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5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是舜乐,是当时最高雅的古典艺术。齐国贵族有陈氏,据说是舜的后代。齐国演奏《韶》,水平很高。有幸在齐国听到真正的韶之音,乃终极享受也!
古人吃肉多不易,只有贵族和享受优待的老人才有得吃。当然,孔子有学生送的见面礼,他是不馋肉的。
人的官能,一种官能因过度兴奋而掩盖另一种官能,也是常有的事。孔子因沉迷于韶之音而吃不出肉味,说明他听懂了,也是真听进去了。因而有感慨:“不料想音乐还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为,是帮助的意思。冉有问:“老师肯帮助(辅佐)卫国的君主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问老师。”冉有不好意思直接问老师,子贡也没有直接拿问题问老师,而是用了伯夷、叔齐的故事套老师的意思。
子贡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古时候的贤人(相互谦让君位)。”子贡问:“他们(二人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有怨言吗?”孔子说:“他们是求仁而得仁,又有什么怨言?”
子贡听了,也就知道老师已萌去意。留在卫国,帮助卫君,有位子,有俸禄,但是介入君权之争,有违仁德。留下左右为难,且不仁,答案就很明白了。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就是吃粗粮,跟孔子主张的“食不厌精”相对。
饮水,就是喝凉水。热水叫“汤”,凉水叫“水”。
曲肱 [gōng]而枕之,肱是上臂,指弯着胳膊,把头枕在上面。用胳膊代替枕头,凑合着睡觉。
这章讲的是安贫,贫的几个具体表现分别是:吃、喝、住。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君子爱富,亦向贵,取之要有道。如果是不义之财,或者要通过不义的手段获得的贵,那些对我来说都是浮云。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易》在古代是传天数的。曾国藩常说:“天下无事无理,都出于《乾》《坤》两卦。”
孔子认为五十知天命,方可以学习《易》。人年轻的时候,生活阅历不足,思想不够深刻,不宜过早涉猎《易》。
“加我数年”的“加”,通“假”,给予的意思。
孔子说这些话的时候应该还没到五十岁,他说:“如果我还能再活几年,到五十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易》。学了《易》之后,就不会犯大错喽。”
小错可以有,大过不能犯。早节要守,晚节更要保。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就是“夏言”,“夏言”就是当时的普通话。
夏是三代之首,在古代是文明的标志。古人都很清楚,夏夷之别主要是文野之别。
这段话是说,孔子用“普通话”引诵《诗》、《书》,主持礼仪。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聪明不聪明?没见他说过。孔子用功不用功,他是自以为很用功的。
叶公,叶she音,4声,楚国叶县的首长。楚国,大县的县长叫公,小县的县长叫尹。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答不上来。子路是个勇猛的人,但是不善言辞,更不敢随便点评老师。
孔子知道后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跟那个人讲,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呢?”
忘食、忘忧、忘老都是用来形容发愤学习、用功读书的程度。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把人的智力分成了四等:“生而知之者”,天才,一看就会;“学而知之者”,中上,一教就会,一学就懂,一点就透;“困而学之”,中下,知道学;“困而不学”,下等,不学习。
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不是上等智力。之所以能有所成就,是因为喜好,对于古代的知识求知心切,学得起劲。
好古,喜好古圣贤之道。敏,勤勉。求,追求,获取。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从来不对“怪事、力事、乱事、神事”加以评说。
怪,就是反常;力,就是暴力,以力压人;乱,就是悖理乱常;神,就是鬼神之事。
这些事儿,孔子没有研究透,所以不能讲。自己求证过的,认为是对的,才可以讲。这些事儿,即使你讲了,也会有人不信。如果别人不信,你有什么办法?信者自去信,不信者由其不信。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学无常师,善于向各种人学习。
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也都有缺点。每个人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不如自己的地方。三个人一起走,哪怕是两个人一起走,另一个人,也可以当自己的老师。发现他身上优秀的品质,向他学习;警惕他身上不好的品质,做反面教材。
“一正一反,一从一改”,不正是老师经常用的教育方式吗?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魋,音tui,2声。桓魋担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长官——司马,他是宋桓公的后代。
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孔子正在大树下讲学,桓魋派人把大树拉倒。孔子在学生的保护下,逃离了宋国。
这个桓魋也是,你是真想杀了孔子还是只想恶心恶心他?带兵去,不冲着人上,拉什么树呀?!
孔子当时都60岁了,还受此暴力威胁。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孔子说:“我天命在身,上天把'仁德’赋予我,让我教化万民,你能拿我怎么样?”自壮声威,以掩盖自己的狼狈样子。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注重启发教育,你不问他不说。所以有的弟子怀疑他是故意藏着掖着,不能做到有一说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孔子说:“我每天都跟你们在一起,没有任何行为是瞒着你们的。”孔子如果真能做到“事无不可对人言”,称为“圣人”也不为过。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教育学生,主要有四个方面:文是指文献,书籍等;行是指品德,也可能是指学以致用,社会实践方面;忠是指尽心尽力,尽己之为忠;信是指诚实,以实之谓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圣人少,见不着。圣人是指那些有德有能,有权有位,兼济天下的人。尧、舜、周公者,是也。君子也不多,但还是有的。
善人,就是好人,但这个“好”是什么标准?好得都见不着,世之不存,可见标准也不低。比不了圣人,也低不到哪儿去。
圣人和善人是理想目标,只存在于传说中。君子和有恒者是现实目标,但一般人也很难做到。孔子的时代,人们本来没有(“亡”读“无”)却以为有,本来空虚却当作充实,把贫困的生活过得很奢侈,自欺欺人,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恒的。
孔子的时代是这样,哪个时代又没有这样的人呢?
但我更愿意理解成:从无到有,从空虚到充盈,从穷困到富足,要靠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来不得半点偷懒。没有日久年深的功夫,没有持之以恒的习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相反,任何看似简单的事情,乘以时间,便不简单。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偶尔也钓鱼。他钓鱼可能是为了陶冶情操,也可能是为了求心静,反正应该不是为了吃鱼,起码吃鱼不是第一位的。当然也不是为了拿去卖,所以他拿鱼钩钓,而不用大网抄(纲)。不赶尽杀绝。
弋,yi,4声,是用系有长绳的箭头射,射出去,还能把箭头和猎物一起找回来。说明不是为了打着玩,不是为了白开心。
宿,是巢里的鸟,孔子不射宿,不是因为没有挑战性,而是因为不忍心。孔子不是佛教徒,他并不反对杀生,但是不滥杀。
儒家爱人,佛家爱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