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英作品:同样是媳妇( 感人至深!)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同样是媳妇
桂芬老妈自杀未遂的事,几乎全镇的人都知晓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大儿子家里的几个硬币,不见了。老大就对桂芬老妈说:抽屉里的钱,童童(老大的女儿)没拿,肯定是你拿了,老大媳妇也口气生硬的强调了一下。
桂芬老妈一听,马上一想:你们让我卖掉的鲜果,我是每次贪污了一顿面钱,谁让你从不主动给我脚步钱呢?但抽屉里的……因一向惧怕大儿子,桂芬老妈只得忍气吞声。
世界上,最委屈的事,莫过于被人冤枉,还不能申诉。
自己生养的儿子之脾性,作为母亲是最了解不过的了。
“因为你每次给我卖掉的鲜果钱,总是说这只口袋里的钱,是我的;那只口袋里的钱,是你的。"
大儿子还理直气壮,耿直的桂芬老妈只能买下大量的安眠药来慰籍自己。
如查不出来,就服安眠药之事让小儿媳妇知道了。
说来也巧,正在这时,老大六七岁的女儿童:供出钱是玩伴亚军与吕立拿的。
其实,也不过是几个硬币,老大夫妇根本用不着大惊小怪。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老大夫妇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桂芬老妈还是无法释怀。
小儿媳妇跟丈夫说:我们家里批发来的一箱箱烧菜料酒,一箱箱肥皂与肥皂粉,一袋袋精盐……昨天一二瓶,今天一二袋……一年不知不打招呼被你妈拿走多少?可我权当不知道。
老大夫妇的做法,实在看不下去了,小儿媳妇才跟丈夫说的:每次买回来,我总要先给你妈一些的。小儿感觉母亲此行为太丢人现眼,刚要去责问母亲,小儿媳妇马上制止道:老人最受不得气的,即使老人犯了天大的错,儿女像对待小孩一样去教训,说不定会出什么事呢!我只是让你知道一下,也只想让你大哥大嫂……
同时,小儿媳妇还向丈夫反映母亲经常趁家人不在,一个人从楼上这间房走到那间房……
小儿一下跳起:怪不得我的2000元现金,怎么找也找不到,肯定是我妈……
真是一娘生的……
小儿媳妇说:你知道就好,以后,放放好,就行,千万别去询问,更不能像你大哥大嫂那样,万一是你自己不小心忘在哪儿了呢?
“不会的,我就放在你的梳妆台前。”
“如再找不到,就当我用了,千万别……记住了!”
“我还不了解你吗?全世界的人都让我怀疑,我也不会?怎么会是你呢?我不去问就是了。”
桂芬老妈后来自杀未遂,全靠小儿媳妇把三个小孩叫到一处,来个软硬兼使,亚军吕立承认了错误,才为老妈伸了冤,且一直活到现在。
同样是女人,因为处理方法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小儿媳妇分析道:妈妈肯定在想念在外读书,工作的儿孙了,才每只房间都走走看看,钱只不过是顺手牵羊的事。
桂芬老妈通过两个儿媳妇一对比,在她二儿媳给她过七十大寿之际,交代了自己以前犯的所有错误。
“我?我……我……肥皂,盐,黄酒,还有……”
虽事隔多年,但小儿子还是忍不住要上前说几句,小儿媳妇,马上一把捂着了丈夫的嘴。
“她可是生养你的妈啊!何况,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
小儿媳妇虽然制止了家里人,但外边的人,那些左邻右居不知怎么都知道了,你一句我一句说“小儿媳妇对她那么好,她却还那么的不要脸。”让桂芬老妈拿出瓶安眠药,什么话也不想说,就要往嘴里倒。
"妈,别怕。一家人,我们的,就是您的。没事,没关系的。”
小儿媳妇一把夺过药瓶,对众人道。
“你们说什么呢!那是我家准备给老人的抚养费,老人自己拿与儿子给,一家人,有什么两样?”
为防老人再次想不开,当天临黑前,小儿媳妇就让丈夫在婆婆房间搭上了一只临时的小钢丝床。次日一早,丈夫从母亲房间出来,小儿媳妇跟丈夫说。
“白天,你尽快放心去上班好了。妈在哪?我在哪?”
下附作家简介:
诗韵依依签约作家风采: 朱巧英,女,1960年生,高中生,渔民。爱好文学,业余写作三四十年。自八十年代末起,分别在苏州各报,尤其《苏州杂志》,四川《星星》诗刊,上海《解放日报》,南京巜乡土》,《中华季刊》等发表一些诗歌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