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传统工笔画的色彩规律,带你轻松掌握国画经典用色技巧
画过一段时间工笔画的人大多会被色彩问题所困扰。
如果读理论家们所讲的色彩理论知识,往往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如果看画家们所讲的创作方法,又常常学会了技术却不明白道理,无法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今天,本文就结合理论与实践,以图解的方式,说一说传统工笔画的色彩规律,带你轻松掌握国画用色原理与技巧。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画中常见的色彩关系
1、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呈现出来的面貌,在色相环里相邻的颜色为邻近色。如蓝色与绿色,绿色与黄色,红色与橙色。
色相环里相对的色彩为对比色。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蓝色与橙色。
暖颜色是指红、橙等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颜色,冷颜色是指蓝、绿等能让人联想到寒冷的颜色。不过,颜色的冷暖是相对的,黄色相对于橙色是冷色,相对于绿色又是暖色,具体判断要看画面的关系。
《千里江山图》主要使用了邻近色的搭配方式。
同为青绿山水的《江帆楼阁图》则主要使用了对比色的搭配方式。
邻近色搭配比较柔和、含蓄,对比色搭配则比较强烈、张扬。所以《千里江山图》看起来要比《江帆楼阁图》更文雅、更沉静。
2、明度与纯度
明度可以理解为色彩的亮度,比较浅、比较亮的颜色明度高,比较深、比较暗的颜色明度低。
纯度通常是指色彩的鲜艳度。鲜艳的颜色纯度高,灰暗的颜色纯度低。
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比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更突出。
宋代工笔花鸟画通常是用高纯度、高明度的颜色画花,用低纯度、低明度的绿色画叶,这样的色彩搭配有主有辅、有进有退,所以格外典雅清丽。
3、色彩面积的节奏
色彩在画面上的节奏感也像音乐中的音符一样,好的音乐节奏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好的色彩节奏也是画面必不可少的要素。前面说到的高纯度、高明度的花与低纯度、低明度的叶的对比就是一种很好的节奏。
工笔画不像油画那样有很强的立体感,工笔画用色具有平面性与装饰性的特点,所以工笔画的色彩节奏还可以通过色彩面积的分布来完成。
以《秋庭婴戏图》为例,画面的主角是两个正在玩游戏的孩子,他们身上的红色与白色是整幅画中面积最大、明度与纯度最高的颜色,其他地方的红色与白色面积则逐步变小,既呼应了主体,又不喧宾夺主。作为辅助的低纯度、低明度的灰绿色面积分布也有很好的节奏感。
这样的色彩节奏很完美,使画面的重点——两个孩子既突出又不突兀。
二、不同朝代的工笔画有不同倾向的色彩关系
在不同的朝代,受当时审美风尚的影响,工笔画的色彩也会有不同的倾向。
接下来以唐代张萱《捣练图》(宋摹本)与明代唐寅《王蜀宫伎图》为例,说说这两张画色彩关系的区别。
《捣练图》 唐代 张萱(宋摹本)
唐代传世的工笔画基本都是宫廷绘画,色彩鲜艳华丽。
《王蜀宫伎图》 明代 唐寅
明代工笔画受文人画思潮的影响,喜欢文雅沉静的风格,颜色整体没那么鲜艳,唐寅的工笔画色彩与唐代张萱的画相比,要雅致柔和得多。
把两张画的色彩关系摆在一起,可以更容易看出两者的差别。
《王蜀宫伎图》中的红色虽然很鲜艳,但是在画面上占的面积特别小,而大面积的黄、绿、蓝等色都比《捣练图》中的颜色灰很多。
能够找出经典作品中的色彩节奏是掌握色彩规律的第一步,在完成这一目标以后,如何将这种色彩节奏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呢?
接下来,我们以张大千为例,看看他是怎么去做的。
三、以敦煌壁画与张大千的画为例,说说色彩规律的应用方法
张大千在临摹敦煌壁画以前的绘画风格主要是水墨画。
《仿大涤子山水》 张大千
从早期仕女画与晚期仕女画的对比可以看出,张大千画面的色彩明显受敦煌壁画影响。为了更容易理解这种色彩相似关系,我将敦煌壁画与张大千工笔画的色彩关系抽离出来,做成色彩示意图。
敦煌9窟壁画局部
敦煌85窟壁画局部
敦煌154窟壁画局部
从上面的色彩分析图中可以发现,黑与白、冷色与暖色的强对比是最主要的色彩关系,不过,敦煌壁画与宋朝绢本绘画的色彩关系不一样,敦煌壁画的暖色明度中等,而冷色则大部分用了高明度的三青、三绿,少数地方用了低明度的深绿。
通俗地说,敦煌壁画用了很亮与很暗的冷颜色来衬托沉稳饱满的红色或橙色。
我们再来看看张大千画中的色彩关系。
这张藏族舞的重彩画中,黑与白对比、中明度的红色与高明度的绿色与蓝色对比都与敦煌壁画的色彩关系极为相似,只不过张大千笔下的红色纯度更高、更鲜艳,这大概是因为敦煌壁画历经千年后,颜色变得灰暗,失去了原来的鲜艳度,所以张大千复原了敦煌壁画最初的模样。
画中红色的色彩面积很大,冷色的色彩面积很小,这种面积对比也是一种很强烈的色彩关系。
这张古装仕女画比上面那张藏族舞要清雅许多,颜色用得很少,但是色彩关系仍然与敦煌壁画类似,只不过鲜艳的颜色面积小得多。
这张红荷花虽然结合了水墨画的笔法,但是也可以看出与敦煌壁画色彩有近似的关系。
如果再将敦煌壁画与张大千的色彩关系并置,相信这种近似关系会看得更清楚。
张大千是画坛名家,他对敦煌壁画的借鉴思路可以启发后学者。
学画画不能只盯着操作技法,多解读经典画面深层次的色彩关系,这样将有助于我们掌握内在的创作规律,轻松驾驭色彩。
中国古代画论缺乏体系,大多数都像经验式的随笔,本文采用了西方式的色彩学知识来梳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在我看来,是可以让中国画技法理论体系更清晰、更形象化的一种尝试,对于当代人来说更好理解,对于初学国画者掌握绘画原理应该也是有所帮助的,欢迎感兴趣的读者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