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区应加强文化多样性保护

生物、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话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丰富的生态类型滋养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如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就繁衍生息的瑶、水、布依等少数民族,他们与茂兰独特的喀斯特生境和谐相处,在峰从间的田土进行着传统的生产。他们一方面受益于山林的滋养,从所处的生态环境中获得水源和生产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他们敬山爱林,以山林为友,用其文化上的设置维护着与山林之间的平等和互惠关系。千百年来,世居于这块神奇土地的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瑶族惟妙惟肖的猴鼓舞、欢快紧张的赛陀螺、独具特色的禾仓和工艺品,充满了神秘和古朴的色彩;水族的与甲骨文相媲美的文字——水书。这一文字历史久远,涵义深刻,至今仍为水族“鬼师”使用和传承,它以神秘的力量趋鬼逐疫,指导和约束着水族人的婚丧嫁娶、起房建屋、节日庆典,是水族文化和水族人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已成被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依族居住的环境多在依山傍水、向阳的河谷槽坝,房屋多为吊脚楼,楼底圈牲口、堆杂物,楼上住人体现了典型的山地文化,布依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各具特色,生活自制用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代表了生存智慧,是民众与自然生态的对话、共谋中形成的认知和实践方式;自然生态世界,为文化的产生和延续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场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深植于它生长的土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服饰、不同语言、不同风俗的人群在同一地域繁衍,创造并传承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文化模式。

我们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而自豪,但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那就是如何保护好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如何让民族文化持续传承,让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我们面临着发展和保护的双层压力。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贫困和强势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大众传媒的重重压力下,变得更加脆弱甚至濒危。许多少数民族青年冲出大山打工的同时,正在快速地忘却本民族的文化。许多人不再认同自己的文化,更不用说主动去传承。织布机的数量少了,寨老们的威严没有了,相互间的互助和交往物化了,村寨传统的知识体系和运行机制正在解体。而这种文化传统或者说文化精神一旦丢失,尤如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一样,不可恢复。其连锁反应就是:这种长期以来与生态所形成的和谐关系,也将不能维持,人们将不再敬畏和遵守他们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文化契约,一切以追逐经济收入为中心,这是非常危险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