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衰败的乡镇中学将何去何从
90年代末,那时候的乡镇中学办得非常的红火,每个乡镇都有中学,而且每个中学似乎都办得特别好,学校规模都不小,生源质量也都还可以,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氛围较好。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是大家的共同愿望。而摆在眼前的客观现实是,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仍存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乡镇学校生源不断向城区涌流。
其他地方的情况我不甚了解,但就我们当地而言,乡镇学校生源流失相当严重,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滑坡,乡镇学校正在日渐衰败。
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就是摆在眼前的客观现实:
乡镇上的孩子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尚且可以,或者只安有一点门路和途径的,家长都想尽一切办法将来转到城区学校就读。凡是转不走留在乡镇学校就读的孩子,大多数都属于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没有能力和途径将孩子转出去。
因此上,乡镇学校的学生有两大特点:学校学生总数较少;学生家庭环境特殊。
可能很多人对乡镇中学的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
说实话,就目前乡镇学校的学生而言,有将近一半的孩子几乎是在混日子。
他们非但不学习,而且是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打架,抽烟,酗酒,逃课,早恋,上网等等。一个班成绩个位数,十几分,几十分的学生一抓一大把,这些学生完全是一种玩世不恭,油盐不进的状态,上课睡觉,下课打闹,作业不交,管的多了还动不动用不上学来威胁家长,威胁老师。
在乡镇学校读书孩子的家庭,大部分经济条件都不好,而且家长也不重视教育,他们认为读书根本没有用,即便是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让孩子早早的去打工挣钱比较实惠。他们对孩子的管理完全是一种放任自流式的管理,几乎是一种放纵的状态。
不少乡镇学校规模小,地处偏远,缺乏办学氛围,往往对于教师吸引力较弱,引起教师的大量流失,特别是优质师资力量和中青年教师的流失,必然会导致教师结构的失衡;首先是学科结构的失衡,特别是体音美信等学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要想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只有用其他学科的教师暂代这些学科的教学,其实是以牺牲教育教学质量为代价的。其次,由于中青年教师流失较多,导致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中坚力量薄弱,有时候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不少教师常存在心理落差,性情浮躁,静不下心来搞教学,表现出厌教情绪或凭良心教书。一些业务能力较强或有些来路背景的教师纷纷调离,教师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年轻教师不能及时补充进来。这些教师大多都是本乡本土人,家庭拖累大,精力分散,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不少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底”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长期处在低迷的工作环境中,也就只能得过且过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长期在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管理者,思想意识滞后、精神风貌疲沓,长期积淀下来的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懒散的工作惰性严重制约学校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大部分乡镇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规模较小的学校管理者,面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学生生源流失严重,社会信任度、支持度不高的现状,大都有“维护现状,守摊子,只要不出乱子”的思想,工作没有创新,更缺乏开拓精神。
说实话,当下在乡镇学校任教真的是太不容易了。面对日渐衰败的乡镇学校,上级部门、学校、社会、家长还要向学校,向老师要成绩,而学校、老师所面临匮乏的教育资源、不和谐的教育环境、薄弱的师资条件、无力的管理、严重流失的生源、家校配合的不力等等现状,如何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感觉到乡镇学校生存发展的空间和道路基本上都被堵死了,真的不知道日渐衰败的乡镇学校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