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遭家暴头骨开裂昏迷63天:男女交往中,这3种人最要命
【 蘑菇心理 第1842天 】
◆◆ ◆
文 | 实用菌
01
最近,一则新闻特别让我揪心:
福建51岁的女子杨某,被丈夫打成重伤昏迷,多块头骨被取掉,只能躺在病床上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丈夫为什么下狠手?知情人说:
3月14日,杨某到邻居家给丈夫借了一包头痛粉,回家后丈夫抓着杨某的头,一下一下猛撞到墙上,直到杨某头骨开裂,昏迷至今。
若没有及时送医,很可能当场毙命。
杨某的儿子说,结婚30年,父亲打过母亲几十次,严重时鼻梁骨都被打断。
勤劳贤惠的张某,性格纳闷老实,挨打了也不吭声,只是回娘家住几天。
每次回家,都带着一身伤痕;每次离家,都将迎来下一次施暴。生活周而复始,如同人间炼狱。
儿子目睹母亲遭受家暴,患上抑郁症;女儿也远离故乡到北京工作,不愿和父母同住。
一次家暴,伤害的不止是妻子,还有子女。杨某儿子说,母亲已经被打成植物人,全身瘫痪,一旦有个三长两短,父亲就是杀人犯。
好好的一个家,因为家暴死伤遍地。殴打妻子后,丈夫企图用刀具自杀,血流了一地,命却还在。
或许,他打算用自己的命做补偿,可既然感到愧疚,为何还要施暴?
去年被丈夫杀死的拉姆,至今仍被悼念着。无数网友自发来到她就诊的医院门口,送上蜡烛,鲜花,和白米饭。
拉姆尸骨未寒,短短几个月,又一条无辜生命被残害。
为什么不断有女性重复遭遇家暴?我们该如何远离家暴者?
02
精神摧残,洗脑女性陷入习得性无助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个有家暴倾向的男性,表面上亲切温和,相处时间久了,便会对枕边人露出真面目。
看似伪装得无懈可击,仔细观察,其实早已露出蛛丝马迹。
情感博主许川说:
“家暴男人敏感多疑,易怒仇女,控制欲和占有欲极强”。他们青睐性格温顺的女子。
相锋芒毕露的女性,这类女子更容易被洗脑。只要反复催眠,她们就会相信“丈夫打我是因为爱我”“家暴是无可避免的,必须忍耐”。
如同被电击的实验动物,意识到自己无法逃离,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逆来顺受接受电击。
纪录片《中国家暴纪实》中,主持人采访一群遭受家暴的女性,询问她们:丈夫施暴是否没办法解决?
所有女性都认为:没办法,只能忍。
她们都有自己的软肋,或许没有经济能力,害怕离婚后失去生存依靠;或许担心子女被迫害,只能扛下来。
家暴男牢牢抓住了这个软肋,将配偶掌控在手心里,不准她逃,不准她反抗,更不准她求助,多年如一日的洗脑操控,直到女性完全丧失自我。
03
权利上剥削,让女性成为他的所有物
网上有一个视频:男子接亲时,不愿意念妻子的爱妻守则,说自己“办不到”,还将守则撕毁,让伴娘伴郎瞠目结舌。
男人心里清楚:我哪里是娶的老婆,我娶的是一个提款机、子宫和情趣娃娃。哪怕是装装样子,也不愿意向妻子低头。
家暴的前身是“勒索”,藏在“施暴”底下的动机,是享受掠夺的快感、强大感和优越感。每当在外受挫,回家施暴,可以弥补他们受伤的自尊。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妻子不能反抗。如果反抗了,就是对他们权利的挑衅。
《中国反家暴纪实》中,19岁的小翠和村支书儿子订婚,她不愿马上结婚,男方被激怒了,将小翠的眼球活活挖了出来。
“我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无辜的小翠从订婚那一天起,就被家暴者视为所有物,她的眼球和生命,都归她所有。
一旦结婚,她唯一的用处就是付出。掏空自己的金钱、时间和肉体,来满足家暴者无止境的大男人主义。
04
代际传递,父母也有家暴行为
数据调查显示:90%施暴者是男性,这些男性大多童年不幸,且有一个会施暴的父亲。
一位读者说,父亲年轻时脾气火爆,经常家暴妻儿。他小时候没有反抗能力,长大后便开始打架斗殴,成绩不好,高中便辍学了。
毕业后相亲结婚,一次夫妻吵架,他忍不住动手打了妻子,这一打毁掉了他的婚姻。
离婚后再相亲,他痛定思痛分,发誓不再打人,可还是在发现女友与他人暧昧时,对她拳脚相加。
他万般懊恼:“我爸妈都是读过书的人,为什么这么对我?我也是受过教育的人,为什么老是控制不住暴行?”
答案或许你已经猜到了:因为家暴会传染。
关系是人的本质,我们最熟悉的关系,就是和父母的关系,成年后,我们很容易把这种关系模式套用到自己身上。
如果父母有家暴倾向,无论男女,都可能会有家暴行为,只是男性身上,“子承父业”体现得更加明显。
父亲永远是儿子的第一个榜样,儿子会成为好丈夫,还是家暴男,只要观察他的父亲,就能得出结果。
05
面对家暴,越是逃避退缩,越是饱受伤害。因为处理家暴的最好方式不是“躲”,而是反抗。
反抗之前,我们首先要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
学者Leslie在演讲中说:
“我曾被家暴过,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帮助了我。”
旁观者没有保持沉默——妇联、社区、心理咨询和女性救援中心没有无动于衷,家暴者才能找到避风港,有勇气走出困境。
西班牙艺术家palombo说:
“暴力最大的帮凶就是沉默,如果你打破沉默,生活可以美如童话。”
国外社交平台曾晒出9000多张“家暴”照片,讲述这些无辜女性背后的故事。
这些照片和故事,让同样遭受家暴的女性感到:
我很重要,有很多人在关注我。我值得被爱。
拒绝家暴只需要说“不”,但说出这个字却需要巨大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够在第一次遭受家暴时,勇敢拒绝、勇敢求助,或许人生就会截然不同。
重获新生,什么时候都不算迟。
你的清醒和勇气,是获救第一步。
第二步,是行动起来。未来的每一天,都以成长的心态看待生活,用点滴进步,换来蜕变。
如同哲学家尼采的名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