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深白及其它

文|凤舞

读书札记——深白

素咖啡。读李榕的小说《深白》。

主人公高飞是一个生活得一团糟的女人。工作繁累,生活疲惫,情感空芜。她或是爱着一个人的,比如她的前夫,那个看上去是“万人迷”型的男人。她或是想要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所以因些误解毅然离开她的前夫,而选择了后来这个木讷寡言,看上去很踏实的人。但她想要的生活不知为什么越离越远。生活的面目渐渐粗粝,渐渐难堪。前夫依然的关心使她烦厌,后夫的冷漠无情使她伤怀。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会变得这样难以收拾。

而实际上,我们看完了全篇会知道,她竟然被两个男人深深爱着而不自知。前夫游刃于各种女人之间,而心里唯一牵挂的是她。这种关怀频频表露,却被她当作他的个性使然而频频不以为然。后夫对她表面上漠不关心,因为一件小事就对她大打出手,并坚决要求离婚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认为她的心里始终记挂前夫,所以赌气地成全。而在遭遇车祸的生死关头,又本能地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她。

写到这里我想起里尔克的话:“只有从死这一方面(如果不是把死看作绝灭,而是想象为一个彻底的无与伦比的强度),那么,我相信,只有从死这一方面,才有可能透彻地判断爱。”是啊,死作为爱的证明,的确是彻底的无与伦比的强度,但却又因为绝灭,而成巨大的空虚。

后来她是知道了,前夫并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她的事情,而且在得知她遭到后夫欺辱之后竟然冲动地去打抱不平。她也知道了,后夫对她貌似无情的真正原因,知道了车祸之后为什么他死她生。然而知道之后又能怎样呢?
    “有些人即使是无数次相遇,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错过”。我们唯有祝愿,她,或者也有像她一样的人,终于懂得了爱,学会自信和宽容,懂得了该怎么样去生活。

她从前的无知当然有她的原因,因为一个自私地抛弃了家庭的父亲,因为一个受了刺激而对她严厉得不近人情的母亲。导致她形成那样的个性。(其实有很多悲剧的根源都在于人的个性。)她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不知道怎样去接受爱以及爱人。自我卫护从来都是自我禁锢。不肯放下身段去真切地了解别人的心,又怎么会发现真正的感情呢?爱,是一种能力。只关注自己的时候,不会有真正的让人温暖舒适的幸福的爱情。

作者告诉我们:“深白是这样的一种布,越洗越白,越洗越亮。”也许他是想说,很多东西是要经过岁月和生活的陶洗,才能显现本色,焕发出光彩。一个人不经磨练,又怎么能真正读懂人生,了解幸福的真义?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想起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
    同样是医生,同样是女性,同样是面对事业的压力,生活的困境。陆文婷展现的是人性的无私和高贵。高飞却是心灵的茫然和困惑。这是时代的原因吗?有些高尚美好的精神境界在今日真的已经不复存在了吗?

读书札记——心爱的树

下午,一杯茉莉龙珠,读蒋韵小说《心爱的树》。

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的主题音乐,为掩卷后的沉思做背景,依然是适合的。

这故事应该是说人性的。

人性中会有的挣扎、欲望、冲突,人性中所能有的美与执着。所有的爱憎悲欢都会被时光的洪流冲淡,失去力量。唯一不变的是善良。

因为有善良在,人生的难以避免的苦涩被最大程度淡化了。所以这故事最后仍是让人感动和温暖的,虽有醇浓的感伤。

我们平凡的世人,身在和平的年代。难以缔造传奇的人生,也不会置身于跌宕的命运。却依然会有种种的苦涩在。如果能够勇敢,勇敢地追求幸福,也勇敢地谅解不幸。如果能够善良,能坚持道义和本真。我们也能把自己连同那永逝不返的年华,一同沐浴在午后的光中,登上下一程的列车,以至终途。

不过说实话,我始终没太明白作者前面取材自《诺阿·诺阿》那段文字的意思。是说有些人注定是过客以及一生的思念?

文中频频提到了一棵槐树,在不同时期关联着不同人的情感。也许这个和题目是有关联的。老槐最后被锯断了,在梅巧的眼里老树是流淌着大串的泪珠。我想像不出那一时刻梅巧心里是想什么,也许所有人对人生的感想都是永远无法言明。

而我对促使我眼睛忽然湿润的东西,也自无法言明。

读书札记——小镇的女裁缝

有时我喜欢把小说简单地分为两种,一种为写故事,一种为写人。其实在好的小说中这两者是密不可分,互相倚仗的。中短篇里能两者兼顾的很少。故事不传奇了不好看,传奇而同时又要兼顾生活逻辑以及人物的情感逻辑很不容易。至于典型艺术形象,就更不是那么好树立的。写小说,把故事说得令人信服,或者是描写出一个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能做到其中一点,其实就很难得了。尤其是在如今这种快餐文学时代。

劭丹所做《小镇上的女裁缝》,是一篇不错的写人的作品。

其实更准确地说,小说所描绘的应该是一种生命状态。平和,沉静,恬退隐忍,谦卑善良。

小说的叙事也是平和自然的,详简得宜,有很好的心理刻画。作者没提主人公的名字,名字在这样的故事里也是多余的。因为作者写的本来是人,一个人在前面,背后站的是一类人。作者把叙事背景放在一条古街上。人物的性格是与这样的环境完全吻合的,或者也是在暗示,这样的人生形态已经是和老街一样古朴的东西,也许更多的是陈列的意义?因为这样的人,在这浮躁的社会里,可能已经不多了。

在老街上,时光流逝缓慢,一生悠悠如歌。故事的开头,她便已经老了。她心灵手巧,是手艺精湛的裁缝,在老街上开着小店。过去艰难的岁月,她便靠她的手艺,辛勤的劳作,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一切为了儿孙过上更好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碌中,岁月平安渡过。儿子如愿在繁华的地段,有了宽敞的新楼。一生的辛劳,有了圆满的结果。她可以安歇了的。但是不肯。因为她竟是真的喜爱着自己做的事情,喜欢用自己的劳动,装扮他人的美丽。

儿子知道自己的一切所从何来,总替她设计着种种的商业计划,要她顺应如今的环境,去赚取更多的钱。但是她不感兴趣,心里从没有更多的奢望,对儿子的设想毫不起劲。

喜欢做中式服装,不赶潮流。潮流忽然却来赶她。于是生意忙碌起来。已经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给自己定了规矩每天少做,不打算为了钱忙了。这时候小说叙述了两件事情。拿着时装书里的样子和买好了的布料来找她的爱美的女人,因为费工夫或者手艺不行,没有裁缝肯接的活儿,她本来也不打算接,但是看到那女人的失望,就忍不住的应承了。来找她做中装的姐妹俩,因为要赶着出国,需要几天内做完,她要答应做,除非开夜工。如前所述,她已经老了,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了。她也答应了,主要的原因是觉得那女孩的身材非常适合穿中装,穿上准会很好看。

人生总有种种现实的考虑,那是人活着所必须的。或者说,人人都会有利己的本能,如果为了某种欲求,比如金钱、名誉或者情感之类,人有时做出利人而非利己的事情,那也是很正常的。小镇上的这个女裁缝,不为那些,而仅仅是为了美,为了自己的劳动能够装扮出美,这心灵于是便有了与众不同之处,有了可羡可赏的地方。换言之,有了境界。

人是可以那样活着的,像我前边所说的那样,以那样的生命状态:平和,沉静,恬退隐忍,谦卑善良。同时具有着对美好的赏鉴和追求。小镇上的那个女裁缝,她只是个手艺人。她是没有文化的,她是从来不思考自己的人生的,然而那么容易就进入了生命的大境界。坦然,自有欢喜,如水一般默默,滋润着周围的一切。

她是个普通人。即使眼前不见,我亦知道,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都有这样的普通人,如这般安于现状,心怀善意地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他们永不会被推到前台,受人注目,也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他们只如小草,所需不是很多,生命自然茂盛。因为有这样的人在,世界于是永不荒芜。

因此,劭丹的《小镇上的女裁缝》所塑造出来的这一人物形象,便有了典型的意义。

读书札记——离歌

喝了数日中药,咖啡更加不觉其苦。今日偷闲看了一会书,读了一个短篇《离歌》,作者鲁敏。

伟人曾经说过:“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在不同的语境下,这话语自有其不同的意蕴。我读这篇小说,忽然心中亦有此感想。关于生死,有无数的哲人智者去不断思虑它的意义,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往往可能无知无识,感不能言的人更容易发觉生命的本真,有如文中的“三爷”。

乡人对于生死都有一定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唯物者看来,或许有些可笑。然而对这些仪式的信仰和践行却往往使一个人来与去变得从容有度起来。科学发展到人类可以探索宇宙,试图征服自然的地步,然而宇宙是无穷无尽的,自然是不可征服的,不断的灾难毫不留情地嘲笑这人类的自以为是。科技的发达、文明的进步使有知者失去了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在不断膨胀的物欲中永不餍足,永无止息,只知不断攫取,甚至坠入魔道。怎比那些蒙昧天真者内心的安详?

以制作祭祀用品,主持丧葬仪式为业的三爷,因为经历了无数的死生,对生命看得很透彻了,他孤身一人,无欲无求,对人世有着达观的见解,普遍的同情。对“日子里的许多好处,喜欢小气而慢慢的受用”,因为知道“这日子不是自己的,而是上天的,他赐你一日便是一日,要好好过……”难得的是并不把自己的感悟宣扬,强加于人。因为明知道那些活得正欣欣扬扬的人们根本也听不进去到这样的话,没必要惹人“不得劲”,他只是小心翼翼,与世无争地在自己身边制造出一团和气,以彻悟通透的心境下所能有的善良,安然地承受人们有意的回避,自己的孤独。安然地只在人们面对死亡手足无措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任凭一条河把自己同热闹的人世隔开。甚至连接两岸的小桥被洪水冲断了之后,他也并不求人去修缮,无所谓撑着一条小船独自来来去去。河流在这里应该是一种象征,世俗生活的冷与热,迷与悟,物质与精神大抵该有这样的分野,但又不彻底隔绝。总有着桥或船的彼此过渡。

彭老人则是人间的深情者,钟情者。读到最后我们知道他七十多岁的人,以一己之力独自去为三爷搭建小桥,其实是为了死后灵魂可以去河对岸走上一趟,因为在他的年轻时代,河对岸住着他喜欢的姑娘。那姑娘最后为瘸腿的哥哥换亲,嫁到了别家。至死不渝的眷恋,那已经是我们这世界难得一见的东西,只可被当做神迹膜拜。彭老人可以以老年的智慧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自己的身后之事,只是他终于没有等到小桥建好就突然故去了。你看,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也同样无法彻底安排自己的死。

小说的结尾,三爷的小船,缓缓地在那条河上来来回回地划了一夜。这时候,我们宁愿相信人死后有灵,来完成我们对真情的感动,对未知世界的尊重,以促成对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意义的反思。

读书札记——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讲故事的人叫佐野洋子。

那只猫,活了一百万次,当然只有童话故事是这样的。童话完全可以让一只猫不停的起死回生,而且不失去记忆。

受过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恩宠和利用的猫,那些人都为他的死而不舍地哭过,但是猫从来不哭,也没有什么不舍。被人豢养和利用的生活并不有趣,人们的宠爱不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一种需要。猫厌倦那些淡漠无聊的生。

直到第一百万次,猫成了一只野猫。漂亮的野猫。为一切猫类都倾慕的猫。猫很自得,他活了一百万次,他很自由,他很漂亮,连他自己都不由爱上了自己。但是他除了自己谁都不爱,对所有的献媚不屑一顾,直到遇上了那只白猫。

那只安静的白猫,看都不看他一眼。无论猫怎么跟她炫耀自己的经历,她只简简单单的回答一声:“噢。”到有一天,炫耀累了的猫问:“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白猫说“行呀。”

白猫生了很多小猫,猫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小猫长大了都走了。猫和白猫温柔地对望,猫想和白猫永远地活下去。
    爱一旦产生,便绵延无限。

但是白猫终于死了。猫第一次哭了。猫哭了一百万次,直到一动不动地躺在白猫身边。这次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

我们读了这故事,我们忽然发现:

原来,一百万次的生也不如一次的真爱。原来,一生有一次的真爱已经足够。原来,真正的爱不但使人甘于生,而且还乐于死。假如不能和所爱一起生,那么,一起安眠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读了这故事,我们还可以发现:

那些恩宠爱怜,凡是只为慰藉自己的寂寞无聊的,为了满足自己某种自私的心理的,原来并不会令人感动。原来,生命需要自主的选择,灵魂需要自由的空气。猫成为了野猫,才有了自己,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

真正的活过,爱过,有一次,就已经足够。

司汤达为自己所拟的墓志铭:活过,爱过,写过。
    这便是完美而且丰满的一生。

童话是简单的。人生的真理其实都很简单,它们往往都寓于人类最初的天真里头。是什么时候,人们把它们弄丢了呢?

关注我们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