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荷风丨山野奇葩 本色摇曳
这是明代徐渭的作品,《五月莲花图》。高103厘米,宽51厘米。画面只取景荷塘一角,却开合有致,境界旷远。右上角有荷叶斜进,与莲花呼应而向。周遭有蒲草飘摇错落,俊逸而美。大块面的荷叶,用笔扫出,八面出锋,有着徐渭式的躁灼、速度感与风力。它与线条勾勒的空灵的花,组成一种虚实关系。掩仰向背,相互呼应。底部点出墨团,似是田田荷叶,生机于捷笔间洋溢而出,令人有清风十里之想。全画不刻意经营,带着通透与酣畅感,一纸的本色在摇曳。
明 徐渭 五月莲花图 纸本水墨 103×51cm 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自称:“随手所至,出自家意,其韵度虽不能尽合古法,然一种山野之气不速自至,亦一乐也。”
这种山野之气,他颇为自得。在他笔下,不似倪瓒的冷寂禅枯、吴门的园林气局。它率真,质朴,粗头乱服,豪荡不羁,像山民焙的粗茶一样酽出火气,回味却甘,也如绍地加饭酒一样,醇厚耐品。
明 徐渭 五月莲花图 (局部)
左上角有题诗:“五月莲花塞浦头,长竿尺柄挥中流。纵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渡叶否。”他把莲花比为西施面容。虽则荷叶粗糙,但花朵显是细细勾勒,恰似为西子淡抹。容貌在荷叶间隐隐约约,但歌声的弥散总无法阻挡,在水面上舒展着。我猜想,那歌声,是否是莲花香气的诗化形影。若干年后,同一个季节,朱自清在清华园的荷塘月色里漫步,写下文字,简直给这幅画作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明 徐渭 五月莲花图 (局部)
看来古今莲花袅娜的丰姿气息,都有着相同的神韵与美感。香气与歌声能够通感为一种纯洁至贞的旋律美、意态美,在人心头盘桓。
这当然是一首明志诗,也是一幅托物言志的画。他的一生极为悲惨,程度远超于常人。以极度敏感之心、高蹈之才,遭特殊之世变,跌宕起伏,是以“佯狂”。
明 徐渭 五月莲花图 (局部)
他的狂,是在畸形社会压抑下个性得不到自由发展的结果。他需要抖露,需要抒发,需要喷薄,因而作文、写诗、作画。他身在崇尚个性的晚明,同邑阳明先生的遗泽仍在,而他又为阳明再传,亦与李贽同时。李贽说得好:“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人活一遭,总不能被外物所羁绊。政治是无望了,抱负是无门了,只好择一纸,磨好墨,将这才情与酸楚,狂傲与自尊,尽数在纸上涂抹。这一刻,重重苦涩和块垒显是冲决而去了,否则,他就成了鲁迅笔下长吁短叹的祥林嫂了。
明 徐渭 五月莲花图 (局部)
这绘画,于他,是玩之以恭,是屏气凝神的自由,是孤注一掷的沉寂。面对他的画作,无疑是美的享受。那种郁燥,无论如何也不会感染我们这些看客,反倒一遍遍地回看,一遍遍地凝视。目光顺着笔迹游走,将尘世烦恼忘个精光。身在酷暑,如豪雨浇头,痛饮美酒。这幅画是“夫子自道”,他以残破的人生,权当荷叶,精粹滋养并衬出艺术奇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