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袁隆平 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深切缅怀袁隆平 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今日社评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从梦想变成现实,以最有力的方式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我们要时刻警惕粮食安全问题,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相关报道见03、04版)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一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水稻亩产仅为126公斤,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水稻单产迎来了第一次突破。到了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进行的杂种优势利用,带来了我国水稻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我国水稻生产的育种方式、管理模式。“吃饭的事情最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一生都在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努力奋斗。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不断攻克科研难题,为祖国献身的一生。袁隆平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以科学实践突破了水稻“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传统观点的束缚,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从“南优2号”到超级稻,几十年来,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对杂交水稻不断改良。
与此同时,“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及时启动,大联合大攻关带来了大突破,中国水稻单产从突破400公斤到突破1000公斤。杂交稻种植面积目前在中国占比近六成,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院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实践者。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一颗种子如何改变了一个世界”。种业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袁隆平院士作为育种科技工作者,通过一次次技术创新,一次次高产纪录,引领着中国农业走上一条超常发展之路。袁隆平院士通过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一粒种子”上做出了大文章,让14亿人吃得更好,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目前我国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但部分农作物品种单产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们要以超级稻为“榜样”,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袁隆平院士一生践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初心,为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长期推动下,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大面积种植。美国农民惊呼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印尼农民将产量高出当地品种一倍多的杂交水稻称为“隆平稻”,世界人民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上世纪70年代,一名美国人发出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从梦想变成现实,以最有力的方式回答了这个质疑。现在,我们仍然要时刻警惕粮食安全问题,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创造中国粮的新奇迹,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