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命理》详说阴阳和五行(二)
五行理论是万物变化的总规则,与阴阳学说相关。五行蕴涵着阴阳关系,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构成,五种各具特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宇宙间万物生长与消亡的规律和原因。
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道家学说中。《国语·郑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左传》中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穡。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黄帝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
什么是五行?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不只是简单的符号,而各有其性质和特征,古人认为宇宙是由五行构成。
金:金为阴之燥气,感于阳而缩,质刚性寒,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
木:木为阳之湿气,感于阴而舒,质柔性暖,有生发向上修长的柔和、仁慈之性。
水:水为阳之湿气,阴胜,有滋润向下、钻研掩藏的特性。
火:火为阴之燥气,阳胜,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具有驱寒保温、锻炼金属的功能。
土:土为阴阳之气均盛,相交而搏,凝结而成。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土载四方,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
五行生克的含义是什么?
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体现在五行的相生和相克规律中。因五行生克规律,才使自然界能维持生态平衡。
相生的含义是支持、合作、相容,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
五行相生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火以木料作燃料,木烧尽,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火燃烧物体后,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金藏于泥石之中,经冶炼后方可提取黄金。
金生水: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相克的含义是抑制、排斥、相对,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及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五行相克的规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克土: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土克水:土能防水。
水克火: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烈火能溶解金属。
金克木: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在五行相生中,都有生我和我生的关系;在五行相克中,都有克我和我克的关系,相生和相克和阴阳一样,不可分割,相反相成,相互为用,推动和维持事物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奇门遁甲的占断方法是应用五行生克理论来预测的。
什么是五行乘侮?
五行生克只昭示着万物生克的大道理和大规律,但并不能完全表示万物所有的姿态。当五行生克太过或不及时,生克关系被打破,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万物姿态凸显它状,这种情况下就叫做相乘或相侮。
五行相乘:指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有两种情况:一、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
五行相侮:指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有两种情况:一、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为木侮金。二、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为木侮金。
五行与四时五方有什么关系?
五行与时间和方向相对应。
五行与时间的对应:春季为木,夏季为火,秋季为金,冬季为水,四季的季末即最后一月均为土。
五行与方向的对应: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中央为土。
五行有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
“旺”:处于旺盛的状态;
“相”:处于次旺的状态;
“休”:处于休然无事,亦即退休的状态;
“囚”:处于衰落被囚的状态;
“死”: 处于被克制,而生气全无的状态。
五行状态与四时的关系如何?
五行周游于四时,四时之中,金木水火土,无时不有。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有一行处于旺、相、休、囚、死,五行的状态在同一季节各不相同。由于四时变迁,寒暖燥湿不同,五行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旺衰起伏的周期变化。
五行在四时中的规律为:当令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囚、我克者死
春天,是木当令的季节,所以木旺;火是木生出来的,所以火相;水是木的母亲,现木已长成旺盛之势,母亲便退居一旁,所以水休;春木旺盛,金已无力克伐,只能靠边站,所以金囚;土被木所克,现木当令,气势强旺,所以土死。
五行理论在奇门遁甲中非常重要,是确定格局、推断吉凶祸福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