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ž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不包括结核)引起的尿路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ž  病原微生物
ž  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
ž  小部分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ž  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
ž  发病机制
ž  感染途径:包括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淋巴道感染
ž  机体防御功能
ž  排尿的冲刷作用
ž  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抗菌能力
ž  尿液中高浓度尿素、高渗透压和低pH值
ž  前列腺分泌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
ž  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上皮组织和尿液中,起清除细菌的作用
ž  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具有防止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的功能
ž  女性阴道的乳酸杆菌菌群对限制致病病原体的繁殖有重要作用
ž  易感因素
ž  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机体免疫力低下;神经源性膀胱;妊娠;性别和性活动;医源性因素;泌尿系统结构异常;遗传因素
ž  细菌的致病力
ž  细胞的致病力是决定能否引起尿感、是导致症状性尿感还是无症状性尿感、膀胱炎还是肾盂肾炎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所有大肠埃希菌菌株都可引起症状性尿感
流行病学
ž  1岁至50岁人群中,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ž  成年男性,极少发生尿路感染,但65岁以上男性尿路感染明显增加,几乎与女性相近
ž  婴儿中,因男性先天性尿路异常发生率高于女性,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
ž  伴有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或免疫低下等危险因素的病人,尿路感染的发表率明显增加
病理解剖
ž  急性膀胱炎
ž  主要表现为膀胱黏膜血管扩张、充血、上皮细胞肿胀、黏膜下组织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重者可有点状或片状出血,甚至黏膜溃疡
ž  急性肾盂肾炎
ž  可单侧或双侧肾脏受累,表现为局限或广泛的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黏膜下可有细小脓肿,于一个或几个肾乳头可见大小不一、尖端指向肾乳头、基底伸向肾皮质的楔形炎症病灶。肾间质水肿,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肾小球一般无形态学改变
ž  慢性肾盂肾炎
ž  双侧肾脏病变常不一致,肾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有肾盂、肾盏粘连,变形,肾乳头瘢痕形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表现
临床表现
ž  膀胱炎
ž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征)。可有耻骨上方疼痛或压痛,部分病人出现排尿困难。尿液常混浊,约30%可出现血尿。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ž  肾盂肾炎
ž  急性肾盂肾炎
ž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
ž  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
ž  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体检时可发现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ž  慢性肾盂肾炎
ž  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半数以上病人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
ž  无症状细菌尿
ž  无症状细菌尿是指病人有真性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感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病人可长期无症状,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或白细胞增加,但尿培养有真性菌尿
ž  复杂性尿路感染
ž  复杂性尿路感染显著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增加疾病的严重性。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为多样,从轻度的泌尿系统症状,到膀胱炎、肾盂肾炎,严重的可导致菌血症、败血症
并发症
ž  肾乳头坏死
ž  指肾乳头及其邻近肾髓质缺血性坏死,常发生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的肾盂肾炎,为其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剧烈腰痛或腹痛和血尿等,可同时伴发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或)急性肾衰竭
ž  肾周围脓肿
ž  为严重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致,多有糖尿病、尿路结石等易感因素。致病菌常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除原有症状加剧外,常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且在向健侧弯腰时疼痛加剧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ž  尿液检查
ž  常规检查
ž  尿液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称为白细胞尿,几乎所有尿路感染都有白细胞尿,对尿路感染诊断意义较大;部分尿感病人有镜下血尿,少数急性膀胱炎病人可出现肉眼血尿;尿中发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盂肾炎
ž   白细胞排泄率
ž  准确留取3小时尿液,立即进行尿白细胞计数,所得白细胞数按每小时折算,正常人白细胞计数<2×105/h,白细胞计数>3×105/h为阳性,介于(2~3)×105/h为可疑
ž  细菌学检查
ž  涂片细菌检查:未离心新鲜中段尿沉渣涂片,若平均每个高倍视野下可见1个以上细菌,提示尿路感染
ž  细菌培养:细菌培养菌落数≥105CFU/ml(菌落形成单位/ml),为有意义菌尿。如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做两次中段尿培养,细菌菌落数均≥105/ml,且为同一菌种,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ž  尿细菌定量培养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ž  假阳性主要见于:中段尿收集不规范,标本被污染;尿标本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小时才进行接种;检验技术错误等
ž  假阴性主要见于:近7天内使用过抗生素;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不足;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混入尿标本内;饮水过多,尿液被稀释;感染灶排菌呈间歇性等
ž  硝酸盐还原试验 
ž  对诊断尿路感染有很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差。该方法可作为尿感的过筛试验。
ž  白细胞酯酶试验
ž  该试验检测尿中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包括已经被破坏的中性粒细胞
ž  血液检查
ž  血常规:急性肾盂肾炎时血白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可增快
ž  肾功能: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
ž  影像检查
ž  包括B超、X线腹平片、CT、IVP、排尿期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等
诊断
ž  尿路感染的诊断
ž  有尿路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尿路刺激征(尿频、尿痛、尿急),耻骨上方疼痛和压痛,发热,腰部疼痛或叩击痛等,尿细菌培养菌落数均≥105/ml,即可诊断尿路感染
ž  如尿培养的菌落数不能达到上述指标,但可满足下列指标一项时,也可帮助诊断
ž  硝酸盐还原试验和(或)白细胞酯酶阳性
ž  白细胞尿(脓尿)
ž  未离心新鲜尿液革兰染色发现病原体,且一次尿培养菌落数均≥103/ml
ž  定位诊断
ž  根据临床表现定位
ž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常以尿路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伴或不伴尿路刺激征
ž  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
ž  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肾小管功能不全的表现
ž  复杂性尿路感染
ž  伴有泌尿道结构/功能异常(包括异物)或免疫低下的病人发生尿路感染。对治疗反应差或反复发作的尿感,应检查是否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ž  无症状性细菌尿
ž  病人无尿路感染的症状,两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均≥105/ml,均为同一菌种
ž  肾盂肾炎
ž  除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之外,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脏功能检查
ž  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
ž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
ž  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具备上述第前两条的任何一项再加第三条可诊断慢性肾盂肾炎
鉴别诊断
ž  尿道综合征
ž  常见于女性,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不适等尿路刺激症状,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
ž  肾结核
ž  本病膀胱刺激症状更为明显,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尿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而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
ž  慢性肾小球肾炎
ž  慢性肾盂肾炎当出现肾功能减退、高血压时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多为双侧肾脏受累,且肾小球功能受损较肾小管功能受损突出,并常有较明确的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病史
治疗
ž  一般治疗
ž  急性期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去除诱发因素
ž  抗感染治疗
ž  用药原则
ž  根据尿路感染的位置,是否存在复杂尿感的因素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及疗程
ž  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尤其是首发尿感。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应按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ž  选择在尿和肾内的浓度高的抗生素
ž  选用肾毒性小,副作用少的抗生素
ž  单一药物治疗失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耐药菌株出现时应联合用药
ž  急性膀胱炎
ž  对女性非复杂性膀胱炎,SMZ-TMP 、呋喃妥因、磷霉素被推荐为一线药物
ž  肾盂肾炎
ž  首次发生的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80%为大肠埃希菌,在留取尿细菌检查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治疗,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72小时显效者无需换药,否则应按药敏结果更改抗生素
ž  反复发作尿路感染
ž  再感染:多数病例有尿路感染症状,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对半年内发生2次以上者,可用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
ž  复发:复发且为肾盂肾炎者,特别是复杂性肾盂肾炎,在去除诱发因素(如结石、梗阻、尿路异常等)的基础上,应按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杀菌性抗生素,疗程不少于6周
ž  复杂性尿路感染
ž  因基础疾病不同,感染的部位、细菌种类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样,因此需要个体化对待,同时尽量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用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ž  无症状性菌尿
ž  是否治疗目前有争议,一般认为不需治疗,但有下述情况者应予治疗: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学龄前儿童;出现有症状感染者;肾移植、尿路梗阻及其他尿路有复杂情况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主张短疗程用药
ž  妊娠期尿路感染 
ž  宜选用毒性小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头孢菌素类等
ž  疗效评定
ž  治愈:症状消失,尿菌阴性,疗程结束后2周、6周复查尿菌仍阴性
ž  治疗失败:治疗后尿菌仍阳性,或治疗后尿菌阴性,但2周或6周复查尿菌转为阳性,且为同一种菌株
预防
ž  多饮水、勤排尿,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ž  注意会阴部清洁
ž  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需应用时,严格无菌操作
ž  如必须留置导尿管,前3天给予抗生素可延迟尿感的发生
ž  与性生活有关的尿感,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并口服一次常用量抗生素

---------------------------------------------------------

以下是可爱的原创凑字数内容

1、为何要加原创:加原创只为可以添加话题标签。

2、为何要添加标签:添加话题标签后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方便大家阅读。

3、声明:该内容以九版内科学内容为基础编制,为方便大家学习考试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为谢!!!

本文章并非作为疾病诊治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就医。

内科学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涉及面广,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为临床各科从医者必须精读的专业。
(0)

相关推荐

  • 泌尿系感染的检查方法

    诊断标准 (1)尿路感染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 ...

  • 内科学-IgA肾病

    IgA肾病 IgA肾病 定义 l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的发病有 ...

  • 1穴治肾炎、腹胀水肿、盗汗自汗、腿肿、尿路感染,同六味地黄丸

    1穴治肾炎、腹胀水肿、盗汗自汗、腿肿、尿路感染,同六味地黄丸

  • 她反复尿路感染,用中药艾条灸两穴治愈~

    反复尿路路感染 王某,女,43岁,2007年3月6日初诊. 患者5年前曾尿频.尿痛.发热.腰痛,当时诊断为肾盂肾炎,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是每年复发数次,今年2月因单位打扫卫生受累又复发. 现症见 ...

  • 一文教会你搞定老年男性的尿路感染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费因伯格医学院的 Anthony J. Schaeffer 教授和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 Lindsay E. Nicolle 教授结合一个常见病例,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老年男性尿路感 ...

  • 1岁娃确诊尿路感染!私处清洁不是洗洗就行,做不对坑娃一辈子!

    崔玉涛的育学园  朋友最近有点烦躁. 她家1岁小宝宝出了点小状况. 我建议她尽快带娃到医院去看看.结果一检查,娃居然是「尿路感染」! 朋友吓一跳:这么小的宝宝咋会尿路感染? 01 - 认识一下婴儿尿路 ...

  • 尿路感染的治疗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我们在前面的文章和头条中已经进行过科普,今天重点科普一下尿路感染的治疗.尿路感染的治疗因病因人而异,所谓因病因人就是尿路感染分为不同类型,就感染的发生部 ...

  • 【内科学重点总结】呼吸系统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咳嗽.咳痰.喘息,慢性反复发作,冬天寒冷时加重,回暖时缓解.病因有吸烟.职业粉尘.化学物质.大气污染.感染. ...

  • 10种中成药,治尿路感染各有绝招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而在中医理论中,它们被统称为"淋证",淋证中以热淋.血淋为常见,此外还有气淋.膏淋.石淋.劳淋等.热淋可引起尿频.尿 ...

  • 内科学-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定义 l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以 «  大量蛋白尿(>3.5g/d) «  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 «  水肿 «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