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权威新闻发布,2020年3月7日19:30左右,福建泉州市鲤城区欣佳酒店发生楼体坍塌事件,71人被困。据了解,该酒店是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区级医学观察点,用来对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酒店倒塌后,消防救援队肯定会重点关注尽快查清被困人员的数目、位置并顺利救出;媒体记者则会主要关注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等要素;政府部门当然要关注事件背后的责任调查和人员安置等问题;一般市民自然会为事件的发生感到痛心,牵挂着被困人员的安危。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除了要考虑伤员中是否有疑似病例之外,如何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治才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
救出伤员很重要,救治伤员也很重要
塌楼事件的伤员救治为什么令我关心?
虽然我不清楚现场具体情况,但凭经验,知道塌楼所造成的伤害往往是“多发复合伤”,即比一般斗殴造成的刀剑切割伤复杂得多。类似的伤害事件还有高处坠落、工地塌方、车祸伤以及地震等天灾所致伤害等。因此,引起全身多发复合伤的严重情况不少见,所以,我会想到并牵挂现场救治的流程,担心能否达到最佳效率和效果。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伤员往往命悬一线,能否多学科紧密配合、积极抢救直接影响到伤员能否摆脱死神的魔爪。当然,在事件中会有不同伤势的伤员存在。比较幸运的可能只是皮外伤,清洗消毒包扎就可以了;有的伤员可能皮外损伤并不明显,但却很可能胸腹部受到严重的闭合性损伤,或者是大腿肌肉等受到长时间挤压,这些伤员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后果可能会很严重;而令现场人员无法忽视、心情难以平静甚至会有惊恐反应的,则是发现血肉模糊、难以止血的伤员,处理起来也会很棘手。
塌楼塌方都可能造成多人多处复合伤
如何处理这些血肉模糊的严重复合伤?
一般来说,急诊的骨科医生往往会承担首诊责任,然后是外科、颅脑科、泌尿科等可能涉及到的外科系统医生。然而,如果能够及时请到介入科医生来会诊,可能会令效果得到较大的改观。不过,有的医院可能是条件不够,有的可能是急诊医生没有这样的经验,贸然开刀进去,却发现腹腔、盆腔等处鲜血不停地冒,“血从何处来?”看不清、压不住、缝不上,“望洋”兴叹!其实,如果患者多处血肉模糊,在输血、输液等生命维持措施抢救下,仍然控制不了血压的稳定,考虑存在腹部、盆腔等多器官创伤,涉及多个专科问题,介入医生就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有“复合手术室”(既有DSA设备又有开放式手术设施)就更好了。所以,建议健全多学科协作机制,快速响应,充分配合是很有必要的。
复合手术室
介入医生有何妙招快速堵住“决堤”的大出血?
介入医生的“拿手武器”就是DSA影像设备和纤细的导管、导丝等器材。下面,我通过一个病例来简要叙述处理过程。一位年轻的民工因工地塌方而引起全身多处骨折,送到医院时已呈休克状态(失血严重)。经紧急输血等处理,病人的血压却始终难以升高;鉴于伤情复杂,接诊的骨科医生难以作出妥善的手术方案。于是紧急请来介入科医生会诊,考虑存在骨盆腔活动性大出血,必须先把血止住!紧急的术前准备工作很快就分头做好,伤者躺到介入室手术台上几分钟后,介入医生就已经把造影导管插入病人的主动脉内;接上高压注射器,造影很快就证实了左侧髂内动脉破裂,因为看到对比剂正如决堤之水涌出!
DSA血管造影提示左髂内动脉破裂出血
刻不容缓,介入医生马上将选择性导管插到破裂的动脉内,经导管推入不锈钢圈和明胶海绵,在血管腔内进行破口封堵;再次造影复查,证实出血已经被完全止住,快速而稳妥!随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也稳定下来,为下一步的骨科手术处理创造了条件,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介入造影比切开直视下更易发现出血?
介入造影是从正常的血管段进入,循着血管路径远道到达,在血管腔内注入对比剂进行造影。如果看到这种在DSA机上能够看得见的对比剂溢到血管外,就是出血的直接证据,因此一目了然。而切开直视下,由于创面血糊糊的,没有清晰的视野,很难判断血从哪里冒出来的,这就妨碍了后续治疗的展开。而且,介入造影一旦发现出血,可以立即栓塞,立竿见影,从而为早已等候的外科、骨科、妇科或泌尿科医生创造良好手术视野,以从容地完成清创、缝合、修补、固定等手术操作。即便有时发现出血的是某些不能直接栓塞的重要血管,也可插入球囊导管进行暂时阻断,以显著减少出血量和出血的速率;至少也能明确出血的所在,让骨科或外科医生等的后续治疗心中有数。
DSA血管造影提示左髂内动脉破裂已栓塞成功
这正是:各科有专长,相互多帮忙,共谱和谐曲,生命有保障!愿每一位伤员都能脱离危险、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