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上一位美女,大臣进谏说此女已有婚约,最后结果很意外

朱元璋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在中国所有的皇帝中,他 出身最低,得国最正,对贪污腐败严惩不贷,是所有皇帝中对贪官惩治最严厉的一个。

但朱元璋可能是小时候,受到贪官的压迫太严重了,以至于他对所有的官员,采取的都是不信任的态度。

无论是一直跟对自己的李善长,还是元朝旧官刘伯温,或是是建国之后新招进来的那些官员,朱元璋对他们是统统都不信任,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打击压制这些文人,有时候甚至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故意展露出朱元璋霸道的一面。

比如说下面这件事,如果我不说名字,你可能觉得他就是一个昏君干的,但这事,的确是朱元璋干的。

一次,朱元璋选宫女,得知熊宣使有一个青春年少的妹妹,命取入宫中。员外郎张来硕谏道:“熊氏已许配给了参议杨希胜,取之于理未当。

”朱元璋很生气,说:“哪有这样给君王进谏的?”命人将张来硕的牙齿敲碎。

这是看起来是不是觉的完全不可思议,这还是那个宵衣旰食,一天处理一百多件政务的朱元璋干出来的事儿吗。

看起来难以置信的背后,是朱元璋对整个文官集团的不信任,于是朱元璋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打压文官,不但要打压,更要折辱他们,削掉文人的骨气和傲气。

最著名的就是廷杖,什么叫廷杖,其实就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打你屁股,这可是千古未有之侮辱,那些平日里读圣人书的书生们,面对这样的侮辱,那也是只能默默承受,要不然你还能怎么办呢。

造反肯定是不行的,你说过辞官不干总行了吧,那也不行,不要说你辞官,就算你原来不是官,但只要是朱元璋认为你的才干足以做官,那对不起,你必须要做官。

什么,你不做官,不做官就杀头,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但是非常有效,又通过胡空印案和郭桓案,把大明官场杀的是人仰马翻,人人自危,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进了诏狱。

这明朝大臣甚至上个朝都要给家人搞个告别仪式,因为随时都有可能,上午竖着去上朝,下午就是躺着回来的。

朱元璋还大力发展锦衣卫,严密监视百官,任何人哪怕是在自己家里,说了一句什么话,第二天朱元璋立马就知道了,吓得大臣瑟瑟发抖。

恐怖和猜疑的气氛笼罩在洪武朝的朝廷之上,也弥漫于宫内宫外,骁骑指挥郭德成是郭英的弟弟,其妹侍奉内宫,因而可以出入宫禁。

有一次,郭德成入宫,朱元璋赐他黄金二锭,按理说这是好事,但是朱元璋却非常神秘地加了一句话,不要让他人知道。

郭德成出宫门时,佯醉脱靴,把金子露了出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郭德成说宫门守卫森严,如果我真的秘密地把金子带出去,那不是跟偷是一样了吗?

如果守卫宫门的人没有发现,那么他们是不是要遭殃,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这一句的用意,可能就是要想测一测宫门的守卫是否合格。

朱元璋的真实意图后来并没有展现,或许是因为郭德成这个做法两全其美,或许朱元璋只是随口一说,但足以让一个皇亲都如此小心翼翼,可见当时的气氛是有多么的压抑。

一不小心就可能触怒龙颜小命不保,这不是夸张的说法,有一次有个人仅仅是因为年纪大了,见朱元璋的时候,说了句老臣如何如何,结果朱元璋大怒,敢在我面前称老臣,我还以为你是文天祥呢?

朱元璋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看似任性的背后,其实是古代一种统治术,做皇帝就是要让大臣摸不到自己的脾气,完全不知道皇帝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火,朱元璋把这套把戏万儿到了炉火纯青。

朱元璋很多行为,看起来简直不可理喻,但背后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天子想什么,是不可能让你臣子随意揣摩的。

曾秉正,曾经是朱元璋信任的一个大臣,在多次受辱被黜还乡时,一赌气,声称自己没钱还乡(可能也真是没钱还乡),将自己四岁的小女儿卖了。

朱元璋听说此事,做得更绝,将曾秉正阉了,说:“曾秉正能卖自己的女儿,就不配再有后代。”

大臣们任何形式的反抗,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惨败,于是大明朝开国之初,就变成了“冬季”,一个“安详和静谧的”时光,不过这种静谧与秩序的生成,是“三分之一的世外桃源、三分之二的严刑峻法”。

关于朱元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