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洲:匠人系列之——铜匠师傅

匠人系列之——铜匠师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铜匠(主要是补锅的,因此也称补锅匠)这一职业绝迹不到十来年工夫。附近最后一位铜匠姓汪,当时年纪不大,应该现在还在。铜匠做工的工具是一副担子,一头是箱子,箱子中除了工具外内藏一风箱,另一头是个火炉。来到村庄有了活计,便放下担子,用一截空心竹管,将风箱和火炉连在一起,火炉中装的是木炭,引燃后拉动风箱,木炭在风的助威下,炉火熊熊,就可以化锡了,铜匠的活计,主要是整锁配钥匙,补盆补锅,后来发展到修伞补鞋换鞋底等等,无所不包,工具自然随着业务的扩展而不断改进,比如先前补鞋胶鞋和靴子用的是胶水,后来有了补鞋机,服务质量也就提高不少。汪铜匠记忆最深的莫过于他老是戴着一顶黄军帽,即使天气很热也很难得脱下,一次有幸偷窥,其头上居然只有几根稀疏的黄毛,头皮花斑状,极难看,原来是个秃子。将发现的秘密告诉大人,并不见大人露出特别惊讶的样子,原来他们早知道了,就是不明说,当时很纳闷,大人们干吗不明说。真狡猾,现在想起真可笑。
  汪铜匠手艺不咋样,却极爱吹嘘,本来化点锡补一补搪瓷碗、脸盆、铁锅也不是难事儿,没多大技术含量,全凭心窍,掉瓷的地方自然易生锈,一锈准通,关键在补时要将锈刮尽,露出银白色的铁皮来,补后自然管用,一次吹嘘时有人故意捉弄他:“锅破了很长的口子,你能补吗”?汪鲷匠受到了挑战,老毛病犯了:“就是破了两半边,也能补好”。来人真的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口破破烂烂的锅来,铜匠一看傻眼了,但话已说了,怎能食言,只得埋头干起活来,一包锡用完了,黑锅上布满了银白色的补丁,如夜空中的满天星斗,不过有的是扫帚星拖着长长的尾巴。铜匠献技后,并没有向促侠者要更多的费用,当时真的为铜匠鸣不平。
  后来发现铜匠是个极易满足的人,挣两个小钱后,便不怎么揽活儿,便和一些老人话家常,不过你找来一些额外的事儿,他也会帮你去做,但绝不不要你再付钱,所以极受乡下人欢迎,乡下人锅、瓢、盆、鞋等是“新三年,旧三年,缝补缝补又三年”,本来该自己做的零碎活儿,如今有人代劳,何乐而不为。何况乡下人也的确够忙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次数多了有人有了歉意,提出要付钱,“多做点活,多收点钱吧”。他总是嘿嘿一笑,“够用就行”,接着会唱起那句特经典的台词,如佛家的偈语:“儿孙好过我,存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存钱做什么”。唱腔中有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忧伤,真是个知足常乐的师傅。
  听大人们说,铜匠的祖上是个大户,良田千顷,房屋数十间,每年到他家打工的多达数百人,可到他父辈时,爱上了大烟,把祖业都耗尽了,最后只剩下了一间披厦息身。可他却因祸得福,土地改革时定了贫雇农,造化弄人,败家子竞逃过一劫,真乃咄咄怪事。许是父亲的经历让他拥有这样的人生信念。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延洲,小市中心校副校长。出版作品集《静等花开》。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逝去的古镇百业(一)——宜陵古镇风情4

    [往期选读] 老运河往事--宜陵古镇风情3 宜陵老大会堂侧记--宜陵古镇风情2 记忆中的宜陵老街--宜陵古镇风情1 我的中学生活杂记--忆母校宜陵中学 家乡宜陵的历史 宜陵先贤,乾隆之师 游走宜陵老街 ...

  • 逝去的古镇百业(二)——宜陵古镇风情5

    [往期选读] 逝去的古镇百业(一)--宜陵古镇风情4 老运河往事--宜陵古镇风情3 宜陵老大会堂侧记--宜陵古镇风情2 记忆中的宜陵老街--宜陵古镇风情1 我的中学生活杂记--忆母校宜陵中学 家乡宜陵 ...

  • 吴和君:补鞋

    补  鞋 (外二首) 吴和君 高速立交桥北端 挨着菜市场转角一个小饭店门口 下几级台阶有一块空地 一位戴老花镜的鞋匠 正忙着修理着各式各样的破鞋-- 一位来补鞋的出租摩托车司机 轻哼着一首不知名的歌曲 ...

  • 【“回首旧时光,放歌新时代”征文055】古老的技艺 永恒的记忆

    邵东市人民欢迎你 [旧时光品牌故事] 世上最快的事,莫过于时光的流逝.然而在似水流年.清吟浅唱中,必然有一段记忆,一种回味,在飘忽的岁月里流韵,恰如花开,明媚过后,成为永远,让你一次又一次感动和温暖, ...

  • 正在消失的老手艺,属于老一辈人的记忆,你知道几个?

    如今,很多智能化.高科技的做工已取代老一辈的手工制品,但时光还是为我们保留了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它们是一个时代的回忆,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小时候经常听到: "磨剪子嘞,戗菜刀, ...

  • 【留住乡愁】方探春/赤铜紫器状天工

    赤铜紫器状天工 作者:方探春 1 铜先于铁使用.青铜器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开始使用.饕餮纹,也叫兽面纹,它是古代铜器中最常见花纹之一.青铜器最初用于祭祀,是国之重器.到了战国铜被大量使用,青铜器具 ...

  • 【图说武胜】正在消失的手艺:补锅

    在当今大部分家庭中,一口铁锅实在算不了什么,可是,在上世纪初乃至于后来的相当一段时期,锅在家庭财产中的比重都远远高于现在,倾家荡产之际的砸锅卖铁一说,也多少印证了锅的重要性.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 ...

  • 手里有活儿的匠人

    很多人把老师称为"教书匠",于是有人以为这是对教师的贬低.我不这样看. 你看看哈,学手艺的,满三年了,出师了,可以独立操业了,手上的活儿干得不错了,小有名气了,甚至可以带徒弟了,这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染布师傅

    匠人系列之--染布师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暑假因机缘凑巧去了趟神农溪,一路欣赏,溪流两岸,山峦耸立,逶迤绵延,层峦叠嶂.领略了龙昌峡的险.鹦鹉峡的秀和神农峡的奇,峡中深潭碧水.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箍桶匠

    匠人系列之--箍桶匠 安徽怀宁  吴延洲 听父亲说,他三岁就没了父母,后来过继给我现在的爹爹.因家境贫寒,父亲只读了三年书,辍学后,爹爹叫他学箍桶:"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箍桶在室内,不会像泥瓦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制陶者

    匠人系列之--制陶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陶瓷是怎样发明的,有人大胆猜测:古时,先民们,在取水时,没有容器,于是有聪明的人想出,用泥作胎放在竹器里,这样到河边取水,可取水时,依旧没有用,非常愤怒地将泥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织布者

    匠人系列之--织布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小时穿的衣服是家织的土布,俗称"老布",由自家种棉.弹花.搓条.纺线.织布.染色.再剪裁成衣.其中弹花和成衣找专业的匠人外,其余的环节均由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挑夫

    匠人系列之--挑夫 安徽怀宁  吴延洲 手提肩扛是最原始的运输方式,在我很小的时候,村庄中有一群壮实的劳力,专门替人挑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挑夫.圩区的鸭蛋挑进村中的炕房,炕房里"叽叽&quo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捕鱼者

    匠人系列之--捕鱼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家乡的捕鱼有两种方式:一曰下丝网,放丝网于河中捕鱼.捕鱼者自划一小渔盆,两脚撑的力道要恰到好处,否则有翻盆的危险,边划边用桨挑网,线型放网于水中,满河撒上网后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面条匠

    匠人系列之--面条匠 安徽怀宁  吴延洲 乡下多手工面,也称咸面,纯手工制作,细白如丝,可穿针引线.原以为制作工序简单,直到一天与面条匠打交道,才知那是一项高劳动强度的技术活,还得靠经验. 与面条匠相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喊魂者

    匠人系列之--喊魂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曾听到一个神奇的有关喊魂者的事儿,当事人有名有姓,是我一个远房的姑祖父,可惜已作古,姑祖母还健在,一直在讲述着这段传奇,这桩奇事就发生在那位姑祖父身上,距现在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漆匠

    匠人系列之--漆匠 安徽怀宁  吴延洲 曾经与朋友笑谈,在这些乡村手艺中谁可以缺少,朋友思索了一下,答曰:漆匠,没有漆过的家具照样可以使用.真的吗?诚如此言,生活中就少了色彩,惨白的家具见之不雅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