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发生医疗纠纷后怎么办?今天的文章告诉你如何快速解决和避免
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尤其是医患双方之间的医疗纠纷,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医疗风险的抗击能力和防控能力相对较差,基层医生应如何进行风险防控呢?发生医疗纠纷后要如何处理?
案
▪
例
2019年8月6日上午患者徐某因肩和脚痛前来复诊,前一天患者也曾到诊所做过物理治疗。医生给患者做了中医定向药物透入治疗,但患者觉得效果不佳,要求医生打针治疗。于是医生就给患者打了针,肌注后没几分钟,患者感觉全身瘙痒剧烈,初步诊断为过敏性休克,马上给患者打扑尔敏和地塞米松然后叫患者家属带患者到镇卫生院进行抢救后又转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天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仍觉身体非常不适,后随家属一起到卫生站索赔,认为医生用药不当,误诊误治导致患者过敏,要求医生赔偿。
医疗纠纷处理
对于从未经历过医疗纠纷的诊所、卫生站来说,如果发生如上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办呢?小编来答疑啦,2018年国家出台法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01号)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首先我们来看看几种解决途径:
1.《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粤府令第186号)第29条明确纠纷赔付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案件,禁止公立医疗机构与患者或其近亲属自行协商处理。目前大多医疗纠纷的损害后果非死即伤,随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逐年提高,能够使用自行协商解决的纠纷案件越来越少。
2.随着医调委的成立,卫生行政部门越来越倾向于引导纠纷当事人通过医调委调解化解纠纷,从而通过行政渠道处理的医患纠纷案件也是越来越少。
3.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程序繁复,且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诉讼成本也相对较高,亦给医方和患方都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纠纷解决的关键就是要公平公正地解决医疗纠纷,让当事人尽快从纠纷中解决出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综上分析,医调委调解自然而然成为了医患双方的首选。
医疗执业风险管理
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谁都不想在执业生涯中发生医疗纠纷,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疏忽、小过错、告知不到位、漏诊漏治、误诊误治、服务态度差、患方自身体质因素等等任何一个都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发生纠纷后依法依规有效处理十分重要,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性、解决纠纷发生后应承担的损失亦是重中之重。那开篇案例中患方的“索赔”,可以不搭理、不赔吗?
NO!当然不行,因为法律规定了医疗机构需承担相应的过错损害赔偿责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明确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现行的《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亦是如此。
那医疗纠纷致使医疗机构应承担的经济赔偿损失到底有多大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广东省2019年度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计算,涉及死亡案件的死亡赔偿金已高达84万元,丧葬费5.3万元,再加相关医疗费、护理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费用,合计总估损金额高达100多万元。
那如何应对可能会发生的高额经济赔偿呢?小编介绍以下两种风险管理措施来有效应对:
01
损失控制
通过制定计划或措施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实际损失。比如,接诊时考虑患者的基础病史和既往史;及时转诊;病例书写规范得体,记录详细,告知充分,知情同意签字落到实处。通过措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亦是降低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可能性。
02
风险转移
通过投保医疗责任险来转嫁可能发生的经济赔偿,几千块的保费转嫁可能发生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损失,解决后顾之忧,让医疗责任险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