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殊的国军名将被华野打得全军覆没,死后却被大陆追认为烈士

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派出40军和43军10万余人进攻海南岛,主力部队与岛上的琼崖纵队密切配合,迅速击溃了守岛的薛岳集团10万国民党军部队,从而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成功解放了海南岛。海南战役我军之所以能在海空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取胜,岛上的琼纵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国民党军而言,四野固然实力强悍,但是琼崖纵队兵力高峰时仅2万人左右,武器也比较落后,薛岳守军为何不集中力量先对付琼崖纵队,反而要在四野大军登岛时南北双向腹背受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先打弱敌是军事常识,薛岳又是久经战阵的名将,因此并非海南岛的国民党军不会打仗,而是力不从心。琼崖纵队(讨逆革命军)的前身在1927年便建立起来,当年国民党军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我们在全国各地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武装,来反抗敌人的清剿,也包括海南岛。初期琼纵的前身规模不到1000人,到抗日战争后期逐步壮大,达到七千多人的水准。即便面对日军,1945年琼纵曾经控制全岛60%的土地,可见战斗力及经验已经在多年征战中获得了很大提升。

因此在解放战争爆发初期,国民党军就有意拔除这个海岛上的隐患,甚至派出了正规军到海南岛作战。国民党登岛的第46军有3万兵力,琼纵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没有硬拼,而是放弃了一些地区将部队全部收缩到五指山一带打游击(可见全国的解放军部队都贯彻存人失地的指导思想)。结果国民党军连正规军带保安团在海南围剿了2年多,没有任何成果,反而被战术灵活的琼崖纵队连续击败。琼纵非但没被剿灭,却反过来将自身规模扩大到1.5万人。此时大陆北方战场国共两军主力正激烈交战,海南岛暂时不是争夺核心,便被逐渐搁置下来,琼纵发展迅速。

49年由于在大陆败局已定,国军开始往西南、海南和台湾三个方向退却,其中海南具备海峡优势,格外受到敌军重视,以二级上将薛岳为统帅,布置了10万大军组成所谓的“伯陵防线”,并有海军和空军支援。虽然国民党军有立体化防御优势,但是并未完全控制海南全境,五指山一带的琼纵有2万人马,是薛岳集团的巨大隐患。

但是看看地图便知,国民党海南守军必须坐南朝北进行重点防御,琼州海峡对岸的威胁才是最大的,薛岳虽然有10万兵力,但必须把主要精力用来构筑北部防线,严防我军大规模登陆,而不是分兵清剿五指山区的琼崖纵队。再加上琼纵经过20余年艰难条件下的生存考验,在地形、战术、官兵心理、士气(试想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从几百人扩大到2万人)上已经很难被大陆退下来的国民党残兵击败。因此不是薛岳不知道腹背受敌的威胁,而是对客观情况有心无力,只能派有限兵力限制琼纵,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最终遭到我军里应外合彻底击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