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岛之战(1949年10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六十五

1、气势如虹

1949年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打的国民党残军一败涂地。10月15日,叶飞率四野10兵团发动厦门战役,3天即解放厦门。

厦门对面,隔海而望仅几公里的金门,看似唾手可得。

2、金门守军

金门之战前,蒋介石电令金门国军总指挥汤恩伯:“金门不能再失,必须就地督战,负责尽职,不得请辞易将“。为了加强守军实力,调胡琏第12兵团(该兵团大部分在双堆集一战被华野歼灭,此时重建,尚有3个军,实力不容小觑)接替第22兵团防守金门。金门之战中,胡琏曾激励下属,忘了双堆集之辱了吗?

金门开战后,陆续还从台湾本岛调来增援部队,最终金门守军达3万多人;且有海军、空军协同作战。

3、攻岛部队

从东北一路打到江南,未尝败绩,四野第10兵团28军,攻岛第一梯队共3个团9千余人,于10月25日凌晨开始登陆金门。

按照以往经验,第一个冲击波,9千人攻岛足矣。

按计划,第一梯队的船只返回后再运送攻岛第二梯队2万人,继续进攻。

4、船只受损

10月25日,第一梯队9千人在琼林和古宁头之间滩地登陆,为了掩护登陆,我炮兵开始从大、小嶝炮击金门防守阵地,但那时我军隔岸炮击火力有限。第一梯队付出较大伤亡后,登陆成功。

但是,抢滩之后船只因退潮全陷在沙滩上,无法返回,被国民党空军数十架战斗机、轰炸机当成了固定靶,全部被毁。

这是最要命的。

国民党军舰上的舰炮轰击我炮兵阵地,封锁了金门于厦门之间狭窄的水域。

已经登岛的四野9千官兵,孤军奋战、浴血杀敌、损失惨重。

5、望洋兴叹

10月26日,从厦门隔海而望,金门岛上炮火连天,战况激烈;而四野大部队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渡海船只。

凌晨,我军从沿海几十里终于又找来一些小船,仅能运载4个连的增援部队登上了金门岛;随后,我军千方百计再次搜集到几条帆船,再次运送了200人的部队增援,真正的杯水车薪啊。

纵有百万大军,也只能望洋兴叹。

6、惨烈失败

金门岛上的激战,持续到10月26日。

豆腐干大小的金门岛,根本无法战术腾挪、不是进攻就是被攻击,整个小岛就是一个打的滚烫的战场。已经登岛的9千余人、孤军奋战3昼夜、弹尽粮绝,最终全军覆没,不是牺牲就是被俘。

金门一战的失利,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我军当时在渡海投送能力上的短板,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军事工业特别是海军的快速强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