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肝熄风止颤证(特发性震颤,老年性震颤)
很多疑难杂症在西医无能为力时,都会想到求助于中医,且很多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究竟哪些疾病属于疑难杂症?中医在面对这些疾病时又有哪些优势和成功的经验?为此,中医中药版从今日起新辟“名中医眼中的疑难病”栏目,特邀请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湘名医堂”的专家们为您讲讲他们眼中的疑难病。——编者
唐女士今年61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震颤,1年来奔波于国内各大医院,医生诊断为特发性震颤,药虽然吃了不少,但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还经常伴有头晕、腰酸、耳鸣、记忆力减退等不适,严重影响了唐女士的生活,唐女士和家人都非常着急,经朋友推荐决定求助于中医。
笔者检查后发现,唐女士舌质暗红、苔白少,脉弦细,认为其病机为阴虚兼杂肝郁、血瘀而风动,治疗当以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为主,兼以疏肝活血,给予白芍20克,鳖甲、天麻、钩藤、白蒺藜、玄参、麦冬、干地黄、丹参、赤芍、柴胡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共14剂,并嘱其放松心态,规律生活,避免激动劳累等。2周后,唐女士肢体震颤得到了明显改善,头晕、腰酸等症状亦明显缓解。后继以中药治疗调理2个月,现症状已基本控制,可正常生活。
特发性震颤,也叫老年性震颤,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65 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达10%,双手、头部震颤是其主要表现。很多人一旦出现手脚震颤,会想到帕金森病,其实不然。虽然这两种病都有一个同样的症状——震颤,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首先,震颤是特发性震颤的唯一症状,而帕金森病除了震颤之外,还会出现面具脸、肌强直、身体姿势异常等;其次,两者震颤部位也不一样,帕金森病容易发生在双手、下肢、躯干,而特发性震颤的部位主要是双手、头部,还有下颌、舌头,躯干和下肢不容易震颤;第三,特发性震颤往往是在做某些动作时抖得明显,如夹菜易掉、端水易洒等,而帕金森病正好相反,是在静止状态下容易出现震颤。
西医治疗特发性震颤主要是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扑痫酮、阿普唑仑等,对于少数症状严重、以一侧为主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立体定向丘脑损毁术。中医认为该病属于颤证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肝,肝血不足,不能涵养肝阳,肝阳亢于上,故风动,肢体震颤不止;若肝失疏泄,则肝气郁而不畅,表现为紧张时震颤加重。
结合舌象、脉象及以上四诊分析得知,唐女士的病机为阴虚兼肝郁、血瘀而风动。方中鳖甲滋阴潜阳、重镇熄风;白芍养血敛阴、柔肝平肝,二者紧扣病机,共为方中“君药”;天麻、钩藤、白蒺藜均入肝经,可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三药相得益彰,增强君药熄风之效,为“臣药”;而玄参、干地黄、麦冬壮水涵木、滋阴柔肝,可增强君臣药滋阴柔肝之性,柴胡疏肝理气,赤芍、丹参活血通络,此六味为方中“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方中“使药”。纵观全方,咸以育阴潜阳,甘以补血养阴,肝得滋而风熄,肾水充而涵肝。治病求本,而获良效。
作者: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卜献春
专家简介:卜献春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内分泌、老年病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重点学科老年病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药临床及科研30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神经精神疾病和内科疑难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
文章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