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雀替与牛腿之区别
雀替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指置于梁枋下与立柱相交的短木,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长条替木架在柱子上托住两边的梁枋,减少梁的跨度,后来又从柱子上伸出横拱从底下托住替木,使雀替形式又发展一步。雀替是符合力学原理的一个建筑构件,也有装饰作用。主要用于房屋、亭廊、垂花门、牌楼等建筑梁柱交接处。
明清以后,雀替的装饰作用日渐突出,其结构功能退居其次。许多跨度不大的梁都设有雀替,精雕细刻,很为讲究。雀替分为单翅雀替、二连雀替、通雀替、云栱雀替等等。只是起装饰作用的雀替,以后又演变为“挂落”和“花牙子”。“挂落”与“花牙子”不是雀替,其功能就是起装饰作用,但设置部位与雕饰做法常常与雀替一样,所以往往相混。
牛腿
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图集》所提到的“似是而非的雀替”,也就是中国南方,特别是江浙地区和皖南一带普遍存在的“牛腿”。
传统建筑的“牛腿”,则是檐口下立柱与外挑梁连接处的装饰构件。上大下小的“牛腿”,是南方的俗称,也即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似是而非的雀替”。梁先生指出,中国建筑发展到明清时期,开始注重精雕细刻,雀替即一代表。“牛腿”和“雀替”的区别在于:“普通雀替的看面与建筑物平行,而(牛腿)看面却与建筑物垂直”,并指出“江南一带用此者甚多,故亦附于雀替内”。梁先生没有把这个构件称之为“牛腿”,而戏称为“似是而非的雀替”,但“牛腿”的确是雀替的衍生物,他把“牛腿”附在“雀替”内的是合理的。但也应该指出,“牛腿”和“雀替”还是有区别的,不仅仅是“看面”不同(即设置的位置不同),如牛腿“上大下小”,而“雀替”就很少这样的做法。牛腿民间常见的一般是以“福禄寿”、“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渔牧耕读”、“魁星点斗”等为内容。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典故、戏曲人物、民间神话和文人雅士形象乃是木雕的精华篇章。尤其一些清雅脱俗、具儒者之风,有文人画风格的木雕“牛腿”,弥足珍贵,成为玩家手中的珍藏。如“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文科殿试”、“连中三元”、“郭子仪上寿”、“温公警忱”、“状元及第”等。在江南、浙南、徽州一带,还出现了用整部历史典故雕刻主题的民居院宅。
牛腿中,有一种是直接安在出檐的枋子之下或伸出的梁头下,另一种是在牛腿上还加了一组斗拱支托住檐枋,这一组斗拱多数都满布雕饰,有的还作了变异处理。这样的牛腿与上面的斗拱、下面的雕花月梁、雀替组合在一起,形成屋檐下十分华丽的装饰。牛腿在屋檐下多随柱子而均匀地分布,但其造型与雕饰却并不完全一致。就一座寺庙、祠堂或大型住宅而言,主要厅堂、正房的牛腿多华丽而讲究,次要房屋的比较简单,甚至不用牛腿而用撑拱。
牛腿最早由“撑栱”演变而来,而“撑栱”、“揷栱”又是“斗栱”的一种变身(“斗栱”的形式其实也是千变万化的,南方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基本原理和构造,如“上大下小”、“层层出挑”,又是一样的。),“牛腿”和“斗栱”又有亲缘关系。所以,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传统木结构,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雀替和牛腿都是古建筑中雕画装饰中的极具艺术特色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