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秋玲 | 幸福的必需品

作者简介

栾秋玲,全国铁路“火车头职工艺术家”,诗歌、散文、情景剧多有涉猎。

幸福的必需品

每当有人问,你一定读过很多书吧,我总是心虚得紧。

我出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一年,饿肚子的岁月已经过去了,但新衣服也只有过年才有,肉和鸡蛋(攒着换钱)轻易是吃不上的,玩具也仅限于自己做的鸡毛毽子、沙包和铁环,书在当时是典型的奢侈品。虽然在人生的关键期我并没有看过多少书,但确实是阅读造就了我幸福安宁的内心----不论是物质单调的从前,还是物欲横流的今天。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一个名叫栾坡的小村庄,村里一百多户人家十之九五都姓栾,虽没有祠堂和族长,但辈份不能乱——从光屁股娃娃起,我就被一群大人“奶奶”“姑奶奶”地叫着长大。

那年头电视还不普及,村子里只有两扇窗能通往外面的世界:一扇是家户户堂屋门上的小广播,另一扇就是书。书很少,但读书在村子里是件很光荣的事儿。

老妈说,仗着嘴皮子利索辈份高,我小时候因为看书可“祸害”了一村人——走到谁家都敢“抄家”搜书,毫不见外,理直气壮,翻箱倒柜,由此人称“小马蜂”。“抄”遍全村也就几本《杨家将》《岳飞传》《西游记》之类,缺页少角、纸边泛黄。几遍过后,连蒙带猜地竟然就和那些汉字相互成了朋友。那些嘴下从不容情的婶子大娘们,对我是宽容有加,忽略了“抄家”的顽劣,只一味赞叹:“啧啧啧,小马蜂才五岁就看整本子书……”

当那些小人书和大书无法满足“小马蜂”时,就上了学。每天上学欢欢喜喜,对书里的崭新世界如饥似渴;放学也欢欢喜喜,放羊、割草、疯跑,晚上在明晃晃的大月亮下踢毽子、满大街捉迷藏,物质单调的现实世界让我们心满意足。后来开始写作文,第一篇习作就被拿去全校当范文,语文老师那浓重的乡音一直回响在我脑海深处:“中中中,写得真不赖,就该这么着,生活里头你们身边哪哪儿都是文章……”这个住隔壁、被“抄家”最狠、该叫我“姑姑”的语文老师并不知道,他毫不吝啬的表扬给我开启了一扇大门,埋下了一颗阅读的种子。

是的,我们的身边,天大地大,广阔的村子和田野到处都是摊开的书卷。

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我被小狗一样拴在地头的树下,嘬着手指头眺望着地里辛勤劳作的父母。大一点,就能在地里跟着撒欢儿了:

谷雨前后是棉花育苗,跟着父母在地里“咣当咣当”地打营养钵(一种覆膜育苗方式,类似打煤球),风还很凉,泥土很香;

五月的麦假,烈日下学大人推长杆(一种收麦子的农具,一头装有铲刀的长棍),看着士兵一样列队的麦子整齐划一地倒在脚下,骄傲得忘记了麦芒的刺痒;

八月的暑假摘棉花,相对小小的我,棉花显然海拔太高(那会儿没有先进手段可以矮化植株)。踮着脚一伸手,呀!软绵绵的肉虫子!绿海般的棉花田里顿时响彻我的惨叫和大人远远的嘲笑声;

等到秋深叶黄,花生和红薯就可以吃了。最妙的是可以边干边吃。比如刨红薯,先刨几块出来,挖个坑洞,在里面点把干柴,过会儿把洞一封,就可以去干活儿。等一块地的红薯刨完了,这边埋的红薯也熟了,时间统筹得刚刚好。

村外夹杂着果树的野林子,树上的鸟窝和我也是老相识,有碍淑女形象,掏鸟窝暂且不提罢。关于林子的记忆都是沾着香味的:三月和大华捋的榆钱、五月摘的槐花、六月躺在桑葚的树杈上吃得满嘴紫红、八月打的小枣、十月分着吃的石榴……

你看,从小我就和土地友好建交,深谙食物和土地的秘密。而且我相信,我那直脾气、一根筋的乡亲们,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虽然他们没太多文化,但他们有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智慧基因。

农忙季节,每天五点来钟,他们就一猛子扎进田里,直忙到太阳老高才回来吃头顿饭。地里的营生是生计,也是脸面。到了饭点儿,街里就热闹起来,抱个大海碗当街一蹲,一边“呼呼噜噜”地吃面喝汤,一边高声大嗓地唠嗑。谁家庄稼强,谁家长谁家短,都在整个村子的眼皮子底下,谁也跑不了。小孩子们还会争来抢去地换着吃,小猪一般比谁快,从没人会挑食。

村东头有个大水塘,有鱼有虾,岸边长满了芦苇,藏着一夏蛙声。夏日的傍晚,北岸是半大小子的天下,南岸则是女人们的地盘儿,男女有别,泾渭分明。

太阳一偏西,小媳妇大婶子们就端着洗衣盆一溜排开,女娃们就在旁边嬉水。此起彼伏的棒槌声响起来,全村的家长里短也在晚霞里晒满塘:啪!啪!二憨两口子真愁人,把个地种成啥了……啪!啪!全中家的,不是婶儿说你,给你婆婆送的那饭能吃么?婶儿告诉你,老栾家的名声要坏了,再有钱也寻不着好媳妇……啪!啪!秀明家老大真争气,考进县一中嘞!……被爽朗的槌音追着,女人们的高声大嗓传出去老远。水面上一跳一跳的霞光,把一张张笑脸染得格外生动。

就这样,我们在田边、在林间、在塘边、在街上聚着群,无拘无束地随风长,在大自然里阅读万物生灵;在你追我赶、打打闹闹中阅读群体规则;在父母年复一年的劳作言行中阅读榜样和自律。没有灌输,我们的阅读对象广阔无边;没有说教,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我们不是哪一门一户的孩子,我们是村庄的孩子。村子的风气裹挟着每一户的门风,日子不紧不慢地流淌,大人孩子都活得姿意、舒展。

长大后,没人再叫我“小马蜂”。我成了城里人。

女儿出生在保定,长在石家庄。两个城市,我们都无亲无故,她也就缺朋少伴。

女儿的世界很富有:从来不缺衣服、玩具和零食,书本到处都是,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图书馆……电视、投影、电脑、手机,网络时代浩瀚无边。丰富了,方便了,诱惑、垃圾和陷阱也随处可见了。孩子们就像森林里的幼鹿,谁来教她丛林生存的法则和智慧?

女儿的世界又很贫瘠:失去田野和街道,她像失去天空的小鸟;失去伙伴和游戏,她像失去羊群的小羊。我们去上班,她被圈养在家和各种教室;我们下班,她奋战在作业堆里。小时候,那双小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你,盯着你(困在斗室又能盯谁呢);那张小嘴,每天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怎么办、十万个好无聊;那个小心灵,每天填着爸妈说、老师说、电视说……等她渐渐不再问了,我知道,她在渐渐松开小手,踏进丛林深处。谁又能帮她构筑独立强大的心灵?

至于我么,故乡也早就丢了:水塘填了,林子砍了,有的田地摞了荒。二层小楼越起越多,院子里却空得厉害。没人再排辈份讲规矩,村小学也并到了外村,考大学种地都不如打工挣钱吃香。空荡荡的街上,霾气腾腾。曾滋养过家园的乡土文明早已连背影都不见。

时代总是向前,变化总是猝不及防。有几人还有故乡可以回得去?没有了根的我们,自己又如何解题?

我的成长经历带给我的答案是:阅读是不变的救赎。阅读使人开放、开阔,始终保持好奇和热情,始终保有童心和情趣,在内心积淀底气,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不致困在原地。

阅读有力量,花开有声音。

什么是阅读?什么是读书?阅读就是读书吗?把书买给孩子就万事大吉了吗?

阅读的对象载体不止书籍,也可以是大自然,一个人一首歌,一件艺术品……只要能开阔内心,引领成长,触发思考,就是在阅读了。在我的认知中,阅读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开放、接纳的状态,一种思考、感悟的习惯。因此,我们大字不识的祖辈同样有阅读的智慧,有些人的精神家园甚至达到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个家园在阅读中产生、壮大,当它足够强大,可以连同身边的人一起荫护,形成一个家庭甚至家族的门风。

而读书,是完成阅读的最好基石和向导。书里有已经丢失的田野和街巷。读书不等同于看书,关键不在于看了、背了多少,而是懂了多少,触动了多少,在我们的生命里又种下多少可以开花的种子。只有能跟我们产生链接的读书才有效:同一本书,有人读来酣畅淋漓、醍醐灌顶,有人却晦涩难懂、味同嚼蜡。

我始终认为,从前我们拥有的乡村田野或城市街巷,它们所承载的丰厚的风土人情,是大自然馈赠的鸿篇巨著,弥补了书籍的短缺。那时的父母只是这巨著中的一个章节,和孩子虽也相互影响,但各成体系。今天,我们面临的或许是个相反的情形。失去了田野和街巷,父母几乎占了全篇,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被困在逼仄的斗室,互相侵占,无所遁形。这情形下,你可敢懈怠?你岂敢不成长?

读书如阶梯,阅读如开窗。只盯着孩子没有用。先在阅读中修炼自己才是父母的首要任务。心灵之杯满了,溢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爱。能够于斗室身体力行地开上几扇窗,引领孩子踏到一个广阔世界的入口,让她们学会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给孩子一个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因为,阅读从来不是休闲品,不是奢侈品,而是幸福的必需品。

郑重声明

根据腾讯对微信平台的最新规定,本平台自2017年1月15日起,实行新的打赏结算标准和制度,望新老作家认真阅读细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

1、作者所投稿件无论是否在纸质媒体刊登过,在微信平台必须是原创首发。

2、作品自推出之日起,七日后向shuai_pengju索要稿酬,平台只统计七日内打赏金额,七日后不另行发放。

3、单贴10元内不返还(包括10元);10元以外返还作者百分之五十。中长篇小说按整篇累计。

4、普通投稿无字数限制。

5、 投稿时请附带作者简介和近期生活照, 凡大作已被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过的作品,请勿再投《 文学百花园》及《小说大世界》 谢谢支持。

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稿费发放:shuai_pengju

注意事项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文学百花园》纸刊杂志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园·微刊精选》杂志在广大作家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编辑老师的不懈努力下,第三期马上要和大家见面了。即日起,面向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朋友公开征招第四期杂志稿件,文体不限,内容要积极向上。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征文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稿件:125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联合总编室

2017年4月13日

获奖作者请加我微信:shuai_pengju(索要奖金)

《文学百花苑》第三期杂志目录

在大家的支持与呵护下《文学百花园》第三期杂志即将与大家见面。杂志已由原来80页增至100页,字数由原来的8.5万字增至12万字,并获得河南省连续性内刊刊号。现两本起收快递费30元。凡预约快递第三期至第八期杂志的,至少保证有三期每期上一篇文章,12本杂志共收快递费150元,优惠30元。没上作品的作者需要快递杂志的,随寄《文学百花园作家联盟》特约作家聘书。联系人付红兰,微信:  159   2659   4970 欢迎大家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栾秋玲 | 殇

     作者简介 栾秋玲,全国铁路"火车头职工艺术家",诗歌.散文.情景剧多有涉猎. 殇 阴历二月二十九晨,孩她爸醒来说,突然梦见孩子太奶奶,老人家也不说话,笑眯眯地看了他一会儿就不见了 ...

  • 竹韵北方--纪秋玲专辑

    戳"竹韵北方"我们一起进步          律诗 辛丑五月感怀 陈年旧梦已无惊,烂漫风中掬落英. 春去春归春是客,月圆月半月关情. 重来不信时光老,远寄方知世味轻. 痴念吟边追四 ...

  • 唐伯磊点秋玲

    唐伯磊是学校里著名的才子,他可以写一手好文章,曾以一篇<北京赋>名震校园,一时间校园纸贵,学校媒体以及外面的媒体纷纷对唐伯磊进行了采访.在视频中,他戴着一副博学的眼镜,很有学者风度,说到会 ...

  • “糊涂”,是幸福的必需品!

    "难得糊涂"是清朝郑板桥的处世名言,这不仅是他的为官之道,还是他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游走走红尘世间,豁达地平安地过完一生. "糊涂&q ...

  • 河北梆子张秋玲《龙江颂》味正醇香真难找

    河北梆子张秋玲《龙江颂》味正醇香真难找

  • 毕业季|栾秋云:不说再见,来日再见

    下一个锦鲤就是你 2016年9月3日,是2020届毕业生开学的时间.那时候我们从五湖四海的来,一起聚集在泉州师范学院,现在我们因为毕业要到天南地北去,2016年到2020年是一段为期四年的大学旅行,现 ...

  • 秋玲丨从经方再出发

    今天是经方学社沙龙第二期,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利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太阳病.有关于太阳病的概念.判定.病机.治疗原则等,全方位的让我去认识了太阳病,也使得我对太阳病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期待以后利城老师能 ...

  • 河北梆子《李慧娘》张秋玲把人物演活了

    .................................................................................................... ...

  • 宋秋玲教授课题组JACS:不对称Miyaura硼化反应构建轴手性芳基硼化合物

    手性有机硼化合物是有效构建光学活性分子的重要合成中间体.目前发展了许多合成手性有机硼化合物的方法,例如不对称硼氢化.不饱和键的加成.C-H键硼化反应.然而,这些反应都应用于构建中心手性有机硼化合物(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