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全正 | 寻找火山口
寻找火山口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上午,我们一行十四人迎着蒙蒙的雾海乘车去判地村(属福建省寿宁县大安乡)观看最新发现的火山口,一路上我带着对岩石最古老的沉思走进闽东北地层变迁的历史长廊中,是几百万年前频繁的火山爆发,毁灭了一个寂静的、聊无声息的世界,才成就了闽东北多姿的火山岩地貌,地势陡峭,有喀斯特地形和峡谷,有长度跨省境的断裂构造,有人迹罕至的丛林,水杉参天,修竹茂密,平均海拔七八百米高的地势,湿寒的气候,多雨的季节决定了这一带农作物一年一度的成熟。掩映在绿树从中的幽静山村,受打工潮的冲击多半是人去楼空,所剩老幼,那先于人类的火山活动行迹竟然没有被世尘的沧桑所淹没?没有被遗忘?它能偏安一隅吗?
小车停留在了道路的拐弯处,下车后我们先看到的是风化后的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长石晶屑已风化成了土状,手捏可成碎面,但还保留了原来的晶屑外形,只有石英晶屑仍然闪耀着它原有的油脂光泽,西面数米处是小溪组地层的沉凝灰岩,强风化程度使它在剖面上一碰就脱落,但两种岩性的界线十分明显。李总工提醒大家“先不要发表意见,注意观察”,于是我们顺着公路切成的剖面向判地方向边走边看,几十米内剖面上分布的仍然是晶屑熔结凝灰岩,所不同的是强风化和弱风化的熔结凝灰岩交替出现,用锤子敲击,弱风化的凝灰岩会显得坚硬,不易击碎,花岗斑岩因为是晚期的,常以侵入体的形式产出,斑晶多为长石,基质火山灰较多。
突然,路的拐弯处出现了奇迹,集块状的角砾岩在剖面上杂乱分布,直径约30到70公分不等,且棱角鲜明,有趣的是在每块角砾岩周围都有随棱角线条镶嵌的层状褶皱,这种褶皱层理清楚,紧紧包裹着硕大的角砾,它使我想起百万年前曾经发生过的火山爆发,最初的火山集块喷出地表后被大量的岩浆涌流所覆盖,热流慢慢冷却还没有固结成岩时,又一次火山集块喷出,落到了还没有完全冷却固结的岩浆里,溅起的波状纹理随即挤压到了集块角砾的表层,形成了随棱角大小的层层褶皱,新的固结成岩使岩浆和集块角砾永远保持了重新结合的状态,这种状态又像是包容体盈育着一个个永远不能出生的胎儿。它不就是我们苦苦寻觅的火山口吗?当火山爆发时火山碎块和碎屑会喷出几十公里远,只有大的集块角砾喷不远会留在火口附近,它的存在足以证明先于人类的火山活动在这一带曾经发生过。这一发现为指导我们找矿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因为在火山岩地区找矿,有了火山口,矿物质的运移、富集和形成就有了先决条件,我兴奋之余,赶紧拿起GPS,通过天体卫星记录了它存在的空间位置:纵坐标是3044081,横坐标是0457432,高程是903米。
地质工作是一门既艰苦而又充满乐趣的工作。也是一门多学科的工作,无论是天文、地理、自然科学、无所不包,每一块岩石标本中都蕴含了它生成的时代和年龄信息,每一种地质构造、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果你没有从理论上事先认识它,即便是你有机会和它会面,也和它无缘相识。“窥一斑而知全豹,借一目尽传精神”,野外地质工作,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就需要很多学科的知识,知识匮乏只能被拒于自然科学的大门之外,我们在自然界生存的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发掘自然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只有掌握了自然的发展、生存规律,才能在此星球上很好的立足,并很好地利用资源,开发资源,享受资源,让地球这一人类的母亲永远地造福人类,泽惠子孙!
彭全正,河南叶县人,自由喜欢文字。76年入伍从事地质勘探工作,87年后从事商业工作,96年后又进工厂,2009年上网至今,写了近百篇诗歌散文,数篇小诗也曾在叶县澧水杂志和平顶山日报发表。喜欢和文友们相互切磋探讨,以期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