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愈奇病集成--内科6
97手颤99拇指对掌运动 99右肢颤抖 99手足震颤 100四肢沉重定时发作 100不安腿综合征 100肢体震颤 100四肢抖动 101震颤麻痹 101面神经麻痹 102双侧面瘫 102周期性麻痹 103半夜抽搐 103血痹瘫痪 103晨起软瘫 104四肢瘫痪 104风瘫(小脑萎缩) 104风痱 105小脑共济失调症 105双手麻木 106食入肢麻 106痛风 106拘挛症 107痉挛性斜颈 107肉瞤乱语(心风症) 108进行性肌营养 上肢肌肉萎缩 109上肢痿废不举 109重症肌无力 109肌痿(多发性肌炎) 110风湿热痹 111坐骨神经痛 111肌痛 111筋痿 112低血钾痿症 112痿跫 113肢节摇颤(骨繇) 113大舞蹈病 114多动症 114振栗症
手颤(一)
[病案]白某,男,60岁。1981年9月8日诊。双手颤已四年,1966年因“蛛网膜粘连颅压增高症”,曾作颅骨穿刺,行气脑减压治疗,病已基本治愈。1978年上半年起双手伸直或写字时明显发抖,写字困难,拿东西时很吃力,肌张力不高,无肢体麻胀疼痛感觉。曾在其他医院检查,血压18.6/12.0kPa(140/90毫米汞柱),甲状腺不大,脑血流图结果示正常,余无异常,诊为功能性震颤。曾使用安定、安坦、利眠宁等治疗无效。来诊时,病人双手高度震颤不停,早起咽干口苦,诊脉浮弦而数,望其舌,质红而乏津液,无舌苔。患者体质壮实,未有其他不适。
[治则]镇肝阳,育肝阴,平肝熄风。
[方药]羚羊角3克(前后3次共用9克,系久煎兑药服),白芍15克,钩藤12克,刺蒺藜10克,天麻10克,紫石英15克,女贞子15克,早莲草15克,玉竹10克,丹皮10克,木瓜10克,地龙8克,鸡血藤15克,鲜桑枝1尺。服药10剂,双手震颤有所减轻。又服10剂,震颤大有好转,其右手已勉强能写字,诊脉时双手仅稍感蠕动,脉已弦而不数。原方去女贞子、早莲草、木瓜、丹皮、鸡血藤,加阿胶12克,并重用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又服20剂,而病竟获痊愈。此病并未配合其他药物和疗法。于同年11月16日追访,患者震颤症状已完全消失。(见《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
[评析]《内经》云:“諸风掉眩,皆属于肝。”张石顽曰:“颤振与瘛瘲相类,瘛瘲则手足牵引,而或仰或屈,颤振则但振动而不屈也,亦有头动而手不动者。盖木盛则生风生火,上冲于头,故头为颤振,若散于四末,则手足动而头不动。”通过临床实践,此症确屈肝风内动使然。治疗肝风之症,还得顾及养血。本例证属肝阳亢盛,肝阴不足。引动肝风妄动,除法取镇肝阳、育肝阴兼以熄风潜摄以治其标急之外,最后还加用阿胶,有养血之意,顾本以收全功。(马荫笃)
手颤(二)
[病案]贾某,女,48岁。1973年12月诊。八个月前觉双手有些发抖。半月后渐至严重,不能握筷进食,已服药数月无效。面色黄瘦,目眶微黑。眩晕呕恶,睡不宁,多噩梦,白天亦合眼即梦,时口淡,小便清、量多,纳少,若进食稍多,即头痛胃胀,双手颤抖更剧,舌质紫点、苔白垢厚浊,脉沉,重取数而有力。
[治则]通络化痰。
[方药]白芥子10克,天竹黄10克,法半夏15克,瓜壳20克,石菖蒲6克,茯苓20克,枳实8克,黄连3克,煅牙皂3克,橘红6克,栀子10克,海藻10克。3剂后,呕恶止,原方加石楠藤20克。续服3剂,双手颤抖减轻,梦亦少,眩晕好转。三诊去牙皂,加煨甘遂6克。3剂后微泻数次,颤抖已止,余症消失,小便反浑黄热烫,此浊痰积湿随之下泄,假象退而真象现。原方去甘遂,加风化硝10克,数剂即愈。至今未复发。(见《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评析]本症多因邪在经络,怪痰作祟,纵兼内虚,亦应驱痰为主。如邪不清,滋补过早,往往缠为痼疾,不可不慎。今拟通络化瘀治之,痰邪清,脉络通,则颤抖止。(吕志连)
手颤(三)
[病案]肖某,男,53岁。二年前两手指颤动,疑为“风湿”,未予重视。以后连及腕肘,屈肘时尤明显,前臂有蚁行麻木感,腿足无力,头晕,目干涩而胀,心中烦热,时有耳鸣,口微干苦不欲饮,间有呃气,纳少。诸医投补气祛风之品均未效。舌红、苔薄,脉细弦略数。
[治则]滋补肝肾,熄风潜阳,调和营卫。
[方药]山萸肉13克,枸杞子15克,白芍12克,生龙骨15克,桑枝12克,钩藤13克,当归9克,代赭石15克,龟版15克,鸡血藤13克,制鳖甲15克,全蝎6克,大枣3枚。连服30剂,震颤已止,唯睡眠欠佳,稍劳即头痛难支。上方去钩藤、全蝎、桑枝、代赭石、鳖甲,加枣仁、黄芪、山药等。随访一年余未发。(见《陕西中医》1981年第2期)
[评析]《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案系肝肾阴虚,精枯血少,不足以养筋,风阳扰动,营卫失和为病。仿张锡纯镇肝熄风汤意而愈,如以祛风、镇静,只能暂时见效,若用补气之品,反为助阳化风而病加剧,故治病当审证求因。(吕志连)
拇指对掌运动
[病案]余某,男,38岁。 1983年10月6日诊。右手拇指不自主地作对掌运动已二天,抽烟时常打落在地,并不能握笔写字。面色萎黄,舌质淡、边少苔,脉弦细。
[治则]养血熄风,舒筋通络。
[方药]当归10克,白芍20克,川芎6克,酸枣仁10克,木瓜15克,桂枝6克,地龙10克,鸡血藤15克,伸筋草10克。服2剂后,症状消失,再服1剂而愈。随访二年,未复发。(见《江西中医》1988年第1期)
[评析]本例少见。肝藏血,肝主筋,医者以血虚生风辨证,根据“血生风自灭”的中医理论,以四物汤加减治之,肝血充足,筋脉得养而获愈。(吕志连)
右肢颤抖
[病案]刘某,男,60岁。二年来,右手颤抖不已,不能取物,畏寒身重,面色晦黯不泽,舌苔滑腻,脉结代。以往所服中药,多系养血祛风、清热涤痰之类,故治之无效。
[治则]壮火扶阳,健脾燥湿,祛风豁痰。
[方药]黑附片60克,白术30克,生姜30克(取汁分兑),茯苓15克,法半夏9克,炙南星15克,天麻9克,白芥子6克,甘草6克。2剂后,精神较好,原方去白术、天麻、白芥子,加桂枝9克,炒白芍9克,川芎6克,防风9克,独活6克,桑寄生15克,台乌药9克。又服2剂,颤抖减轻,苔腻已退,脉转弦大,改用:黑附片6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15克,半夏9克,茯苓15克,制南星9克,天麻15克,代赭石15克,紫石英15克,赤石脂15克,甘草6克。服3剂,颤抖大减,右手可以取物,舌苔薄腻,脉变柔和,此阳气尚虚,寒湿未尽:黑附片6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芍9克,桂枝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连服3剂而愈。(见《戴丽三医疗经验选》,云南人民出版社)
[评析]王肯堂《正治准绳·杂病》将颤振病分阴血不足、气虚、心虚、挟痰之类型,临床尚有湿热所致者,有阳虚所致者。本例即是脾肾阳虚,风痰郁阻。故治疗用扶阳燥湿祛痰之法。治疗中加代赭石、紫石英、赤石脂等为养肝、祛痰、降逆之要药,由本及标,故见效迅速。(吕志连)
手足震颤
[病案]冯某,女,46岁。1972年4月18日就诊。五年前开始右眼肌肉跳动,阵发性抽搐,伴头痛、头昏、流泪、心跳等,近几月来症状加重,左半身震颤,不能站立,手臂不能拿东西。西医诊为帕金森氏综合征,治疗无效。患者肌体壮实,面颊潮红,舌无苔,脉弦缓。
[治则]养阴活血,柔肝熄风。
[方药]当归9克,白芍12克,天麻12克,钩藤9克,全虫6克,枸杞子9克,菊花9克,丹皮6克,生地9克,桑枝30克。服2剂。针刺:环跳、足三里、太冲和风市、阳陵泉二组中任选一组,每日1次,交替使用,留针:15~30分钟,针后主穴位拔罐20分钟左右。二天后震颤减轻,续服8剂,共针7次而愈。随访一年无复发。(见《陕西新医药》1974年第1期)
[评析]帕金森氏综合征属中医之手足震颤病,比较难治。本案证属阴虚,火邪化风,肝风内动所致手足震颤。确定病机后,用养阴活血、柔肝熄风之法,守方不变,仅10剂而愈。(吕志连)
四肢沉重定时发作
[病案]申某,男,41岁。1986年12月9日就诊。每于夜间2~5时四肢沉重,不能动弹已月余。肢体不痛,神志清楚,伴头昏目眩,失眠多梦,舌淡有齿印、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二陈汤加减
[方药]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1剂后能翻身,3剂后痊愈。续服3剂巩固之。(见《湖南中医杂志》1990年第1期)
[评析]痰浊为阴邪,夜晚为阴时,睡时阳入于阴则为阴体,三阴相合,阳气郁遏,则每于夜间四肢不能动弹,故应燥湿化痰除阴邪,健脾益气杜绝痰湿之产生,辨证正确,故速效。(吕志连)
不安腿综合征
[病案]邓某,女,41岁。1983年7月诊。自1980年4月人工流产后,初为夜间卧时觉两小腿烦热酸胀,稍加按摩后缓解。后来病情逐渐加重,每卧床片刻即两小腿烦热难忍。每晚睡前常须不时拍打或按摩,冬天常欲暴露被外。无发热,口微干不欲饮,食可,余无症状。双膝腱反射正常。西医诊为不安腿综合征。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血腑逐瘀汤加减
[方药],桃仁1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生地12克,川芎8克,,甘草4克,枳壳8克,,柴胡6克,牛膝10克,桂枝8克,茯苓8克,丹皮8克。2剂后烦热减轻,6剂后消失。宗上方加减共服15剂,诸症消失。随访三月未发。(见《江西中医药》1984年第5期)
[评析]本例为不安腿综合征,又名埃克波姆氏综合征。主要是为不明原因的小腿深部难以忍受的非疼痛性不适,常在休息时发作,中西医尚无有效办法。中医辨证为瘀阻脉络,营卫不畅,以活血化瘀法治之而效。临床应当根据不同症状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不可胶柱鼓瑟。(吕志连)
肢体震颤
[病案]王某,女,44岁。1976年3月诊。患者性情急躁,因怒废餐,病之始夜寐欠佳,梦多纷纭,头晕目眩,时感心悸,后来出现四肢震颤,动摇不止,不能自制,左半身为重,不时作出挤眉弄眼、耸鼻、努嘴、掀耳等动作。患者面色黯黄,形体消瘦,心烦易怒,食欲不振,唇红口干欲饮,头上时时汗出,舌质深红,苔灰暗而厚略燥,脉弦滑,测血压21.0/12.8kPa(180/96毫米汞柱)。曾去某医院诊治,经用药物及针灸治疗无效。诊断为“高血压”、“舞蹈病”。
[治则]育阴潜阳,镇肝熄风,养心安神。
[方药]菊花12克,生牡蛎24克,生龙骨24克,白蒺藜12克,柏子仁9克,白芍15克,炒枣仁15克,远志9克,淮牛膝12克,丝瓜络9克,麦冬9克,生地12克,金银花15克,钩藤9克,盐知母6克,生甘草6克。服9剂,无动静。因药力不足难以胜病,故原方加生龟版30克,生石决明30克,服7剂,手足摇摆震颤已基本稳定,睡眠好转,食欲增加。原方继续服用治疗三周,病愈。(见《山东中医杂志》1982年第5期)
[评析]患者性情急躁,善动肝风,肝寄藏少阴相火,风生相火动,风火内煽,筋脉失柔静,故手舞足蹈,摇摆不定。《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治疗应镇肝熄风,育阴潜阳,养心安神。方中龙骨、牡蛎潜阳;菊花、钩藤、蒺藜清热平肝,白芍、生地、麦冬、知母滋阴润燥养血,柏子仁、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淮牛膝养肝肾引血下行,丝瓜络通经络,金银花清热解毒;龟版、石决明育阴潜阳;甘草调和诸药。方药对症,遂收全功。(李祥云)
四肢抖动
[病案]李某,女,61岁。1976年2月4日诊。四肢抖动已三年余,双足站立不稳,手振摇不能控制,肢体麻木,心悸少寐,而色晄白,舌质偏红,脉细微弦。曾找西医诊治,用过诸药无效。
[治则]滋养阴血为主,平肝熄风为辅。
[方药]珍珠母3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30,川芎10克,钩藤12克,木瓜12克,远志12克,地龙10克。5剂后,症状大减,但停药后四肢微抖,少眠纳差。因久病气虚,邪已入络,原方加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蜈蚣1条,全蝎3克,续进5剂而愈。追访一年未发。(见《浙江中匡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
[评析]四肢抖动,病因复杂,本案为心血不足虚风内动所致,故以四物汤为主。具养血濡筋之功,配木瓜、钩藤、地龙舒筋平肝;珍珠母、远志安神定志;复诊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蜈蚣、全蝎镇痉熄风,搜邪外出。药症相符,故取效甚速。(吕志连)
震颤麻痹
[病案]林某,男,53岁。1973年12月8日就诊。患者于1972年6月某夜突发头痛昏扑,哭笑无常,谵语,旋即言语不清,四肢震颤。静坐、对话时以下肢震颤尤甚,心悸惊恐,夜不能寐。患者有痔疮史,经常下血,腰膝酸楚,舌淡红中有裂纹,苔薄白滑,脉濡缓,患者曾因震颤去多家医院诊治,屡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显,诊断为“震颤麻痹”。
[治则]滋养肝肾,温补命门。
[方药]熟地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9克,远志9克,川石斛9克,肉苁蓉12克,巴戟天12克,麦冬6克,炮附子9克,肉桂粉3克(分冲),枣仁12克,龙骨30克(先煎),干竹茹6克,当归9克,薄荷少许,生姜、大枣适量。服5剂后,震颤惊恐心悸若失。前方合五味异功散: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4.5克,远志9克,熟地12克,枸杞子12克,枣仁12克,当归9克,炮附子9克,补骨脂9克,巴戟天12克,川石斛6克,龙骨30克(先煎),姜枣适量为引。服10剂后改隔日1剂,又服一段时间后,言语流畅,行动自如。以后用左归丸加减巩固疗效。1974年7月随访,健康如常,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见《新中医》1976年第2期)
[评析]震颤麻痹属祖国医学所指的“瘖痱”症。《内经》云:“内夺而厥则瘖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患者痔疮失血已三十余年,复加劳倦,精夺髓枯,下元亏虚,少阴不至。肾气即虚,无以接续,在上言语不利曰“瘖”,在四肢为废不用曰“痱”。又命门主火,命火不足致虚风内动则震颤之症由此而生。患者惊恐怔忡,譫妄语涩,证属纯虚,故拟刘河间“地黄饮子”主之。该方能滋阴养血,扶阳熄风。以后又随症加减变化,达宁心安神,通络养筋之目的,故患者治愈。(李祥云)
面神经麻痹
[病案]王某,男,23岁。1975年10月9日就诊。患者10月6日突然感觉左面部不适,次日局部症状加重,眼睛闭合不全,伴有流泪,口角流涎,言语不清。曾给予针灸及维生素B1、维生素C、水杨酸钠等治疗,未见好转。检查:神志清,血压16.5/11.4kPa(124/86毫米汞柱),眼裂扩大,口角偏向右侧,不能做皱眉、皱额、闭眼、鼓颊、吹口哨等动作,诊断为面神经麻痹。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道络。
[方药]熟附子90克,制川乌90克,乳香60克。将上三味药研细末,分成8~10包,每次1包,再放入生姜末3克,用开水调成糊状,先用热姜片擦患处,擦至局部充血,将调好的糊状药敷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之,每日一次。敷药三次,即症状完全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敷药四次,痊愈,以后未复发。(见《新中医》1978年第6期)
[评析]面神经麻痹多由头部感受风寒所致,治疗宜温经散寒通络,方中附子祛寒湿,川乌祛风止痛,乳香行气活血,生姜解表祛寒。全方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故收到显效。(李祥云)
双侧面瘫
[病案]张某,男,24岁。1982年1月30日就诊。四天前下午睡后感觉右面部发麻,发紧,动作不灵,喝水及进食物时由患侧口角流出,同时出现右眼不能闭合,右侧口角下垂,左侧口角上斜。门诊即以右侧面神经麻痹收入院。病大右侧额部及腮部痛感明显减弱,右侧前额无皱纹,脸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笑时更为明显,右侧不能皱额、蹙眉,不能闭眼、鼓腮、示齿和吹哨等。舌白苔,脉弦滑。
[治则]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白附子10克,全蝎5克,僵蚕10克,地龙15克,蜈蚣2条,白芷10克,防风10克。前药未及奏效,新病又起,突然发现左侧口角亦下垂,似乎与右口角相平,双侧面部表情动作消失,说话时发音不清,喝水及吃饭流出口外,将食物送入舌根部才能咽下。2月5日请神经科会诊,确诊为周围性双侧面神经麻痹。舌脉如前。仍以前方治疗,配合针灸及西药维生素及地巴唑、强的松等。以上方治疗半月,左面瘫恢复正常。久病多虚,拟养血祛风通络方:当归20克,川芎15克,钩藤15克,地龙15克,鸡血藤15克。治疗二月痊愈出院。(见《黑龙江中医药》1982年第2期)
[评析]单侧面神经麻痹病程缠绵,双侧面神经麻痹较单侧面神经麻痹更为顽固难愈。本例运用祖国医学治疗口眼斜的理论,应用牵正散加味治疗,祛风化痰通络,获得满意疗效。(马荫笃)
周期性麻痹
[病案]胡某,男,47岁。1978年2月17日初诊。1974年冬因工作劳累突然下肢瘫痪,经治疗后不几天瘫痪又复现,以后每3~5天发作一次,每次数小时至数天。自觉心悸少寐,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腰膝酸软,身困乏力,小溲黄赤。捡查:两下肢张力减退,较正常为细,两腿站立时发抖,舌质红,脉细数。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治则]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生地15克,茯苓9克,山萸肉9克,泽泻9克,麦冬9克,当归15克,枸杞子9克,知母9克,炙鳖甲9克,生牡蛎20克,夏枯草15克,伸筋草15克,怀牛膝9克,艾叶3克。服13剂症状明显好转,两腿有力,能步覆上街,瘫痪未作。胃纳尚差,故用健脾胃补肝肾之剂,方药为: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陈皮9克,焦山楂15克,生地15克,当归15克,鸡血藤15克,狗脊9克,淮牛膝9克,艾叶3克,夏枯草9克。又服8剂,瘫痪愈,诸症均明显减轻,以后恢复工作,一切如常未复发。(见《南郑医案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评析]该病属祖国医学“痿证”的范畴。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不足,精血亏损,阴虚内热,筋骨经脉失濡养而致本病。痿证如张景岳曰:“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今方中用生地、茯苓、山萸肉、泽泻、麦冬、杞子滋阴补肝肾,知母清热,鳖甲、壮蛎滋阴潜阳;淮牛膝、伸筋草补肝肾、通经络,当归养血补血;夏枯草平肝养血脉,艾叶温经行血中之气,如此配伍,使阴津生,肝肾得以补益,筋脉得养,故麻痹(痿证)治愈。(李祥云)
半夜抽搐
[病案]肖某,女,57岁。1985年12月2日诊。半夜熟睡时出现四肢抽搐已二年,伴昏不识人,口噤吐痰,汗出遗溺,每次发作数分钟至10余分钟不等。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近月来发作频繁。症见形瘦,面白,声低,脘腹痞满,口苦纳差,便溏,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治则]和解少阳,熄风化痰。
[方药]柴胡6克,黄芩6克,半夏12克,党参14克,桂枝6克,茯苓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旋复花10克,代赭石30克,天麻10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4枚。服1剂,半夜抽搐控制,续服10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见《湖南中医杂志》1988年第3期)
[评析]本例取效之关键在于从其发病时间上着眼,用子午流注学说进行分析。患者为脾虚不运,痰浊内生,乃少阳枢机不利,肝风挟痰浊上扰清窍所致。故投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而利枢机,熄肝风而化痰浊。(吕志连)
血痹瘫痪
[病案]连某,女,61岁。1975年2月诊。1974年年底某天下午下班后去洗澡,洗后欲回家,约走几分钟,突然两腿发软,不能站立,一天后四肢全瘫,唯头部运动,知觉正常。不发烧,血压不高,饮食如常。经治月余,效果不明显。检查:神志清醒,语言、表情、体温、血压均正常,四肢瘫痪,但不厥逆,身畏寒,背如吹风状,舌苔薄白而多津,舌质微淡,脉象浮虚而软。诊断:血痹瘫痪。
[治则]补气,活血,通络。
[方药]黄芪30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千年健12克,追地风12克,全蝎9克,蜈蚣3条,附子12克,当归9克,炙甘草4.5克,大枣3枚,生姜4.5克,3剂后,两手臂能动,畏寒,背如吹风状消失。守上方之义,略有增减,服30余剂,患者能在室内慢慢走动,但觉无力,手足浮肿。继续服用上方,间日1剂,二月后病告痊愈。(见《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7年第2期)
[评析]血痹始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患者因素体阳虚,抗御外界风寒的功能减弱,加之洗澡时必汗出,汗出者,腠理开,又易招风寒,故浴后外出,风寒内侵,致使血脉痹阻不行,营卫运行受阻,不能达于四肢,是以上证作矣。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在表之邪;佐千年建、追地风、全蝎、蜈蚣活络舒筋以驱在经之风,更加黄芪、附子、当归补气血、回阳气以固其本。总观本方,有驱邪扶正作用,邪气祛则脉络通,正气复则营卫达,是以血痹瘫痪自愈。(马荫笃)
晨起软瘫
[病案]王某,女,44岁。1990年9月30日就诊。近二十天来每天清晨醒后不能翻身,起坐,全身瘫软,汗出口干,无饥饿感,须人搀扶按摩,摇动10余分钟后方能活动,白天头昏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检查血糖、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内,曾晨起自服糖水亦无效。
[治则]补肺养阴,健脾益气。
[方药]炙黄芪60克,桂枝18克,白术24克,党参30克,附子10克,白芍18克,沙参20克,生地30克,杏仁9克,玉竹30克,炒扁豆30克,炙甘草10克。服5剂已能坐起,下床活动。又服6剂病愈。随访未复发。(见《山东中医杂志》1991年第5期)
[评析]《内经》曰:“肺热叶焦,则生痿臂。”张子和曰:“大抵痿之为病,皆因客热而成。”今患者属痿症范畴。每又清晨发病,为寅时,寅时为肺气当旺之时,肺气阴两虚,则痿症定时而作,肺气虚则瘫软无力,头昏汗出,肺阴虚则口干,苔薄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致大便溏薄。故用养肺阴,益肺气,健脾益气之品,药已中的而病愈。(李祥云)
四肢瘫痪
[病案]田某,男,32岁,1968年5月6日诊。素体虚弱,昨日因天热劳累出汗,河中洗浴,今晨醒后四肢微强,不能动转和翻身,神志尚清,口眼不歪,肢体不麻疼,舌淡红、苔白厚,脉细沉紧。
[治则]散寒通络,佐以益气养血。
[方药]肉桂4.5克,苍术9克,干姜9克,羌活9克,甘草6克,党参12克,附片6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陈皮9克。1剂。配合针刺大杼、曲池、合谷、阳陵泉、绝骨。第二天四肢略可移动,可翻身,再以原穴针1次,上方续服2剂,肢体恢复正常。(见《陕西中医》1980年第4期)
[评析]本病如不详审病因,以中风半身不遂论治,断定无效。患者因热汗后入冷水而起,此系热天汗出腠开突浸冷水,寒气乘隙入内,疑闭脉络,气血不畅,筋肉关节失去煦濡,以致暴发肢体瘫痪。故用五积散散寒通络,佐以益气养血而迅速获愈。(吕志连)
风瘫(小脑萎缩)
[病案]张某,男,34岁。1983年2月4日就诊。病起三年前,站立与行走不稳,四肢麻木震颤,身疲乏力,恶寒无汗,头晕眼颤,耳鸣复视,吞咽困难,尿频,有时尿失禁。经CT扫描,确诊为小脑萎缩。经多方治疗无效,病情且逐渐加重,求助中医。诊见精神萎靡,头面浮肿,眼及口舌均向右偏斜,眼球及两手震颤,精神集中时手震颤加重,不能写字,言语不清,走路不稳,肌肉松弛,舌苔薄白,脉沉弦。
[治则]壮阳散寒,补益肝肾。
[方药]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九节菖蒲15克,远志15克,茯苓20克,苁蓉15克,肉桂15克,附子10克,巴戟天15克,薄荷10克,生姜15克。并配用针刺:颈突、通脉、关元。经服药及针刺六个月后,一切功能恢复正常,病愈。(见《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第12期)
[评析]小脑萎缩主要症状为共济失调,难予治疗。患者病发于春天,风寒袭于经脉,留恋日久,阻塞脉络,损伤脑气而为本病。患者症状表现与风痱相似。“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血不足,上不能荣于头,下不能濡养肢体筋脉,则肢体麻木震颤,又因风痰入络,气血不畅则言语不清,口眼歪斜。肝肾同源,肾精亏损,精血不足,精神疲惫,故治疗给予壮阳散寒,补益肝肾之剂,另加针刺行气血、壮元阳。如此治疗使肝肾足,体健脑髓充,气血流畅,顽疾治愈。(李祥云)
风痱
[病案]蔡某,男,50岁。1978年5月11日诊。1977年1月中旬,左侧面部麻木,继而左侧面瘫。2月中旬,自感右侧灼热,右侧头部呈阵发性抽痛,每次约10分钟,每日2~3次,伴恶心,右眼肌抽动,右脸下垂。一般上午出现左侧上下肢痉挛,或下肢突然失灵,语言謇涩,每次持续4~5秒钟,发作时口苦咽干,但不渴,舌紫黯伴胖、苔白腻,脉弦缓无力。某院经各科检查,诊为贺纳氏综合征,颈内动脉供血不足,曾用西药无效。
[治则]补肾养阴。
[方药]地黄12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2克,石斛16克,肉苁蓉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0克,寸麦冬12克,石菖蒲10克,远志6克,附子3克,三七粉3克。30剂后,掣痛、痉挛均未出现,续服24剂,症状消失。脑血流图提示:脑供血改善,但脉由弦缓变为弦数,有肾阴偏虚之象。原方去附子、巴戟天,加龟版、牡蛎各15克,服15剂而愈。(见《湖南医药杂志》1979年第3期)
[评析]古人认为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乃少阴气厥不至,为喑厥风痱的重症。本案发作时言蹇,左足突然失灵,症状较轻。而病机为肾阴亏损,肝失所养,故治以滋养肾阴的地黄饮子,而渐渐获愈。(吕志连)
小脑共济失调症
[病案]韩某,男,31岁。1957年7月29日入院。近二年来,行路不稳,时常跌倒,下肢发冷,说话语言不清,不愿见人,眼光迟钝,呆似木偶,头重脚轻,经常烦躁,病情逐渐加重。血压18.6/13.3kPa(140/100毫米汞柱),眼球振颤,团目则身体向两侧偏斜,偶呈不典型水平性眼震呈摆动型,上下肢共济运动不良,左手向右侧摇摆。心肺听诊、血常规、尿常规、脑脊液检查均正常。诊为小脑共济失调症。舌淡而润,脉象沉弱。
[治则]温阳行痹,养血活血通络,祛寒止痛。
[方药]黄芪60克,桂枝1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牛膝15克,鸡血藤15克,茺蔚子10克,硃茯神15克,制附子10克,当归25克,干地黄15克,桑寄生2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竹沥10克(兑入),活络丹1丸(化)。8剂后,双下肢发冷大减,虫行蚊咬感已除,睡眠好转,脉舌同前。原方去活络丹,继服23剂,行路已稳,闭目可站,但时间不能延久,说话较为准确,但欠流利,脉由沉弱转为有力。配丸药,出院休养继服:生黄芪120克,桂枝20克,牛膝25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桑寄生45克,干地黄45克,当归54克,茺蔚子25克,制川乌15克,制草乌15克,鸡血藤25克,胆南星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净地龙15克,肉桂15克,制附片15克,炙甘草10克。共为细末,加生姜汁30克,枣肉1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日服2次,白开水送下。半年后复查,一切情况基本正常,可作些轻工作,自己感觉无不适。(见《李和医疗经验选》,河北人民出版社)
[评析]小脑共济失调症相当于血痹证、痿证、跌蹶和风痱证的范围。本方用黄芪扶气,桂枝通阳,附子温阳散寒为主,故重用之,当归、地黄、白芍以养血,寄生、牛膝、茺蔚子、鸡血藤、赤芍补肝肾,坚筋骨,祛风湿,活血通络而又明目;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开发胃气并缓诸药之急,茯神以安神,竹沥滑痰通络,并配合活络丹,以助活血通络而除痹。(马荫笃)
双手麻木
[病案]许某,女,成年。1981年5月6日诊。半年来双手麻木,夜间为甚,微冷,无红肿热痛,伴头昏,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方药]当归12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细辛3克,甘草5克,红枣5枚,木通10克,黄芪30克,鸡血藤30克,老鹳草30克。5剂后,双手麻木减轻,续服5剂而愈。(见《胡南医药杂志》1987年第6期)
[评析]东垣曰:“麻木,气不行也。”气为血帅,气虚不行则血流不畅,以致脉道不通。故以当归四逆汤加黄芪、鸡血藤益气活血通络,老鹳草舒筋活络,仅服10剂而愈。(吕志连)
食入肢麻
[病案]舒某,女,24岁。1980年10月28日诊。1980年9月2日晚连发眩晕二次,翌日早餐食入即觉四肢麻木,中餐、晚餐均因食入阵发性麻木,未饱即被迫停止饮食,以后每餐食入三五口即阵发性四肢麻木。麻木先从颜面部开始,旋即由咽喉胸部很快延及四肢,腰软不能坐,需家人扶持卧床休息。每次发作大约10~20分钟不等,曾进服中西药物均无效。十多天来腹中饥而不能食,头晕目眩,精神倦怠,四肢乏力,面色淡白、苔薄白、舌质略红,脉弦细。
[治则]滋补肝肾,健脾消导。
[方药]旱莲草20克,女贞子20克,枸杞子10克,淮山药15克,红参4克,炒谷芽20克。服3剂,食入四肢已不麻木,可进食一碗余,药已中的。原方又服3剂,病愈如常人。为巩固疗效,原方再服3剂。(见《江西中医药》1981年第4期)
[评析]食入肢麻,可因气血虚弱或痰湿交阻或瘀血阻滞所致。《内经》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今患者食入肢麻前先眩晕二次,《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眩晕为肝肾不足所致,眩晕之后,又致气虚,正由于患者阴虚气不足,每当咀嚼食物气耗阴伤,复而发生肢麻。故以滋补肝肾为主治之,方中旱莲草、女贞子为二至丸组成,加枸杞子可滋补肝肾,红参大补元气,淮山药健脾益气;谷芽开胃消导,仅服6剂病愈。(李祥云)
痛风
[病案]杨某,女,80岁。病起两足底灼热疼痛,但不红不肿。每于午后热痛渐增,入晚尤甚。始则以冷水浸脚半时许即热退痛止,渐则冷水浸无济于事,近月来,天气虽然严寒,但每晚皆以碎冰裹脚方热退痛止,痛苦难言。舌红、苔薄中微黄,脉滑数。
[治则]清热泻火,燥湿化痰,活血止痛。
[方药]黄柏 5克,苍术5克,制南星5克,桂枝5克,防己5克,威灵仙10克,桃仁5克,红花5克,龙胆草3克,羌活5克,白芷5克,川芎5克,神曲5克,牛膝6克。4剂后热退痛止,原方续服6剂痊愈。(见《江苏中医杂志》1980年第6期)
[评析]痛风一症,为“痹症”之一种类型,此症之形成多由湿热走窜经络,郁而化热所致,属热痹范畴。临床中多见红肿之外形,但该患者只觉灼热疼痛,而不红不肿,其痛随热增,午前尚可,午后随阳消阴长而渐甚,病已半年之久。系由痰湿走串络脉与瘀血搏结,致气血失于流畅,郁久化热,为热为痛。络脉痹阻,乃病之原,久病不愈,入晚痛剧当责之于瘀。宗丹溪法,方选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牛膝引药下行而获得显效。(马萌笃)
拘挛症
[病案]刘某,男,26岁。患者平素畏寒,1963年12月3日早晨起床后,自觉四肢不和,下午突然四肢拘挛屈曲,不能伸直,疼痛剧,颈项两侧强直不舒,面色青黯,神志清楚,纳便如常,脉沉迟细弱,舌质淡,苔薄白。前医认为风寒为患,用独活寄生汤及西药镇静剂治疗四天未效。
[治则]扶正祛邪。
[方药]当归30克,生黄芪30克,桂枝9克,炒白芍4.5克,防风45克,细辛1.5克,木通1.5克,吴茱萸1.5克,炙甘草3克,鲜生姜6克,大枣3枚。服5剂后,周身有温暖感,微汗,四肢稍能活动,疼痛消失,神倦。原方加党参9克,又服一星期,诸症消失,能步行来院诊治,原方续服4剂而愈。(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12期)
[评析]本症属中医学中的“痹症”范畴。与热病的热灼动风而致四肢抽搐不同,与伤寒误汗阳亡津伤所致的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的桂枝加附子汤证,亦有异,本案系风寒乘血虚而入,经络阻滞所致,治当驱风寒、补气血,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并重用当归、黄芪而获效。(黄宣能)
痉挛性斜颈
[病案]何某,女,31岁。自述头部震颤已四个月,始则右颈拘急,继则强直震颤,运动不能自主,一周后出现头向右侧歪斜。就诊时见头向右肩牵制,颈部强直,震颤频繁,苔薄白,脉浮弦。神经科运用中西药物及针灸等治疗收效不显。诊断为痉挛性斜颈。
[治则]熄风镇痉,活血通络。
[方药]大蝎尾7条,蜈蚣2条,炒僵蚕9克,净蝉蜕4.5克,双钩藤12克(后下),冬桑叶6克,左秦艽6克,威灵仙6克,全当归9克,大白芍6克,生甘草6克,滁菊花6克,鸡血藤12克。服用2剂并配用适量维生素B1及三溴合剂。药后震颤即止,但头颈仍歪斜,去威灵仙、冬桑叶,加川芎3克,忍冬藤12克。又服3剂,颈部已能转侧活动,拘急已减。上方蝎尾改为4条,蜈蚣改为1条,服2剂药后,症状完全消失。以后为巩固疗效又服用滋阴养血药10余剂。随访九年,都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74年第2期)
[评析]痉挛性斜颈属于祖国医学中“肝风”的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又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脉上至颠顶,风气通于肝,肝属木,风动则木摇,故头项呈现强直震颤之兆。本方为牵正散加减,以全蝎、蜈蚣熄风镇痉;僵蚕、威灵仙祛风利络,佐当归、白芍、忍冬藤、鸡血藤等养血活血,川芎为引经药,引药上行,故全方配伍得当,相得益彰,取得疗效。(李祥云)
肉瞤乱语(心风症)
[病案]曹某,男,59岁。1965年6月9日诊。宿患痰闭咳嗽,近二月来未见复发,昨夜突觉周身不适,不能平卧。凌晨始上身肢臂抖颤,波及全身肌肉润动。诊时浯言不流利,语无伦次,声音时高时微,汗出恶风唇舌紫绀,舌苔白,脉浮弦。
[治则]疏风解肌,镇心潜阳,填虚补心。
[方药]桂枝3克,甘草3克,白芍6克,白菊花9克,生姜3片,红枣3枚,龙骨12克,牡蛎12克,代赭石12克,灵磁石12克,紫贝齿12克,龙眼肉24克。二剂后,上臂抖颤减轻,言语尚不利,自觉心慌,睡不安。续用原方去菊花、贝齿,加茯神9克,天王补心丹12克。又服1剂,心慌减,寐尚酣,肢臂运动自如,言语正常,但痰涎多,原方加红枣12克,姜半夏4.5克,续服2剂而愈。追访半年未复发。(见《浙江中医杂志》1965年第11期)
[评析]心风症首载《素问·风论》“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本案年老,气虚血亏,气虚则心气耗散,血亏则经脉失养,故取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行表以逐外风,加龙骨牡蛎以收敛心气之耗散,重用龙眼肉以峻补心血;再以代赭石、灵磁石、贝齿等质重以导心阳下陷,佐菊花清上疏风,仅4剂而愈。(吕志连)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痿症)
[病案]黄某,男,40岁。1975年3月10日初诊。患者于1974年6月底患泄泻,治愈后一周发现右手拧不动自来水龙头,左手亦觉无力,难以蹲下,以后手足无力日益明显,症状逐渐加重,以致体重减轻消瘦,肌肉萎软,上肢不能上举,穿衣脱衣亦需他人帮助,平卧时抬头困难,下肢不能自行蹲下站起,大便时要扶着凳子,不能上下公共汽车,手脚及小腿显得肥大,穿鞋由39码改为41码,全身有僵硬感,上述症状与睡眠休息却无关系。患者皮肤干燥搔痒,口不干饮食减少,既不能饱食,不耐饥饿,毛发腋毛易于脱落,面色黯滞多黑斑,舌质两边及口唇均有大片青紫色瘀斑,两少腹亦有大片棕色斑块,脉缓软。检查:肌肉消瘦萎软,右手肘后部及右眼眶上部各有一慢性溃疡面,不化脓,但亦久久不能愈合,其他无异常。曾去多方求治,均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假性肥大型),治疗数月无效。
[治则]益气活血化瘀。
[方药]黄芪30~120克,当归尾9克,,赤芍9克,川芎6克,桃仁9克地龙9克,川牛膝9克。每剂3次服,服药30余剂,自觉肢体较前有力,活动亦有进步,毛发脱落得到控制,但皮肤搔痒加剧,故方中加桂枝6克,炙甘草12克。再服50多剂,患者上肢抬举较高,能半蹲拾东西,两处慢性溃疡亦渐好转,毛发始长新。以后改用健脾升气活血化瘀,用黄芪30克,党参15克,升麻6克,柴胡6克,陈皮3克,当归9克,白术9克,桂枝6克,赤芍9克,炙甘草9克。再服30多剂,患者手能上举,能自己穿衣服,能蹲下,两溃疡区基本愈合,唇舌、少腹瘀斑消退,病情好转。以后用补中益气汤合桂枝甘草汤加赤芍、丹参。前后服药近半年,四肢力量恢复正常,形体肥满,不仅生活能自理,能上下公共汽车,步行10余公里亦不觉累,诸症均恢复正常,手可提20公斤重东西。随访一年正常。(见《新中医》1977年第4期)
[评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本患者尚未发现有关线索,该病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患者唇舌有瘀斑,少腹有斑块,面色黯滞,瘀血症状突出,毛发脱落亦为瘀,故《医林改错》云:“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又因脾主肌肉,主四肢、四肢不用,肌肉萎软脾虚之故,所以开始以补阳还五汤加味主治。以后病情有所进步,改用健脾升气佐活血化瘀之品,使脾健,饮食精微得以上升,又因祛瘀使脉络通,使饮食精微得以运行输布,使肌肉得到充分营养,故而治愈。(李祥云)
上肢肌肉萎缩
[病案]张某,男,52岁。1979年3月5日就诊。半年来右上肢麻木不遂酸软无力,经治不愈,反日渐加重,并见肌肉消瘦,顽麻不遂。检查:面色萎黄,右上肢关节活动无力,肌肉消瘦,虎口肌肉萎缩凹陷明显,脉沉缓无力。
[治则]补气活血,调营通络。
[方药]生黄芪100克,当归25克,赤芍15克,地龙15克,川芎10克,桃仁15克,桂枝10克,红花10克。服9剂,右上肢关节麻木感轻微,考虑病重药轻。故上方黄芪加20克,当归加10克,前后共服40余剂而获痊愈。(见《中医函授通讯》1982年第2期)
[评析]患者面色萎黄,脉沉缓无力,肌肉消瘦,此乃脾胃虚弱之象,上肢顽麻不仁,关节运动不利,此乃肝脾两虚不得气血濡养所致;血虚则脉络痹阻,影响气血流通而产生肌肉萎缩。该方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加桂枝,补气药与活血祛瘀药相配,黄芪生用、重用,力专而性走,能大补元气而起痿废,配用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本方使用祛瘀药不在于逐瘀,而在于活血以通血络,以后方中黄芪用到120克是以补气来达到行血通络之目的,桂枝调和营卫。全方配伍合理,其效迅速。(李祥云)
上肢痿废不举
[病案]贾某,男,28岁。1979年9月诊。两上肢痿废不能举动已逾三月,饮食眠溺均需人服侍。患处无痛痒,肤色正常,只感精神不振,睡眠不好,余无不适。舌质红少津、舌心有细裂纹、无苔,脉细涩。
[治则]健脾胃,养阴血,治痿废。
[方药]阿胶12克,枸杞子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潞党参12克,玉竹12克,肉苁蓉15克,红枣12克,太子参15克,黑芝麻12克,早莲草15克,服6剂后,精神好转,肩头略有活动感觉,原方加生、炙甘草各5克,川红花10克。续服4剂,从肩至手已略能轻微抬动。以后酌情加黄精、山药、茜草、桑椹子、鹿角霜等,约服40余剂,上肢恢复运动如常。(见《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评析]《灵枢·经脉篇》云:“手太阴肺脉、手少阴心脉二经之脉及支络,从腑下循臂,从腕后抵掌”,而“足少阴肾脉之支者从肺络心上”。此三阴经之阴血虚,虚火乘其脉络失养而流注之;消灼津液,阴血愈伤,不能营贯经脉,以致上肢痿废不举。故用养营育阴汤治之,使之健脾胃,养阴血,是谓“治痿者,独取阳明”之意。本病如延久失治,则肌肉枯萎,将成难治之废疾。(吕志连)
重症肌无力
[病案]李某,女,30岁。1970年10月5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因产后,突然出现右眼睑下垂,日轻夜重,继则眼球呆滞不灵,活动受限,一月后左眼睑下垂并有复视、痉挛、抽搐等现象,咀嚼吞噬困难,手不能执笔、写字,亦不能端碗拿筷,不能看报纸,两足痿软,步履艰难,经常跌倒,身软无力,精神疲乏,大便干结,小便频数(一夜5~6次)。舌嫩无苔、有裂纹,脉弱。患者曾去他院诊治,给予新斯的明、抗胆碱酯酶等药治疗无效,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治则]补益脾肾,兼熄肝风。
[方药]淮山药15克,熟地10克,白术10克,莲肉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金樱子15克,覆盆子15克,肉苁蓉15克,钩藤15克,僵蚕15克,全蝎15克。上方服三个月,症情减轻;钩藤、僵蚕倍用,又服一月,眼睑痉挛已愈,两眼睑下垂及复视仅下午才出现,步履有力,大便已通,但感腹胀。故上方去全蝎、僵蚕、钩藤、肉苁蓉、莲肉、熟地,加陈皮10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服一个月,前后共治疗五个月,上述诸症均愈。为巩固疗效,原方又服三个月。以后随访,已恢复工作,症情未见复发。(见《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
[评析]重症肌无力属中医肌痿的范畴,痿症病因虽多,但总的治疗原则不离脾肾。脾主肌肉四肢,眼睑属脾,肾主骨藏精,肾虚不藏精,精虚则不能灌溉諸末而骨软无力,阳明为宗筋之长,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则不能束筋骨而利机关,故痿作矣。《素问·痿论》曰:“治痿者,独取阳明。故治疗从脾肾着手。患者眼睑痉挛抽搐,属肝风内动,故重用僵蚕、钩藤、全蝎以媳风,以后大便通,但感腹胀,故方中去熟地、肉苁蓉,加陈皮行气。(李祥云)
肌痿(多发性肌炎)
[病案]张某,女,29岁。患者于1971年5月,在支边地区劳动时,发现有不规则低热,关节痛、两下肢无力。曾按“风湿性关节炎”行一般治疗。1973年9月因病情加重,出现四肢肌肉痿缩、影响活动而回城医治,病情未见好转。一年半后住某医院,经化验和肌肉活组织检查,诊为多发性肌炎,经八个月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不久病又反复,延至1977年5月,因低热、严重贫血、肌肉萎缩不能行走而住我科病房。心率100次/分,血压15.2/9.8kPa(114/74毫米汞柱),心界不大,肝脾未及,四肢远近端肌肉呈均匀瘦小、萎缩,两足内翻。深、浅反射存在,未发现病理反射。化验:血红蛋白42克/L(4.2克%),红细胞1.4×1012/L(14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2.9×109/L(2900/立方毫米),尿肌酸3739.2μmol/dl(492毫克/24小时),尿肌酐值正常。肌肉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为肌纤维普遍萎缩变细,肌纤维横纹消失而肿胀,肌纤维间毛细血管增多,扩张充血,有淋巴细胞浸润。中医辨证:证见面色苍白,头昏目眩:自汗盗汗,四肢肌肉萎缩,全身肌肉及大关节酸痛,手不能持重物,两腿不能支撑身体,卧床不能行走,声嘶,纳食不佳,口淡无味,大便溏薄,小便正常,月经量少色淡,舌苔白、舌质淡,脉细数。
[治则]补益脾肾,兼养血活络。
[方药]1.党参15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苡仁15克,白芍15克,桃仁12克,丹参15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苏木9克,桂枝9克。2.桑寄生15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天冬9克,龟版15克,锁阳9克,黄柏9克,五味子6克,丝瓜络6克,牛膝12克,鹿角霜12克。以上两方交替服用,各服60剂。间断辅以三磷酸腺苷、辅酶A、苯丙酸诺龙、维生素E。住院132天,尿肌酸排泄量恢复正常(86毫克/24小时),血红蛋白上升到9.2克%,红细胞306万/立方毫米。病人四肢肌肉萎缩现象明显改善,能扶拐杖走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于1977年9月24日以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服中药半年。随访五年,患者于1979年完全恢复健康,参加工作,并能坚持每天由住地到单位往返四公里,徒步上下班。近访病人,未复发,各项有关化验检查均正常。(见《中医杂志》1983年第9期)
[评析]肌痿一证,乃脾肾两虚所致。脾主肌肉,肾主骨,故因虚而肌痿不用。补脾则肌丰,滋肾则骨坚,更兼养血使肌肉筋骨得以濡养,活血则络通,故病除矣。(马荫笃)
风湿热痹
[病案]齐某,女,25岁。1978年10月1日初诊。患者足踝热肿疼痛,膝关节疼痛,不能步行已二十天。测血沉54毫米/小时,西医诊断为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舌苔薄,脉细数。
[治则]内服祛风通络利湿,外用清热解毒活血。
[方药]内服方:当归9克,红花6克,秦艽9克,防风9克,桑寄生12克,木瓜9克,牛膝9克,威灵仙9克,草薢9克,苍术9克,茯苓9克。外洗方:生地15克,木通6克,丹皮9克,赤芍9克,黄柏9克,丝瓜络9克,银花15克,紫花地丁15克,煎汤浸泡足踝,一日2~3次。共用药二十天,痛止病愈,血沉检查已降至正常。(见《新中医》1980年第1期)。
[评析]肌表经络为风寒湿气侵袭,气血不通畅,遂致关节疼痛,着重麻木而为痹证。再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邪,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故患者即为此证。用当归、红花和血活血,秦艽、防风,桑寄生祛风湿利筋骨,牛膝强腰膝;威灵仙主顽痹,苍木、茯苓健脾利湿。此外,清热解毒之外洗方使药由腠理透入。内外合治,故收效好。(李祥云)
坐骨神经痛
[病案]项某,男,42岁。1975年2月就诊。近二年来左侧股部疼痛,近几个月左腿和关节剧痛难忍,得热则舒,遇冷加剧,患者极为苦闷,检查环跳穴压痛明显,苔薄白微腻,脉糯缓,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治则]祛风通络,活血祛瘀。
[方药]马钱子60克(油炸),乳香30克,没药30克,桃仁30克,红花30克,川乌30克,威灵仙30克,牛膝60克,桂枝30克,千年健30克,当归30克,丹参30克,甘草30克,独活30克,海风藤30克,透骨风30克,苍术30克,上药共研细末,组成马钱子散,每次服3克,每日服2~3次,以黄酒为引,共服药四十二天,疼痛消失,左腿功能恢复。随访二年未复发。(见《新中医》1977年第6期)
[评析]马钱子有舒筋活络透达关节的功能,配以祛风胜湿、活血化瘀药,收效甚捷。马钱子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药后患者肢体有虫爬行样感或发热感是药物正常的反应。(李祥云)
肌痛
[病案]王某,男,28岁。1958年某月就诊。患者素体强壮,现发热身痛烦躁喘满,全身肌肉似火灼,手不能触摸,衣不能近,触动肌肉则周身疼痛,大便数日不解,病已数日。曾用去痛片、安乃近、青霉素、链霉素等药治疗非但无效反而增甚,以后用九味羌活汤、桂枝葛根汤等治疗亦无效,舌苔青黄少津,脉洪有力。
[治则]清解脾胃实热,行气活血。
[方药]积实15克,粉葛根30克,生杭芍15克,当归15克,炙甘草9克,红花3克。服2剂后疼痛稍止,能近衣,可手摸肌肤,但大便干燥不解,矢气恶臭。仍用上方加生大黄9克,山楂15克。服2剂后大便通,肌痛止,皮肤转正常,诸症消失。(见《新中医》1981年第1期)
[评析]患者身强体实,脉洪有力,苔黄少津,大便燥结,疼痛拒按,属阳明腑实证。太阳与阳明互为表里,统属脾胃经脉,胃病及脾,今脾病不能为胃行津液,脉道不利,气滞血阻,不通则痛,舌青主痛,苔黄属脾胃实热,故用清解脾胃实热之剂,方症相合,取得速效。(李祥云)
筋痿
[病案]刘某,男,20岁。夏日就诊。而色如常,脉缓濡而细,双足痿软难举,腿弯上下有青紫细筋,问其因,并未遭受跌打,何故有此筋色,因悟其痧筋之故,验之以嚼黄豆,无腥味,断为痧毒。
[治则]清热透络,破瘀解毒。
[方药]红花9克,桃仁9克,归尾9克,赤芍9克,积壳9克,川芎6克,紫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银花9克。1剂后下紫黑血,双脚能举,不再剂而愈。(见《中医杂志》1964年第10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痿跫”,多因肺热伤津,湿热浸淫所致。本案系痧毒客于筋脉所致筋痿,故治以清热透络,破瘀解毒,邪毒清,筋脉得养,则病愈。(吕志连)
低血钾痿症
[病案]刘某,男,39岁。1966年曾发病,两下肢不能活动,经针灸治疗二天后好转。1970年又一次四肢不能活动,亦经针灸一周后好转。至1973年7月复发并摔倒二次,四肢呈现瘫痪状态,送某医院针灸和用中药治疗无效,遂送市医院查治。各项检查,呈典型低血钾改变,诊断为周期性麻痹,住院五天,经静脉补钾4.5克,口服10%氯化钾100毫升,血钾恢复,四肢已能自主活动,出院。医嘱继续口服氯化钾2克,一日一次。如此持续服用,竟长达近八年之久,停服则随之出现瘫痪。鉴于服用氯化钾时间过久,改用中药治疗。患者头昏,心悸,乏力,腰酸,手足厥冷,性功能减退,四肢肌肉抽搐(尤以睡眠时为明显),舌胖、苔薄黄腻,脉细。
[治则]温肾健脾祛湿。
[方药]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茯苓9克,炒苍术10克,川萆薢15克,熟附片9克(先煎),上肉桂5克(研细吞服),干姜3克,怀牛膝10克,鹿角片15克,黄芩9克,黄柏9克。3剂后,未出现软瘫,下肢逆冷好转,苔已渐化,唯舌尚肿,拟原方去黄芩,加山药15克,法半夏9克。7剂后诸恙若失。随访一年正常。(见《江苏中医杂志》1982年第4期)
[评析]本例患者,辨证为脾肾阳虚。肾阳虚哀,脾失健运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行,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通过温补肾阳,使其阳长阴生,且健脾祛湿,使谷气日旺,从而诸症自消。(马荫笃)
痿跫(一)
[病案]董某,男,18岁。1974年9月4日初诊。双脚痿软不能站立已二天,自述前天在田间劳动,忽觉一身发胀,两脚无力,微恶寒,鼻塞,以为“感冒”,遂在家休息,次日下午即突然两脚痿软,不能站立,更不能开步,手也无力,即送医院治疗无效。中医会诊:患者原有咳嗽已三年,咳时痰不易出,咽燥有灼热感,热则咳嗽加剧,现就诊时除足痿外还有口渴喜冷饮,身热感,大便干结,夜寐欠佳。检查:神志清楚,双脚不红肿,舌边稍红干、苔白厚,脉浮大。
[治则]清肺养阴,辛凉解表。
[方药]南沙参30克,麦冬12克,玄参15克,知母9克,黄芩9克,桑叶16克,芦根24克,薄荷9克,荆芥9克,银花9克,甘草6克,服4剂后,能扶杖下床,继而能步行,但双脚无力,汗出口渴,咳嗽未止,测体温38.5℃。故原方加石膏24克,又服5剂,双脚走路有劲,痿跫愈,唯有咳嗽浓痰。按上方化裁以清肺生津为主再服19剂,双脚健步如常,咳嗽亦愈。随访半年未复发。(见《新中医》1975年第6期)
[评析]患者咳嗽已三年,常咽喉灼热,此系肺热伤阴,煎熬成痰,难以咯出,日前又新感外邪,故发热口渴微恶寒;热邪犯肺,热盛伤津,肺为水之上源,朝会百脉,今上源不足,输布无权,筋脉失去濡养,故足痿而不行,手亦倦怠无力。故《内经·痿论篇》云:肺热叶焦,发为痿跫。现着重清肺养阴,润燥生津,筋脉得以濡养,故收效。(李祥云)
痿跫(二)
[病案]杨某,男,38岁。两足软弱不支,不能站立及步行已二年余。1960年4月起病,先两腿酸楚。曾先后用安乃近、考的松,长期针灸,中药钻地风、千年健、鸡血藤、五茄皮、虎骨、龟版、知母等。追问病史,于十多年前因受重物坠击,自头至背腰部以下均受挫伤,住院治疗半月而愈。余无其他重要病史。检查:两下肢厥冷,肌肤麻木不仁,用针刺无痛感,膝、髋,踝关节能动而不能用,两腿肌肉对称性瘦软,虽扶拐杖,亦不能站稳,时有低热起伏于38℃左右。虽在盛暑,周身犹恶寒无汗,穿长袖衫裤不知热;腰背不酸,但久坐则感腰椎不支,每夜滑精自下,阳痿不起,小溲清白,溺后淋漓不尽,食欲不振,口不渴,大便干难,头晕倦怠,精神忧郁。舌胖、苔薄白,脉濡大无力。
[治则]温煦肾督,补益脾土。
[方药]淡附片15克(先煎),上肉桂4.5克,干姜6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仙茅4.5克,仙灵脾9克,巴戟肉15克,锁阳9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12克,五味子4.5克,炙甘草6克。同时用维生素B12,0.015毫克,作肾俞(双)、脾俞(双)、关元穴位注射,每日左右交替注射。服药5剂后,上半身已得汗,纳佳,滑精自止,小溲增多,淋漓改善,但足痿依然。原方加熟地,鹿茸粉(另吞)。续6剂后,可独立缓步三丈许上方治疗月余,诸症均除,步履日健,恢复半天工作。唯踝关节以下尚觉无力。除续服原方外,并嘱两下肢功能锻练。四个月后行走及体力恢复正常。随访二年,精神充沛,健步如常。(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3期)
[评析]腰背为督脉之位,督护一身之阳,腰为肾府,肾藏精而为作强之官。昔年受挫伤,外形虽复,肾督之气暗耗,以致下元不固,脾主四肢肌肉,四肢为诸阳之未,脾虚则气血不充,无以濡养筋骨肌肉,致成下肢痿跫症。所以应用温肾督而状元阳,补脾土而生气血,收功其捷。(黄宣能)
肢节摇颤(骨繇)
[病案]孙某,女,49岁。1979年10月12日就诊。4日晚因过于烦劳而突然晕仆,稍息片刻后目眩略定,但四肢不用,感骨节纵缓无力,二小时后活动自如,第二天照常上班,6日晨7时再次晕仆,醒后眩晕,四肢摇颤不能自制,以下肢为重,此后每晨7时左右必发,历1~2小时渐止。肢节软缓不能行动,失眠、纳差。检查:血、尿、胆固醇等均正常,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紧张度升高。诊断为脑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曾用安定、654—2、异丙嗪、氯丙嗪、谷维素、扩张血管药等均未改善。舌红、苔黄腻浊,脉弦滑。
[治则]清热宁胆,降逆涤痰。
[方药]柴胡20克,黄芩20克,茯苓20克,半夏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大黄5克,牡蛎50克,龙骨25克,代赭石25克,猪胆汁一枚(蒸,分2次冲)。1剂后未见肢摇,3剂后疗效稳定,能起床活动,除略感疲乏外,余无不适。(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2期)
[评析]“骨繇”是指骨节纵缓摇动不定的一种病症,临床较罕见。据秦伯末《内经类证》疑为现代医学之“共济失调症”。《灵枢·根结》:“少阳为枢……枢折则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本案是因烦劳而阳气暴涨,热并于胆,胆热则少阳气厥,骨失所主,故节纵摇动不安。方选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方中柴胡,黄芩为主,以清疏少阳胆热;桂枝与大黄同用,长于下气降逆,茯苓、半夏涤痰和胃安神,龙骨,牡蛎潜摄上逆外张之阳,党参扶正,去铅丹以代赭石取重镇之义;猪胆汁为清热益胆。少阳热清则病愈。(黄宣能)
大舞蹈病
[病案]范某,男,36岁。1977年12月某日就诊。患者四肢进行不自主动作已八年,还有扭颈、耸肩、伸舌、咀嚼等动作,有时上下牙之间咬得“格格”作响。由于不能控制伸舌、蛆嚼动作,舌及唇被咬伤多处,甚至咬得鲜血淋漓,剧痛难忍。家族无同样病史。神经系统检查:神清、颅神经阴性,语言含糊,四肢肌张力明显降低,肱二头肌、三头肌、桡骨膜反射、膝踩反射均消失,肌力4.5度。头面、颈项、四肢不停地挤弄、扭动、伸屈。全身肌肉未见明显萎缩,深浅感觉无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拟诊大舞蹈病。
[治则]平肝熄风,豁痰镇痉为主。
[方药]煅石决 30克,广郁金15克,黑白丑15克,北细辛15克,天竺黄15克,石菖蒲15克,白僵蚕15克,制南星15克,广陈皮15克,全蝎15克,蜈蚣15克,蝉蜕15克。上药焙干,共研细末吞服,每次1.5~3克,每天3次。服药三个月不自主动作明显减少,服药四个月起伸舌、咬牙动作停止,其他扭颈、耸肩等动作虽未完全停止,但较服药前明显减少,至今稳定。(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年第1期)
[评析]舞蹈病分为小舞蹈病、大舞蹈病和老年性舞蹈病。目前大多应用西药及针灸等方法控制其症状,但对大舞蹈病来说则疗效很差。本方取石决、全蝎、蜈蚣、蝉衣均为平肝熄风要药,天竺黄、白僵蚕、制南星化痰宁神,广郁金理气化痰,细辛、黑白丑分别布祛风散寒、利水化痰的作用,与上述平肝熄风、豁痰镇痉药同用、能增强抗抽搐作用,陈皮用以保护胃气,以利久服。(黄宣能)
多动症
[病案]易某,男,51岁。1971年11月27日就诊。10月上句开始,时感左侧面部及左侧上、下肢发麻,肌肉跳动,拿不住东西,数分钟至数小时自愈。10月30日开始突然左侧上、下肢不自主向外侧呈舞蹈样甩动,发作不规则,从一天数次,到十几次、几十次,约经一周后,逐渐发展至持续性,有时也有短暂间歇,睡眠时停止,但有时夜间也突热发作。曾在某医院神经科检查,诊断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多动症,帕金森氏综合征。先后用过安坦、安定、鲁米那、苯妥英钠、利眠宁、奋乃静、冬眠灵、利血平、地巴唑、路丁、亚油酸丸及维生素类西药,未见效果。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尚伴有头昏并时时隐痛,目眩畏光,听力减退,口干咽燥,夜晚更甚,腰酸脚软,心烦意乱,睡眠易惊,食欲尚可,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脉象弦细略数,舌质暗红前半无苔、舌根有薄黄苔。检查:体温正常,脉搏每分钟86次,血压21.3/13.3kPa(160/100毫米汞柱),神清合作,说话清楚,表情迟纯,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良好,未发现面神经麻痹,偶而可见左侧面部肌肉抽搐,颈软,心、肺、肝、脾均无异常,左侧上下肢不停地摆动,上肢为前臂旋前旋后动作,下肢向外侧呈扭转样动作,左手握不住东西,肌张力稍增高,左侧肢体正常,膝反射存在,腹壁、提睾反射消失,无明显感觉障碍,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治则]养阴熄风。
[方药]羚羊角粉3克(冲服),大白芍12克,麦冬12克,制首乌12克,麻仁12克,黄明胶12克,生地15克,钩藤15克,生牡蛎30克,炙鳖甲30克,全蝎6克,炙甘草6克。4剂后,略见效果,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又照上方将羚羊角粉改为2克,继服5剂,病情显著好转,一天只大发作2~3次,但轻微颤动仍较频繁。守原方去羚羊角,加炙僵蚕10克,炙地龙10克。服20余剂而痊。随访至1977年2月仍未复发。(见《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第10期)
[评析]本案属肝肾阴虚,筋脉失于濡养;虚阳上扰化风所致,因此治疗必须养阴熄风。方用二甲复脉汤加减,方中羚羊角粉用3克,是重要之药,尽管价昂亦应用之。(马荫笃)
振栗症
[病案]陈某,女,62岁。1982年1月13日就诊。患者身栗栗振动欲坠,头左右摇摆不定,齿颤颤叩击有声,手抖抖蠕动,行立振掉,语言不利,唾液不时从口角流出,时轻时重,历时两月有余,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始来就诊。细询在振栗之先,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症,经服解热镇痛、消炎片及疏风发表之剂,寒热除,头身痛解,则出现振栗。三年前曾发作过一次,服用中西药治疗近一年之久,症状消失。有高血压史,间常服用利血平。检查血压18.6/12.6kPa(140/95毫米汞柱)。血常规化验:血红蛋白80克/L(8克%),白细胞3.1×109/L(3100/立方毫米)。精神萎顿,面色不华,肢体稍酸痛,食纳呆滞,大便不畅,小溲一般。情志激动时,震颤加剧,但随动作时略有减轻,入寐则停止发作。舌苔薄白、质淡红润,脉微细。
[治则]补气养血,温煦筋脉。
[方药]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党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熟附子10克,桂枝6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红枣4枚。服5剂,身振大为减轻,摇头、击齿均停止,手颤亦轻,口角流涎减少,继守原方连服10剂,振栗完全消失,食纳香馨,精神振作,能从事家务劳动。(见《中医杂志》1982年第8期)
[评析]振栗一症,系阳气虚弱,气血不足,筋脉失其温养,经虚阳弱而得之,与瘛疭截然不同。《伤寒论》“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又“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其治法以温经益阳为主。属阳气外虚,不能主持诸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属肾阳虚衰,水气凌心;“身润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患者,年逾花甲,素操勤劳,为气血衰弱之躯,病历二月之久,起于发散之后,脉症表现,均是气血不足之征,故以当归、熟地、白芍补精血以濡脉,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扶脾益气以养筋,附子、桂枝振奋阳气以温养筋脉。药证相符,故效而彰。(马荫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