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山古寺庙
①【金鸡山风光】
金鸡山是福州北岭山脉的支脉,它像一颗硕大无比的碧绿翡翠,纵卧在晋安河东岸,为福州城名山,山势高翘,林木茂盛,有泰山之形,兔耳岭的翘石之观,是福州市唯一由环城山脉嵌入市区的山,历史文化积淀极多,曾出土从汉代到清代的许多珍贵文物。古籍《闽中记》载:“秦始皇时,望气者云:此山有金鸡之祥,”山形似鸡,故名金鸡山。金鸡山一带名胜古迹很多,山顶有始建于唐朝的双龙寺,明代的双溪庵、五灵宫,近代的南天照天君宫,山下有建于唐代的地藏寺,宋代的赵天君祖殿,琼河境东涧殿等等,为金鸡山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底蕴。
②【南天照天君宫】
照天君是福州南门兜、茶亭一带百姓信仰的主神之一,此神的产生与榕树崇拜有关。相传在鸦片战争前后,南门兜澳尾巷一带河塘交错,有一条用石条铺成的小路穿过河塘进入帮边村,在这小路中段有4棵古榕树。
这里因地势凹凸不平,夜里常有人掉入河塘溺死。一天夜里,有人走到榕树下,面前突然出现一团火光,照得路面隐约可见,此后夜夜如此,因而不再有人跌入水中溺死。
百姓以为是神火照路,就在大榕树下搭一座神龛,供奉一男性神仙塑像。最初神无名号,后乡人众议命名为天君。为了区别于福州其他地方的天君神,乡人又议为天君加一姓氏。因天君以亮光照耀路面,使乡人免于落水,故取“照”为姓,名照天君。
后来,几棵古榕树相继枯死,信众将照天君神像迁至不远处接龙亭(现在的儿童医院旁边)内供奉。照天君最初被奉为闽越境境主,名不见经传,影响不大。近十多年来,香火日盛,福州附近长乐、福清、罗源等县也有香客来此礼拜。周围居民信奉更虔,一些家庭供奉照天君神像,朝夕烧香礼拜。农历七月十九日照天君诞辰(实际上是神像的点眼开光日),来接龙亭礼拜的人最多。
在福州诸地方神祇中,香火之盛,莫过于此。前几年,由于福州市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照天君宫的香火过分的旺盛,照天君宫已经不适合于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内,曾一度搬往乌山上,后照天宫再次移驾至福州金鸡山公园。
③【溪口双溪庵】
溪口双溪庵位于登云路41-1号,始建于明景泰三年,迄今已有560余年的历史。寺庙历经六度兴替,岁月沧桑,是福州古城东郊留存的一处不可多得的佛教历史文化遗产。在双溪庵的附近鹤林村溪口143号,还有一座道教双溪庵五灵宫。
在晋安区岳峰镇登云村、鹤林村,原名“双溪”,有两条溪水自恩顶青鹅山而下至登云村,称“双溪”。“双溪”像两条龙,至鹤林村的“溪口”汇合,因此“溪口”建有“双龙庵”。后因“双”和“桑”谐音,“双溪”传为“桑溪”,其地亦称“桑溪里”。
汉时闽越王无诸曾集宴桑溪,称“曲水流觞”。至唐末,闽王王延钧依然在桑溪修禊。《闽侯县志》说:“金凤偕后宫杂衣文锦列坐水次,流觞娱畅,穷日以返。沈麝之气,环珮之响,燎炬之光达于远近,途中丝竹管弦缤纷奏和,清音入云,观者塞道不能前。”可见其盛况空前。
到了明代,福州的文人徐熥、徐灯勃、谢肇淛、邓原岳、曹学佺、林宏衍、陈荐夫等更是相约成行,“盘开漾轻凫,杯行杂游鳞”。
双溪庵的旁边就是金鸡山步行道的东门出入口处,往山上步行百余米便到金鸡山的双龙寺。
④【金鸡山双龙寺】
双龙寺位于金鸡山东麓,始建于唐代,原名双龙庵。后因战乱而颓塌,今幸古迹犹存。双龙寺的地藏菩萨塑像,高近十米,在金鸡山栈道远处醒目看见。
双龙禅寺现任住持是妙东法师,浙江人氏,1987年在九华山回香阁出家,1988来到福州西禅寺。2003年,来到双龙寺担任住持,发愿重建双龙禅寺,至今多有建树。
双龙禅寺其实也是千年古刹,始建于唐代,后毁于战火,至解放初,曾由金鸡山当地信众重建,但至文革时期,再度毁于一旦。1996年之前,这里只供奉着唐僧师徒四人,即: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 ),沙和尚(金身罗汉)。2002年,当佛缘牵引着妙东法师来到双龙禅寺时,寺里只剩下一位郑敏忠(音译)的当地老人,在此独守了40多年。法师发心,禅寺复建。
前往双龙寺,可乘公交车64路到终点站登云社区站下,出停车场门口便可看到前往双龙寺的指示牌,步行四百多米即到。也可以顺金鸡山步道出东门出口前往。
⑤【双溪庵五灵宫】
双溪庵五灵宫位于鹤林村溪口143号,是道教宫观。始建年代不详。双溪庵的五灵宫庙,外观仍然保有传统的红色三门造型。
五灵宫正殿主祀五灵公、右祀杨府大人之外,左祀的观音菩萨备受当地妇女崇祀,据说不孕妇女求子,或祈求解答疑难,皆非常灵验。许多妇女会夜宿庙庭祈梦,祈求赐子,而成为当地由来已久的习俗。
福建的五灵宫在台湾称为五福大帝,台湾的西来庵拜五福大帝,镇殿当家的是排行老三宣灵公。台湾台南的西来庵与白龙庵。常到福州为宣灵公寻根,在创建于宋代的福州三帝行台找到了祖源,三帝行台镇殿的是排行老大的显灵公—张元伯。自此,台湾西来庵就与福州多间奉祀五灵宫的宫庙有往来。
⑥【金鸡山地藏寺】
福州地藏寺座落在福州市东门外的金鸡山麓,相传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是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存的地藏寺是清朝同治年间(1862一1874年)由信徒鹤山被者集资重修。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按照旧制进行了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藏寺又按原貌进行了修复,并对佛像和殿堂进行了全面修复,今寺内主要建筑有地藏殿、大士殿、达摩祖师殿、弥勒殿、韦驮殿、伽蓝殿、念佛堂、文昌宫等,布局合理,殿堂古朴,别具风格。
⑦【琼河境东涧殿】
琼河境东涧殿位于金鸡山下桃花山社区内,始建年代不详。 在福州民间,长期以来流传着一句名谣:“九庵十一涧,五帝驱瘟疫”。据清末福州名人郭白阳《竹间续话》卷二记载:“九庵者:复初庵、崇圣庵、广慧庵、明真庵、龙津庵、茶亭庵、路通庵、蛤埕庵及九福庵;十一涧者:东涧、南涧、西涧、北涧、水涧、汤涧、井涧、芝涧、嵩山涧、钟山涧与大西涧也,皆因地而名。”《竹间续话》卷四又记载:“榕城内外,凡近水依寺之处,多祭疫神,称之为涧,呼之为殿,名曰五帝,曰张、钟、刘、史、赵。”其实,福州地区民间的庵与涧有一百多座,而“九庵十一涧”便是一百多座中最有代表性的,尤其是在“十一涧”中的“东涧”,被列入“第一涧”,故有“全闽首涧”之称誉,并多次被分炉,所以东涧成为祖殿,可见其重要性与崇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