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学生工作后父亲病危,公司准其7天丧假,父亲迟迟没咽气,大学生对父亲说:“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父亲自杀满足儿子要求
安徽卫视曾经报道一则社会热点事件:罹患癌症的老父亲病危,母亲通知在外工作的儿子回家探望,单位批准他(病危老人儿子)7天奔丧假。但是,儿子火急火燎回到家后,眼看假期即将过去,老父亲却一直“不断气”。
气急败坏的小儿子对着病床上的老父亲说:“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的丧假,没时间在这儿陪你耗。”老父亲听到这句话,选择了立即自杀,满足小儿子“假期内奔丧”的需求,让小儿子在一周内料理完后事,然后回到城里工作。
这个热点事件报道的时候,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将其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等信息都做了虚化处理。从报道信息的蛛丝马迹中也能大致梳理出这件事的完整脉络。
事件中的家庭也是一个普通人家,父母从小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希望儿子不要重蹈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覆辙。儿子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一心扑在圣贤书上,终于考上了一所名校。
正当一家人觉得“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谁也没想到“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大学生早已不是20世纪70、80年代时期的“天之骄子”,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有资源,谁有靠山才能更胜一筹。
显然,儿子是属于“下雨天,没有伞打”的孩子,如果想要在大城市立足,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努力。
他走了许多弯路,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好工作,收入尚可,就是节奏很快,公司崇尚“狼性文化”,“996”、“末位淘汰”、“随时待命”、“35岁非管理就裁员”等逼得他丝毫不敢松懈,他更不敢轻易失业,失业就意味着“失败”和“万劫不复”。
房子需要自己去挣,车子需要自己去买,媳妇更需要自己去谈。父母砸锅卖铁能供其读书,却无法为他立足城市提供丝毫帮助。
眼看着身边的同学,同事在父母的帮助下轻易就实现了买车、买房和谈婚论嫁,他心中对父母开始产生怨言,但同时更不敢有丝毫松懈。
父亲老了,油尽灯枯,患上了癌症,送进医院就是晚期。父母为了不耽误他赚钱,影响他的事业,一直也没有告诉他,眼看老父亲就要不久于人世,母亲才谨小慎微通知他回来一趟。
他向单位请假,好说歹说,领导只批准了他7天假,假如逾期不回,岗位将有其他人顶替。他知道领导的意思,然后抱着一肚子怨气回到了家里。
老父亲一天清福没享,弥留之际也许是有所留恋或者牵挂,迟迟咽不下最后一口气。儿子回来后,满脸的不情愿和怨气,眼看假期一天天过去,焦虑、怨气堆积起来终于爆发,他对着病床上的老父亲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的丧假,没时间在这儿陪你耗。”
老父亲听完后,心中最后一丝生还的希望终于破灭,他没有觉得儿子不孝,而是深深觉得自己无能,不能给予儿子想要的“生活”,临死还连累他“赚钱”。羞愧之下,老父亲决定“尽快结束生命”给予儿子最后的爱。
老母亲只能唉声叹气,默默流泪,深感自己没有“没材料”。儿子却快速处理完老父亲的丧事后,如期回去上班了。
这个热点社会事件是十分沉重的,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网上也是分成两派,一派便是能够理解“儿子”的行为,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更何况“儿子”身在屋檐下,也是身不由己。一派是谴责“儿子”的行为,毕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孝”,哪怕工作再难找,也没有对父亲最后的尽孝重要啊!
造成这种结果,其实有深层次的原因:当今中国城乡发展、收入、贫富差距巨大。试问,谁不想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谁又不想名利双收?但是农村成了广大农家学子“回不去的故乡”,城市成了他们“留不下的异乡”。
他们注定要为城里的一套房子奋斗终生,毫无生活可言,几乎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当然了,事件中“儿子”的方式方法欠妥,肯定是要谴责,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造成如此“悲剧”的真正原因。
国家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早已做出重大部署,比如今年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祝愿中国的三农问题早日随着乡村的发展“迎刃而解”,这样的“悲剧”再也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