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
转自公众号中华传统文化

“放下”并不是“放弃”,它们的本质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放下”是一个人寻找机会成长;“放弃”则表明一个人寻找地方逃避。
“放下”是因为看到自己高于事情,因而放下事情;“放弃”是因为不能放下事情,最终只好放弃自己。智者懂得放下,愚者只会放弃。
放下,并不等于放弃,而是另一个的开始。其实,放下并不可怕,你所失去的都将会有另一种方式来弥补你的。放下也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勇敢。放下那个苦苦挣扎的自己,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足,去做自己应该要做的情。余生不长,你不应该让自己背负许多沉重的包袱。
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快乐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能力,解决烦恼的最佳办法,就是忘掉烦恼。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笑看风云淡,坐对云起时。
人生知止而乐。“乐不可极,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欲成灾;酒饮微醉处,花看半开时。” 天道忌盈,业不求满。
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不生内变,必招外忧。人生在世,做人不必苛求,做事不必完美,享乐不可享尽,学习、工作不用太辛苦。
为人做事懂得适可而止,对别人是一种宽容,对自己是一种余地。
人之所以过得不快乐不幸福,原因主要基于三个习惯,如果你习惯这些习惯,请抛弃:习惯放大别人的幸福;习惯放大自己的痛苦;
习惯拿自己的痛苦与别人的幸福比、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
世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失去理智时所做的一切,后果不堪设想;人生最丑的面孔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谁也不喜欢一副愁容;世间最令人讨厌的事也莫过于把一张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比打骂还难受。
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辛苦,也不要贪图享乐;宁可装穷,也不要炫耀财富;宁可连输,也不要只赢不输。
宁可吃亏,也不要占小便宜;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宁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禄;宁可勤奋,也不能无所事事;宁可执着,也不能放弃理想;一连串的二选一,构成人生道道坎。
所谓朋友,是那些慰藉你心灵的人;所谓敌人,是那些限制你优势的人;所谓小人,是那些促进你修为的人;所谓贵人,是那些救助你生命的人(转变你命运的人);所谓仙神(觉者),是那些引导你觉悟本性的人;所谓魔鬼(邪者),是那些诱使你膨胀自我的人。
大道理是极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世间琐事难就难在简单。
简单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单纯幼稚,而是最高级别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现。完美的常常是简单的。学会了简单,其实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