖暖的温开水

是妈妈结茧双手的抚摸

和精心烹饪的可口饭菜

家的味道

是一杯浓而不腻的油茶

是哥哥时刻教诲的鼓励

和姐姐冷暖关注的提醒

家的味道

是一杯玫瑰般的红酒

是爱人深情的目光

和柴米油盐中带涩的温柔

家的味道

是一杯余韵无穷的白酒

是女儿绵软的纠缠

和儿子干烈的叛逆

家的味道(宁夏)

文/白银文

曾经是父亲撑起的天

是母亲洒在炊烟里的温暖

是父亲喝在炕头的老酒

生活硬撑的凝思

嗑掉烟锅里的时光

斩钉截铁的命令

开荒去

为粮食抗争

坚信耕耘是一生的出路

母亲把赞美的眼神给了父亲

把粮食的欢笑给了我们

后来我抗起家的时候

父母苍桑的脸上有了灿烂

家里添了妻子的笑孩子们的啼闹

家的味道

归于历史的变迁

人生都有了奔头

家的味道

更温暖有前瞻

家的味道

文/马世钰(宁夏)

家是温馨的港湾

心在天边

是家才长出梦想

拉近了海阔天空

桅杆上飘过家的味道

帆上荡起悠悠的乡愁

母亲的呓语中

抚过春天的碎语

唠叨

惯大了远行的打算

牵挂

绿了春风遗梦

家的味道

从父亲的牵肠挂肚中

升起

罐罐茶里长出

寸寸柔肠

家的味道

文/李宏来(宁夏)

家的味道

除了思念

还是思念

有母亲盼儿归来期待的眼神

有父亲徘徊在村口的身影

有妻子早早做好的粗茶淡饭

有儿女盼望好吃激动的心情

厌倦了漂泊

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列车飞速

将思念的距离一步步拉近

家乡熟悉的一切

已经有了太多的变化

宽广的水泥路

整齐的居民区

足以证明人们生活的提高

和熟悉的身影一起

回到了久别的家

此刻的我放下沉重的行囊

闭上眼睛

静静地感受着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文/王富荣

家是永远挂在嘴边的炫耀

家是一个寄托心灵的驿站

家是让心停泊的港湾

家里有理解有包容

家是牵肠挂肚的期盼

家是一生不能忘记挂念

家里有血肉相连的牵挂

家里有等待许久的美味佳肴

家里有温柔的问候温暖微笑

家是受伤后疗伤的医院

家是儿女撒娇的乐园

家里有妈妈唠叨的思念

家的味道

文/曹楠(黑龙江)

故乡袅袅的炊烟,

传来家的味道。

母亲的牵挂

寄来核桃红枣。

想念一张大桌

家人的团聚,

土鸡土猪用灶火煮熬。

爸爸的小酒壶装满故事,

妈妈的针线筐盛满欢笑。

灶下的烤红薯香气诱人,

香椿槐花的香甜常在梦里萦绕。

村头槐树下的等待,

恍惚了祈盼的目光。

送别不舍的泪水,

是专为我铺设的

回家通道!

浓浓的乡情,

满载家的祝福。

醇醇的,

厚厚的,

满是思念的味道!

家的味道

文/与你相识(宁夏)

母亲的笑容

在炊烟缭绕里浮现

父亲的身影

在夕阳里越来越长

可口的饭香

喂养岁月芬芳

越离越远的目光

渐渐增加牵挂的份量

流浪的忧伤

撞痛心的天堂

深牵的地方

定格在家的方向

家的味道

文/麦子(宁夏)

那些年

站在山头遥望

那一缕炊烟袅袅的景象

望见填充了我的饥肠

每一个清晨

我嗅着热气腾腾的馒头

洋芋蛋有很多种花样

春天苜蓿地里撒欢的小兔儿

榆钱树上扯破衣服的小鸟儿

那些清淡的岁月

您的巧手绘制出各种野菜香

久久的难以忘怀

手中那根长长的麻绳儿

穿过厚厚的鞋底

在地上印出的痕迹

密密的延伸到了远方

照亮我路途的

那是您灯下的双眼

有一种味道永远在有您的地方

家的味道

文/北原(宁夏)

一辈子奔走异乡

疲惫的心儿常栖息旅店

失眠的午夜掀开纱帘

万家灯火在远方摇曳

那是伊,真是伊呀

憔悴的背影剪于南窗

鲜美的馅儿喷香无比

薄薄的面皮总包不住

殷殷的思念

唉——重来!

星,眨眨眼神秘会意

风儿送来甜蜜的回忆

夜,下意识舔舔嘴皮

家的味道

文/王晓云(宁夏)

家,是窝,是栖身的地方

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小时候,母亲就是家

只要母亲在,春天就在

长大了,我们展翅高飞

磕磕绊绊时,能记起

父亲宽厚的肩膀撑起的天地

有了新家

原来的家就不再新奇

我的孩子一股浸心的奶腥

拴在我的心里

渐渐的孩子大了

奶腥味就没了

他们翅膀一硬也飞走了

屋里总是空唠唠的

才记起有父母的家

父母脸上、手上都已干瘪

连身子都缩小了,原来

父母在想我们脖领的奶腥味

把屋子都想瘦了

家的味道

文/杨月琴(宁夏)

一只雏鸟

不小心从窝边滑落

扑打着鹅黄的翅膀

四处乱撞

屋脊上的老鸟

发出了凄惨的哭叫

还没等人靠近

就发疯似的盘旋嘶吼

似乎要和人决一死战

儿子停止了玩耍

毫不迟疑

把雏鸟放回窝里

一阵叽叽喳喳过后

恢复了宁静

他凝视着鸟窝

许久

钻到我怀里

把我搂的很紧,很紧

……

家的味道

文/老黄牛(宁夏)

家是父亲紧锁的眉宇

期待着儿女的那把钥匙

是母亲梦呓中的那串乳名

家是从母亲怀里放飞的梦

是从父亲脸上轮回的日月

家是泡在父亲酒壶里

从不言出的思念

是母亲厨房中飘出的

那股眷恋

父亲把家藏在心里

母亲把家挂在嘴边

家是天与地的灵魂

家积攒了四季的温馨

也兵屯了天地的风霜雪雨

家的温暖似太阳

家的柔情似月亮

家是儿女对父母的真诚祝福

是父母对儿女的美好期盼

家是日月轮回的路程

路延伸着家

家的味道

文/海莲(黑龙江)

篱笆围就的世界里

爸爸从那口老井

汲上昨日沉沉的故事

斑驳脱皮的半个葫芦瓢

诉说着妈妈早出晚归的劳累

四四方方的小炕桌

烫一壶醉人的醇香

就着蘸酱菜

咬着粘豆包

一口一口

咀嚼出黑土地朴素的记忆

倾听房梁下红辣椒的呼唤

徜徉黄昏里炊烟的袅袅

远行的游子赶着还巢

老黄摇着尾巴

献出亲昵

一串串鞭炮

渲染着热闹

铁锅里沸腾着

团聚的滋味

……

家的味道

文/李茂林(宁夏)

燃起了炊烟

悠着

母乳的味

飘过蓝天

五谷杂粮

蒸煮出一堆笑脸

在笑脸的陪伴中

系上针线

缝出春衫冬棉

家的味

即使山珍海味

也无法找回手足之情

在虚荣的夜光杯中

难以盛满血融入水的一脉相连

在暴风雨的困境中

唯有家是避风的港湾

唯有父母的疼爱

找回做人的尊严

家的味道

文/静风听雪(甘肃)

游子异乡身彷徨,心系院内槐花香。

幼时娇绕娘膝下,慈父故事笑声朗。

暖锅沸腾满室香,雪煮青菜幸福长。

黄昏又见烟袅袅,窗透柔光暖心房。

家的味道

文/旷漠之风(宁夏)

黄昏的炊烟,晨睡的炕头

母亲的呼唤,父亲的温馨

儿时的眷恋,梦中的故乡

脆香的烙饼,灯下的衣线

肩上扛着犁,手中牵着牛

我背上书包,家成了旅店

一桩婚礼,一路奔波

放飞雏燕,另筑新巢

母亲老了,父亲累了

家又是我梦中的牵念

如今父亲走了母亲又回家了

家已然是我梦中遥远的思念

飘落在异乡的我

碎想着

家在哪里啊

母亲,儿想

接您回家

家的味道

文/宋晓军(宁夏)

家的味道

在小山村的百家姓里

赵钱孙李

各有各的味

家的味道

是城市里别人听不懂的那几句方言

是天南地北的土特产

家的味道

是国外的那身唐装

是跃动的方块汉字

家的味道

始终在

母亲燃起的那缕炊烟中

父亲那杯苦涩的罐罐茶里

家的味道

文/高飞亮(宁夏)

奶奶用精心编制的竹筐

到门外盛上暖暖的夕阳

土炕被煨得热乎乎的

身子骨舒服地正要躺上

爷爷怀揣心爱的收音机

陶醉于老秦腔的荡气回肠

牧羊人在崖嘴吧嗒着烟锅

一遍遍把村口守望

妈妈的搅团出锅了

树上的麻雀嚷着要品尝

爸爸打来一个电话

满屋子顿时弥漫清香

从田里晚归的老婆

把月亮顺手挂在树上

窑洞里圈起的席子

囤积着农家的兴旺

声明:原创作品,报刊采用和网站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诗歌报,并请与作者联系

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推出的作品均出现在256上网导航的热文推荐,优秀作品有360图书馆收藏。

中国诗歌报★简约阳光厚重

《中国诗歌报》纸刊和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坚持“发表原创,繁荣诗歌”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当代诗人。

投稿须知 1、作品为王。 2、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个人图片、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3、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zgsgb3@126.com4、来稿七天内没有处理请投往他处

    提示:《中国诗歌报临屏诗精华作品选》一书从所有参加临屏诗创作的作品中优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