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杨宗杰:寻访“李亦畬”
杨宗杰简介:原邯郸永年《太极》杂志总编,永年太极国术馆馆长,邯郸市体育局太极拳委员会主任。
李亦畬何许人也?恐怕其知名度远不及其贡献度。李亦畬贡献给这个世界的,是彪炳千秋的“老三本”。
生平
李亦畬(1832—1892,清道光十二年至光绪十八年),名经纶,字亦畬。出身书香门第,父贡生(俗称秀才),候选训导(地方教育长官)。母武氏,乃武禹襄之姊。亦畬“嗜读书,文学赅备,名噪一时。弱冠补博士弟子员(秀才的一种),应京兆试,一荐不售(荐,献、进意;售,达到,明、清时期又特指科考中举。指参加科考落榜),遂绝意进取,闭户课子侄读。”
亦畬为人孝悌。他过继给世父(伯父)为子,“事世父母,生意承志,一如事其所生父母者,而于所生父母之晨昏安膳,又必省必定,必问必视。以故两家之父母,一几不知子之非己出,一并忘其子之为人后也。”
亦畬才干志行闻于世,“郑中丞元善,督师河南。闻公名,延请入幕。公参赞军务,咸中机要。中丞上吏功于朝,公名列焉,得旨以巡检用矣。公淡泊无仕宦情,间关(旅途艰辛)归去。归里后,益不自暇逸,遇有义举,任之罔有缩。故当事(官员)咸敬爱公,服公有卓识,数以事问策于公。公必统筹全局,谓若何而利,若何而弊,尽达其胸臆所欲语,以期有裨于乡闾而止。如障滏河,修道路,捕蝗蝻,皆公身亲之,啧啧在人口。”而“其有功德于民之远且大者,莫如种牛豆一事。”当时,“小儿患痘疹,死者亡算。”亦畬胞弟省三出重资求得种痘术,二人“尽得其传”。从此或“施种在家”,或“游种于外”,救人无数。
亦畬的生命终结于其母亲的逝世。“母儒人(明清七品官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以尊称女人)有疾弗豫,公兄弟侍奉汤药,恒通昔不寐。儒人考终,均哀毁过礼,时八月二十九日也。至十一月八日,亦畬公继卒。”
学拳
亦畬从舅氏武禹襄学太极拳。禹襄习拳法而精,“顾未尝轻以授人,恐不善用,滋之弊也。惟公(亦畬)来,则有无弗传,传无弗尽,口诏(zhào,告诉)之,颐指(用下巴示意)之,身形容之,手足提引之,神授而气予之。公亦步亦步,趋亦趋,以目听,以心抚,以力追,以意会,凡或向或背,或进或退,或伸或缩,或萦或拂,无不穷极幼眇,而受命也如响。倘(tǎng,大概)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者邪?”
造诣
亦畬怀艺不露,而名亦自传。“有葛福来者,清河人,业镖师,精八方捶。某年过永年,托沿村刘洛香绍介来访,要求比试,公再三谦让,未与动手。翌年复来,坚欲一试,公再让不获,遂曰:‘有门人郝和,尚未学得一半,请与他试。’即唤郝和至。公曰:‘不许郝和动,请君打他。’福来起手连打三次,反被打出。福来惭甚曰:‘我业镖师二十年,奔走四方数千里,闻有名家,辄往领教,终未有能胜余者。不意公技之神妙若是也。’即跪地请其收为门生焉。”
著述
1935年李槐荫、李棠荫《刊印先祖亦畬公太极拳谱缘起》对亦畬写作太极拳笔记有生动描述:“此谱系先祖晚年所著,中经多次修改,方克完成。家严石泉公曾云:‘我父每得一势巧妙,一着窍要,即书一纸条贴于座右。比试揣摩,有如科学家之实验。逾数日觉有不妥应修改者,即撕下另易以他条。往复撕贴,必至神妙正确不可再易始止。久则纸条遍贴满墙,遂集成书。’观此则可知先祖著作此谱时之用力精,行功深,而苦心孤诣,审慎周详,尤有别于率尔操觚(草率动笔写作)者已。”
“老三本”
亦畬终其练拳一生,未尝停笔。其中最著者乃《五字诀》,并附有一篇序言,名曰《五字诀序》或《太极拳小序》,文曰:“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后传到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乏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示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彼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素闻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清光绪六年岁次庚辰小阳月识。”
亦畬晚年将王宗岳、武禹襄拳论并自己研究所得,蝇头小楷誊出三本,自道:“此卷予手订三本,启轩弟一本,给友人郝和一本,此本系予自藏。前数条诸公讲论精细,殆无余蕴;后又参以鄙见,反覆说来,惟恐讲之不明,言之不尽。然非口授入门,虽终日诵之,不能有裨益也。光绪辛巳年,亦畬手订。”
又曰: “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兼积诸家讲论,并参鄙见。有者甚属寥寥,间有一、二者,亦非全本。自宜珍而重之,切勿轻以予人。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其人更不多也。慎之慎之!光绪辛巳中秋念三日。亦畬氏书。”
“老三本”中首次提到“太极拳”,首次提到王宗岳,首次记录了杨露禅、武禹襄的学拳始末,首次把太极拳理论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呈现出来。
假如没有“老三本”,我们该如何去寻访太极拳的早期历史呢?
注:主要参考文献,武莱续《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武延续《李公兄弟家传》,沈寿点校考释本《太极拳谱》。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