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料传奇揭秘:16万开采出价值上亿的95于田料

95于田料作为山料中的传奇,近年来在玉石市场已经无迹可寻,其发现和开采过程也演绎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在玉石界流传,但它真实的开采、经营和销售情况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跟着小秀来了解一下真实的95于田料的历史原貌。

开采契机:玉矿国有制转为私人承包

于田玉矿在历史上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区之一。出料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清中期以后。在这里有过去英国人开采遗留的痕迹,更有先辈们开采玉料遗留的足印。

戚家坑

建国后,和田地区成立组建了和田地区玉石矿,主要负责全地区的和田玉料的开采、收购和经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于田县玉石矿的开采矿点,主要是在以前遗留下的老矿区---阿拉玛斯矿区周围以戚家坑为中心点开采。

阿拉玛斯矿区附近

1986年之后,当时还是国有性质的的于田玉石矿,每年在老的矿点可以开采20--50吨不同等级的玉料来,但真正能达到要求的等级玉料却寥寥无几。

一级料的产量大约每年能出300-500公斤。这样一来,于田县玉石矿每年几乎都是依靠国家扶持和拨付的采矿资金和探矿费维持经营。

95于田料开采矿区附近

1994年于田县玉石矿就几乎到了停顿的边缘。无人愿意上山采矿,采矿队也难以组建,于田县委和政府提出了国有矿点个人承包,一年一签,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营思路。

试点方案推出后,包括当时的矿长,采矿队长等等没有一个人敢于试水,最后动员采矿队一个叫买买提明的维族职工承包玉矿一年。

当年的承包费交16万给政府,之后,上山采矿的所有费用,都由买买提明自己承担,收益自然也由他自己支配。

95于田料的发现之旅

1995年4月初开春,买买提明带领采矿队,进入了昆仑山深处阿拉玛斯矿区,边采矿边探矿。在老矿点采矿,在老矿区的周围以及纵深探矿。

开始几个月,几乎没有收获。眼看本年度的采矿期快过去了,8月的一天,探矿人员报来了一个消息:在老矿区的纵深处(无名点)发现了一条白玉矿脉,虽然矿脉很窄,但颜色挺白。

95于田料

买买提明马上带人携带炸药等爆破器材,来到新的矿点。经过爆破试探,喜从天降。开始炸出的玉料,虽有白度但硬度不够,块度也很小,量也很少。

但此玉料的品质好过以往老矿点开采的所有玉料。开采出来的玉料,大块的绺裂较多,成材率较低,小块的比较完整,此外大部分硬度不够,但也有部分硬度很好的料,但脆性较大,柔韧性欠缺。

95于田料

但是现实是很严酷的,已是9月中旬了,开采出的第一批玉料被送下山进入市场价格可以卖到500--800元/公斤(而在这之前的老矿料只能卖到30--80元/公斤,极个别的单体,最高也只卖过200元/公斤)。

而此时的买买提明最焦虑的是:新的矿脉刚刚发现,主矿体也是刚刚炸出,时间却没有了。

95于田料开采现场

新矿出现的信息已在社会上扩散,下一个年度他肯定再拿不到承包权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开采速度,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开采出更多的玉料。

在这种背景下,买买提明采用炸药狂轰滥炸,急速下运的方法,从9月到12月大雪已封山的情况下,陆续运出了最后几批玉料。而此时玉矿的脉线也已向大山的腹地下沉,很难再扑捉了。为了与老矿点的料区分,这批料当时就叫“95新矿料”,也就是现在所说得“95于田料”。

市场上的95于田料

据事后的统计:这批玉料共出产了8000多公斤。到1996年底,这批玉料已基本销售完毕。

95于田料

其走向:矿主本人留了大约300-500公斤,市场上陆续流通了大约4000余公斤,和田工美总计收购了4000余公斤。这批玉料最大的单体100余公斤,最小的单体只有30-50克。在1996年底有记录的销售价格是:500--4500元/公斤。

而在进入21世纪后,还能够与买买提明维持交易的玉器经营者,少之又少,美玉秀秀的玉友金鹰玉器的刘月朗先生有幸是其中的一位。

95于田料

2011、2012和2015年分别从其积存的最后一批玉料中收购了最好的一部分原料,最贵时每公斤价值50万元人民币。

目前这种玉料在市场中已经近乎绝迹,能看到的多是成品,且为早期生产的作品,工艺和品质都有欠缺之处,但以其稀缺和绝佳的特性,其价值已经成为玉石料中无可争议的高阶贵族,而且仍有持续增长的巨大的升值空间。

95于田料的特性

95于田料

由于开采条件和当时的背景情况,这批玉料的绺裂比较多,特别是单体稍大点的内部绺裂都比较严重。主矿脉中出的小块的一般都非常好,结构致密,洁白无瑕,真可谓是冰清玉洁。当时当地的老乡形容这种玉料叫冰糖料。

95于田料

这种料还有一个特点:毛矿料时,看上去略闪点青,但制作完成打磨过后,其洁白、温润、致密、油腻,讨人喜爱的程度,是许多高等级籽料也难以攀比的。

应该说这批玉料是近代和田玉开采史中,有记载的最好的一批山料,称其为玉石中的山料之王,可谓名副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阿拉玛斯玉矿区附近

此后的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连续4年,分别有四家汉族同胞承包过阿拉玛斯玉矿区,都想去再探找“新矿料”,但都没有受到上天的眷顾。虽然投入很大资金,只是在老矿点附近采到一些类似的白玉矿料,但品质都不如“95新矿料”。当然,其售价和产值也没法与“95新矿料”比了。

连续几年也有不少玉友找过这条矿带,连“95新矿料”的采矿点都没找到,从此“95于田料”就成了玉石界的绝响。

关于95于田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给小秀留言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