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需要做介入,为什么有时需要反复多次去做?
“介入”已经被许多研究和实例证实是安全有效的新型诊疗方法。但要求对所有的疾病都能做到“一次即愈”就过于理想化了。事实上,不少疾病的介入治疗是很难做到一次即愈的,而且还有不少情况只能通过介入治疗来改善病情,并不能达成治愈的目标。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妥协是必要的。在不能做到一次即愈的情况下,我们不妨稍微降低期望,积极地通过重复治疗或序贯治疗,来争取达到更好的诊疗目的。
出现需要反复多次介入治疗的情况,多数是因为病情的复杂性所致,但也有的是因为疾病的重复发生所导致。
巨块型肝癌,很难通过一次性介入治愈
不同的人会生不同的病,不同的病会有不同的诊疗策略。而介入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很多,针对的具体疾病也各不一样。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介入治疗都需要多次进行的。比如:像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部分血管瘤、子宫肌瘤、囊肿等的介入治疗,很可能一次就能够解决问题,部分没有扩散转移的恶性肿瘤也有可能通过一两次的介入消融治疗得到根治。
输卵管性不孕症,很可能一次介入再通即可达成“做妈妈”的目标
对于大多数的恶性肿瘤来说,由于其早期没有症状,在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不能手术的中晚期,一次性的介入治疗是很难达到治愈目的的。因此,多次介入治疗常常是必要的。
对于不少的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硬化性闭塞、动静脉畸形、静脉血栓形成等,由于病情复杂,或因为是全身性疾病,或未能良好控制其基础疾病等原因,都可能需要反复多次进行介入治疗。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疾病,不必也不能一次性解决全部问题,适时地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即可,如果后续其它地方的问题演变成主要问题,往往还需要再次介入
为什么有的人需要多次做介入?
可能很少有人会期望通过吃一两次药就治好一个病吧?然而,相当多的人却希望通过一次介入就能够治愈他的疾病,对介入还要多做几次很不理解。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通常也把介入叫做“介入手术”,手术当然不能反复做了!殊不知,即便是外科开放式手术,有时也不是一次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比如肾结石、胆结石等,外科手术取石后,说不定过不多久又会因为结石复发,还得再取!
还是以介入治疗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恶性肿瘤来说:由于肿瘤较大,出于保护患者的目的,一次介入所投入的抗癌药、栓塞剂等必须有所节制,否则就会造成“肿瘤死了,人也死了”,那是不能让人接受的。所以介入后,难免会有一些肿瘤细胞得以残存。而这些残存的肿瘤细胞可不是“吃素的”,它们又会疯狂地“生儿育女、发展壮大”!
首先,应该注意治疗力度。这如同“拔河”一般,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应该尽力杀灭更多的肿瘤细胞。因为,如果肿瘤生长的速度如果大于介入杀灭的速度,肿瘤就会继续发展,患者难免死亡;而如果介入杀灭的速度大于肿瘤的生长速度,肿瘤则就会缩小甚至最终得到治愈。
其次,及时评估治疗时机。为了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以及它们的“子子孙孙”,需要适时地重复介入治疗,这就如同“割韭菜”,一茬一茬“割下去”。在肿瘤没有完全治愈之前,患者最好是遵照医嘱接受必要的及时复查,判断介入复治时机,不要等到本已差不多治愈的肿瘤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此外,要与医生充分探讨联合治疗方案。要根据病情的不同情况和阶段,充分运用现有的多种治疗手段(化疗栓塞、消融、放疗、靶向、免疫、手术切除等),不可一味拘泥于一种手段反复应用,“为了介入而介入”。同时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不可出现肿瘤没了,而患者也早就不行了的状态。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疾病也是一种常见而不可避讳的困难。有病当然得治,许多的慢性病常常“如影随形”,很难断根,也就需要有“持久战”的准备。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不是“不治之症”了,已经转化为慢性病之一,而且有了治愈的希望,千万不要因为做过几次介入仍未治愈就轻言放弃!
各位都知道抗日战争,从1931年日本侵入东北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整整十四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许多人因失去信心而投降,甚至当了可耻的汉奸。幸而全国军民不愿当亡国奴,毛泽东主席发表的《论持久战》更是坚定了全民族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战的信心,最终取得胜利!在抵抗疾病的斗争中,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神呢?
本文取材于下图我主编的影像科普书籍中的内容,重新编辑修改而成,更多的内容可搜索该书查阅,也可关注本公众号留意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