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佛教哲学之二:部派佛教
印度佛教哲学之二:部派佛教
公元前4 世纪至公元前1 世纪是印度奴隶制鼎盛时期。公元前326 年,摩诃帕德摩.难陀夺取摩揭陀国王位,统一印度北部地区,建立难陀王朝。
公元前326 年,难陀王朝为其部将旃陀罗笈多(公元前336-前323 年)推翻。旃陀罗笈多建立孔雀王朝,进而征服印度中、西部地区,至其孙子阿育王时(公元前266-前232 年)时,除南部一些地区,印度全境基本统一。
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当时奴隶人数大大增加。一些农庄中已使用较多的奴隶劳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国内许多地区兴建了大型水利工程,对外贸易远达希腊、埃及等地。社会分化更加剧烈,以国王为首的刹帝利种姓控制着政治、经济大权。吠舍中的上层商人、高利贷者在社会上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社会最下层的首陀罗和奴隶,则过着极为悲惨的生活。
佛教由于得到刹帝利统治阶层的支持,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阿育王时期,取得了相当于国教的地位。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内部也发生分裂,形成许多部派,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1.佛教分裂及诸部派的形成
佛陀传教,主要是口头宣讲,基本上没留下文字资料。因此在他逝世后,教徒对教理和戒律的理解发生分歧。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佛教僧团组织结集,即召开教徒大会,从比丘(即和尚)中选出有学问的人为上座,在会上背诵经典,得到大众同意后,确定下来。据佛教史料,重要的结集有四次:佛陀逝世当年,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确定了" 经" 、" 律"两藏。佛陀逝世后约一百至二百年,在毗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在王舍城举行第三次结集。据南传佛教史料,会上编纂《论事》一书(此事北传佛教史料未载)。贵霜帝国迦腻色加王(约公元78-102年)时,佛教僧团举行了第四次结集。
佛教的最初分裂是在第二次结集后发生的。南传和北传史料对分裂原因的记载有所不同。据南传史料,主要是对戒律的看法不同。当时以毗舍离为中心的东方跋耆族的比丘对戒律采取了较自由的行动,并将这些行动归结为" 十事" (即十类事),如" 住处净" ,在同一地方住宿,可以分开举行诵戒忏悔仪式;" 所习净" ,出家前学习的东西在出家后仍可学习;" 金银净" ,可接受施舍的金银等等。在第二次结集时,他们要求重新解释戒律承认" 十事" 为合法。以耶舍为首的西方(以摩吒罗城市为中心,西北及于印度河流域)比丘坚持原始佛教的戒律,认为" 十事" 为非法。于是赞同" 十事" 的比丘,另举行结集。佛教分裂为两派。耶舍一派组成上座部,意为以长老为中心的正统派。跋耆一派人数众多,组成大众部,是非正统派。
据北传史料,佛教分裂的原因是由于对教理中的阿罗汉的看法不同。阿罗汉是佛教徒修行的果位,指经过修行,达到断绝生死轮回的一种境界。未土罗地方一个叫大天的比丘对阿罗汉果位提出异议。他认为阿罗汉仍有五种局限性:第一,有常人的生理机能,如情欲,大小便等;第二,有" 无知" 之处,对自己的修行果位不明;第三,对接受佛教教义,如" 四谛" 说,还有犹豫;第四,对自己的修行果位,仍需别人指点;第五,仍有痛苦的感觉。他认为,只有佛陀的修行果位才是完美无缺的最高果位。大天的看法遭到佛教僧团内长老们的反对,但大多数教徒则支持他。这样,前者组成上座部,后者组成大众部。
佛教的分裂除以上原因外,实际上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佛教形成后,得到刹帝利和吠舍上层的大力支持。如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影坚)王给佛陀提供竹园精舍,作为传教场所。另一方面,佛教宣扬脱世出世,对广大下层群众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佛教发展迅速,至公元前4 世纪时,不仅在恒河流域,而且在印度河流域、西北等地也拥有众多信徒。当时印度各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西北地区比较落后,而恒河流域已有了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私有财产被认为是不可侵犯。因此,原始佛教的某些教理和戒律,如" 四方僧物" (僧团财产共有)、" 沙门释子不应蓄金银" 等自然难以实行。此外,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不同,佛教的传播不能不受到当地的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的影响。这样必然会导致教徒对教理和戒律理解上的分歧。
佛教最初分裂为上座和大众两部,以后又从这两部分裂为18部或20部。
南北传史料对部派分裂的部名、时间、地点等的记载差异较大。据南传史料《岛史》,佛陀死后一百至二百年,从大众部和上座部中先后分出16个部派。
大众部系统分出牛家部(鸡胤部)、一说部、制多山部、多闻部和说假部。
上座部系统分出化地部,犊子部、说一切有部、法藏部、饮光部、说转部、经量部、法上部、贤胄部、长城部和正量部。据北传史料《异部宗轮论》,部派佛教有20部。大众部系统先后分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灰山住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上座部系统在佛陀死后二百年,才发生分裂,分出说一切有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和经量部。
2.部派佛教宗教哲学思想
在近四百年的部派佛教发展时期,各派对教理和戒律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争议。古代印度学者诃犁泼摩(约公元3 世纪)在其著作《成实论》中将这些问题概括为" 十论" ,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中介)有无。琐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与心是否相应。心性是否本净。未受报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佛是否与普通僧侣一样)。有无" 人我" (参见黄心川《印度哲学史》,第205 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但从哲学上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问题:
(1)有神与无神问题。
在神是否存的问题上,原始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神(梵天)创世说,否定神或其他超自然力的东西。据佛典记载,佛陀逝世前,还告戒弟子要遵守教义和戒律," 依法不依他外"。佛陀死后,对他是人还是神发生争议。
大众部认为佛陀是神。他们把佛陀描绘成大智大慧、全知全能、不生不灭的神。他讲的每句话都是利益众生,摧伏" 邪见" 的真理。他们认为,历史上存在的佛陀,那只是佛(神)的化身,是为了在人间传教方便而设置的。大众部的这种观点,表明原始佛教的教理已发生重大变化。他们神化佛陀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一个供人们顶礼膜拜的偶象,从而扩大佛教影响,吸引更多的信徒。大众部的这种观点被以后大乘佛教各派所继承。
上座部坚持原始佛教对佛陀的看法,认为佛陀是人。他们指出,佛陀也是由于前世的业而降临人世的。他的寿命有限,生身也曾有苦乐情感。他与众人不同之处在于他有高超的智慧和纯洁的精神。他摆脱了一切情欲,悟出人生真谛,并引导人们进入涅槃。在大乘佛教流行时,上座部的一些派别仍坚持这一观点。
(2)" 法" 实有还是假有问题。
原始佛教认为" 法" 即宇宙万有由五蕴依缘结合而成。五蕴分名(精神因素)和色(物质因素)两大类。从法的构成来看,又可分名法和色法。部派佛教基本上继承了这种看法,但对名法和色法作了更细致的论证和分类。
部派佛教一般将法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大类。有为法指一切依条件而生灭的事物和现象。无为法指不依条件,本来不生不灭的事物和现象。他们又将有为法和无为法分析为若干种。各派对" 法" 实有与否的看法,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六类。
第一,从上座部分化出来的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等,认为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实有,它们都是真实的存在。
第二,说一切有部、多闻部、雪山部、饮光部等,认为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实有。他们将有为法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这三种法都是真实存在。因为法体是永恒存在的。在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对法的分析最为细致。他们将有为法分为四种:色法,包括各种物质现象;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精神现象;心所法,包括感情、意志等各种心理作用;心不相应法,包括不属色法和心法,又有生灭的各种现象(如获得,非得等)。无为法分为三种:择灭无为,通过智慧选择断灭烦恼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即涅槃;非择灭无为,并非通过智慧,而因缺乏条件致使不生的精神境界;虚空,无形状,犹如虚空的一种精神境界。非择灭无为和虚空是非人力所能及的,择灭无为则可以通过严格修行而达到。说一切有部所说的八类法,还是属于物质和精神两类因素。他们认为两者都是真实的存在。在分析色法时,说一切有部提出极微(原子)的概念。他们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极微构成的,极微是不可见,不可分的物质微粒。极微有地、水、风、火四大种。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地性坚,起着互相抵持的作用;水性湿,起着相互结合、吸引的作用;火性暖,起着使事物成熟的作用;风性动,起着使事物运动、生长的作用。四大种相互结合而形成世界万物。组成事物的四大种的比例不同,事物的性质是由数量上占优势的种所决定的。说一切有部的极微说,对原始佛教的事物由五蕴依缘和合而成的思想作了重大改变,具有明显的唯物论思想因素。
第三,大众、鸡胤、化地、制多山、西山、北山等部,认为无为法实有。有为法的现在法是实体。而过去法和未来法则无实体。因为过去法已经消失,将来法则未产生,不可能是真实的存在。
第四,说假部认为,五蕴是真实的东西。由五蕴组成的感官和感觉的对象(客观事物)则是不真实的。因为" 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故"。(《异部宗轮论述记》)在他们看来,事物由五蕴依缘积聚而成,而积聚而成的东西不可能是实体。
第五,大众部系的说出部认为,世界万物本来都不是真实的东西,只是由于人们的错误认识才把它们看成是真实的。世界万物实际上都是假名,只有涅槃等出世间的存在才是真实的。
第六,大众部系的一说部认为,一切法都是不真实的。《异部宗轮论述记》说:" 此部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在一说部看来,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法都是假名,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存在。
从以上争论可以看出,上座系各派偏重于说有,即认为法是真实的存在,这具有一定的唯物论因素;大众系各派偏重于说空(假有),对现实世界抱着否定的态度,则带有较多的唯心论的特点。这说明,部派佛教对原始教理已作了重要的改变,在对精神和物质的认识上更为深刻了。
(3)有我与无我问题。
原始佛教否认有" 我" (灵魂),但这种思想与其轮回解脱学说是矛盾的,因为轮回解脱必须要有主体的存在。这个问题在当时还没有引起注意。
至部派佛教时,对" 我" 是否存在,开始了激烈的争论。上座部系的派别基本上承认有" 我"。不过,他们表面上还尊重原始佛教教理,只是变相地主张有" 我"。如犊子部提出一种叫做" 不可说的补特加罗"。" 补特加罗" 意译为" 人" 、" 众生" 、" 数有趣" (按" 趣" 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六种生命体。数有趣是指在六趣里面轮回受生)。他们认为补特加罗是依众生身体内的五蕴建立起来的,但不能说与五蕴是同一个东西,也不能说是不同的东西。总之,它是一种不可说的实体。至于补特加罗的作用。《异部宗轮论》说:" 诸法若离补特加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加罗,可说有移转"。这里明确地指明补特加罗是轮回的主体。
经量部也提出一种" 胜义补特加罗"。" 胜义" ,意为真实的。他们指出,人体内有一种叫" 一味蕴" 的东西,它细微难言," 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曾不间断"。(《异部宗轮论述记》)这就是" 胜义补特加罗" 、以它为中心长出" 根边蕴" 维持生命。组成人体的" 诸蕴" 正是通过" 一味蕴" 转世的。经量部的这个主张不仅承认有" 我" ,而且还改变了原始佛教五蕴依缘和合说的性质。
说一切有部反对犊子部和经量部的观点,他们认为,众生只是由五蕴依缘聚合而暂时存在,不可能有什么东西转世。但按一般人的常识,轮回转世需要有主体,因此可以假设有一个" 我" 存在。不过,他们承认有" 中有" (亦称为" 食香" 、" 香神"),将" 中有" 作为轮回的中介,这实际上还是变相地承认了灵魂(我)的存在。
大众部系的派别主要是从人们的心中寻求解脱的主体。他们认为众生的心和心所的相续活动中,有一种永恒的内在本性。这种本性就是移转的主体。他们还有一种" 心性本净说" ,认为" 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异部宗轮论》)人心本来是清净的,只是受到外来的客尘烦恼所杂染,因此变得不净。如果坚持修行,断灭烦恼,使心性恢复清净,便可获得解脱。
部派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对大乘佛教有重要的影响。大众部系的佛陀观和" 心性本净" 说为大部分大乘派别所继承,而它的" 法" 假有理论对大乘空宗有直接影响。上座部系说一切有部的" 心法" 、经量部的" 一味蕴" 说为大乘法相唯识派直接继承。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大乘佛教在宗教哲学思想方面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