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黄公望的“浅绛山水”

黄公望

(1269年-1354年)

号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元朝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
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南宋山水画之变,始于赵孟頫,成于黄公望,遂为百代之师。继赵孟頫之后,他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
黄公望虽受赵孟頫的影响,但他专意于山水画,且更多地着意于董、巨,水墨纷披,苍率潇洒,境界高旷,皆超出赵孟頫之上。他并把董、巨一派山水画推向画坛主流地位。
主要作品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纸本水墨
纵33厘米 横636.9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画已被烧成两段,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称《无用师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足以代表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为好友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富春山居图》长卷
虽师出董巨,又超出董巨,把赵孟頫在《水村图》、《鹊华秋色图》、《双松平远图》中所创造的新法又推向一个高峰,自出一格。 元画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
《富春大岭图》南京博物馆藏
《崇山茂林图》
《水阁清幽图》南京博物馆藏
《虞山一览图》
《层峦秋霭图》
《天池石壁图》
《丹崖玉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题曹知白群峰雪霁》台北故宫藏
《洞庭奇峰图》 台北故宫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