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请来佛舍利后,为高僧建造江南第一寺,子孙却以污秽浇佛头

导读:本章所要阐述的重点内容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佛教发展历程,与上一章所阐述的曹魏时期的佛教发展史不同,东吴留下的资料相当多,而且文物遗迹也相当多。在现今遗留下的诸多寺庙中,相传或者已经证实属于曹魏时期的只有4座,但属于东吴建造的却有50多座,其中南京的“建初寺”被誉为“江南首寺”,它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又一座北传寺庙。同时,至今仍旧留存在上海的龙华寺,也是在孙权的支持下修建的。孙权虽然说不上对佛教多么推崇,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康僧会大师的弘法行动得到了他的鼎力支持。

孙权甚至还延请了支娄迦谶大师弟子支亮的徒弟支谦,请他来辅佐东吴的太子孙亮,而孙权的母亲也是笃信佛教的著名居士。我们可以这样说,佛教虽然是在汉明帝时期传入洛阳的,但真正意义上使得它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地区。到了南朝,江南佛教更是极度昌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盛况虽然没有出现在孙权时期,但其实也有了相当明显的趋势了。但是,佛教在东吴的传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了东吴的末代皇帝也就是孙权的孙子孙皓手里,发生了著名的毁佛事件。

那么本章,笔者将详细地为大家阐述这一系列的事件,主要涉及到的人物有五位,即孙权、孙亮、孙皓、康僧会和支谦。当然,为了文章的流畅性和趣味性,我们还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阐述,现在开始正文的第一个事件——孙权与佛舍利。

01.高僧请来佛舍利,孙权修造“建初寺”

东吴的赤乌十年,建业(今南京)负责守卫监察的士兵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人,这个人相貌不同于汉人、而且剃光了头发穿着袈裟,于是这些守卫便前去盘问他。一盘问才知道他是从西域的康居国来的沙门,于是,守卫便报告了地方上的长官、长官报告给了国主孙权,孙权在不久之后接见了这位奇怪的僧人。在当时,僧人是很少见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孙权作为皇帝也只知道在洛阳有一座白马寺,是汉明帝天竺国的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修建的。

但东吴这个地方民间的巫术信仰十分浓厚,因为江南这个地方水网破碎、气候湿润、毒虫甚多,很多人尤其是孩子会莫名其妙地生病、溺水、失踪等等,当地人便将其归结到了鬼神那里。孙权料想这位远道而来的僧人应当也差不多,于是便问他会不会“显灵”之类的法术(见《梁高僧传·康僧会》),这位僧人正打算个孙权介绍教义呢,结果听到他这么一说便明白自己说了也没有用。于是,他便回答孙权说自己会,当然,他的原话并不是这么说的,而是相当玄乎。

“佛陀涅槃留下舍利,烈火不能烧、金刚不能碎,天竺王(阿育王)曾建造佛塔八万四千座供奉。”

“那请您为我求来舍利,若能成真,我便建造佛塔供奉。”

于是,这名叫作康僧会的僧人便开始为孙权求舍利,当然,他指定的日期是七天。孙权答应了他,并且给他一个铜瓶,要求七天之内舍利从天而降落入铜瓶之中。就这样,康僧会被关在了一个密闭的房间之内,外面有重兵把守里面有专人伺候,他一心地开始“求舍利”。

但是,康僧会求舍利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七天很快就过去了,铜瓶中也没出现舍利的任何迹象。于是,康僧会便请求孙权再给他七天的时间,孙权想了想就答应了,毕竟人家从国外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但是,七天的时间又很快过去了,康僧会还是没能求来舍利子。孙权这个时候就有点不乐意了,意思大概是说康僧会在逗他玩,康僧会大师也没有办法,只能请求孙权再给他一次机会。但孙权这时候不愿意了,希望变成了失望使他很不开心,于是康僧会大师为了完成弘法的重任,决定将自己的命托付在这件事上。

“如果七天之后还没求到舍利,那我便死在这里。”

孙权一听也没办法,既然你意志这么坚定的话,那我再给你七天的时间就好了。康僧会大师回到房间之后几乎不眠不休,加行精进念诵佛号,但眼见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铜瓶还是未传来一点声响,连门口的守卫都开始笑话他。

但康僧会大师还是坚持自己的努力,终于,在第七天的拂晓时分,伴随着清脆的声响,佛舍利从虚空之中落入了铜瓶中,康僧会大师喜极而泣。门口的侍卫马上就报告给了孙权,孙权非常高兴,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与自己的臣子一同欣赏舍利。

当然,这是梁慧皎的《高僧传》中的记载,其中多有神异色彩,比如康僧会这次的求舍利的事件,就充满了神异的意味。但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孙权的确会见了康僧会而且为其修建了南京的建初寺,当然,目的不是为了舍利,而是为了给他的母亲修福报。但无论如何,南京的建初寺是历史上公认的江南地区的第一座寺庙,而且康僧会在其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现今上海的龙华寺也是康僧会提出修建的,支持者依旧是东吴的国主孙权。

但在孙权之后,东吴的继任者对佛教的态度截然不同,他的儿子是佛教的支持者,而他的孙子则主导了著名的毁佛事件。

02.孙亮哀伤哭支谦,孙皓佛头浇污秽

在孙权的晚年,有一位天竺国的居士被奉为了座上宾,甚至成为了太子的老师,他就是支娄迦谶的徒孙支谦。支娄迦谶、支亮、支谦三个人都相当有名气,支娄迦谶是大乘佛经的首译者,他译出的般若类经典对后来的影响很大,他们三个人都相当有学问,被当时的人称赞为“天下博学,不出三支”。意思就是,天底下再也找不到支谶、支亮、支谦这样博学的人了,可见当时的佛教学者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当然,支谶的影响力也确实很大。

但是与支谶不同的是,支谦这个人主要活动的地方是在江南,而支谶的前半生在北方的洛阳一带译经,晚年才躲到江南地区躲避战火。而支谦这个人活动的主要地点就是东吴,他深受孙权的敬重与喜爱,在江南佛教史上,支谦一直以来都是和康僧会齐名的。当然,支谦这个人很可能是印度的低等种姓,因为史书上记载他是黑皮肤,而且眼珠很黄、身材瘦小。但这个人很有学问,通晓六国外语而且博学多才,孙权在晚年的时候把他请到了自己的身边,并且请求他辅佐自己的儿子孙亮。

当然,客观来说,孙权这个人也不光是看重和尚,对道士他也很客气,在康僧会和支谦来到东吴之前,一位叫作王表的道士担任了“辅国将军”的职位,专门负责天灾、祈雨、谶纬这些事情。但在康僧会和支谦来了之后,这个人就失宠了,由此可见高僧们还是很有手段的。孙亮和他的老师支谦的关系相当好,在支谦去世之后,孙亮痛哭流涕,这时候孙亮已经是国主了。

支恭明不救所疾,其业履冲素,始终可高,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总而言之,孙权、孙亮都是极度护持佛教的东吴君主,但是到了他们的继任者那里,佛教在东吴遭到了第一次浩劫。孙皓这个人和他的爷爷孙权不一样,他极度暴戾凶残而且好色,在历史上的名声比较不好。当然,末代皇帝一般都是这样,孙皓执政期间法令相当繁琐而且严苛,百姓们简直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他还极力地拆毁寺院、勒令僧尼还俗、没收金银佛像、将铜铁佛像融化铸造为兵器、收回寺产为国家所有等等,本来,这些政策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孙皓接下来的举动就令很多佛弟子愤怒。

孙皓毁佛的举动受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同时,一些僧侣为了保护佛像,便将庙里巨大的佛像埋起来用土掩盖,想等到事情结束之后再挖出来供奉。但这件事情被孙皓知道了,于是他便命人将佛像挖出来,以秽物(人的排泄物)浇在佛头之上,自己在旁边与一大群宫女妃子取乐。这件事情导致相当多的人不满,在《高僧传》中,慧皎大师描述此时明显语气就变了。在僧史中呢,孙皓是下身立马就肿痛了起来,而且医生也看不好,于是方士便跟他说是得罪了神明。

“浮屠之祠被毁,西方神明怪罪。”

当然,这样的描述肯定是不太客观的,在正史中孙皓后来悔改的原因,是与康僧会辩论失败。康僧会当时还活着,他看到佛教遭受如此巨大的浩劫,于是便去找国主孙皓辩论。虽然孙皓不喜欢佛教,但康僧会受到过孙权和孙亮的器重,在朝中大臣那里也比较有威信,他也只好答应他辩论的要求,结果孙皓一败涂地。在辩论失败之后,孙皓就请求跟着康僧会学习佛教的戒律,但遭到了严词拒绝,只同意亲自为他授五戒。

孙皓后来为康僧会重修了寺庙,并且下令终止毁佛,这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03.东吴的天时地利,高僧的殚精竭虑

从孙权引进佛教、孙亮护持佛教到孙皓毁佛后悔改,其背后不仅仅有着三人的主观因素,其实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东吴的地理和人文背景;第二,东吴的稳定时局;第三, 高僧们的努力。

东吴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盛行巫术,因为它的环境使得它相当必然如此,东吴其实包括了今天的很多地方,包括湖北、江西、安徽等部分省市,这些地区都有着崇山峻岭而且水网密布,交通极度不发达且其后湿润。气候湿润不仅适合人生长,也适合各种动物和昆虫等等,于是这些地区往往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巫术信仰。“江南自古多淫祠、好巫术”,这是地理环境形成的,而后又形成了人文环境,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南方地区一直都是各种神佛满天飞。

同时,东吴(江南)这个地方有着中国最早的对海通道,于是从广东番禺以及交趾地区的港口,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在传播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文化。上文中的康僧会,其实就是从海上来的,他最早是在交趾定居的僧侣。交趾这个地方在当时是学术中心,因为它过于偏远所以较为安定,不像中原的洛阳以及北方的长安那样属于兵家必争之地。这种种因素为佛教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得当地的人们能够快速地接受佛教,这是第一点。

其二,东吴这个地方实际上在三国时期是最稳定的,当时大量的北方人一有战祸就往南方跑,因为南方稳定、繁荣、远离政治所以没有危险。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支谦的祖师支谶,他最早就在北方活动,但后来遇到战祸就躲到了南方。更早的安世高,也是如此,来的时候都是在北方译经,但一有战祸就躲到南方去,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两晋。

第三点,高僧们的不懈努力,高僧们借助神仙方术以及道家的外壳,混淆了两者的身份使得佛教迅速传播。同时,自康僧会之后,高僧们确立了两条弘法路线,即上层和底层。以康僧会为例,他与孙权交好便请求建立建初寺,那是为王公贵族们建立的;但他随后又请求建立了龙华寺,那是为底层的百姓们建造的。康僧会深入民间而且多有异术,很快就在民间拥有了一大批的支持者,这是佛教能够在东吴顺利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因为佛教在东吴传播得太顺利了,后面的孙皓才会有毁佛的命令,大臣们越是劝他,他越是要加大力度。但后面他发现佛教对他暂时没有什么威胁,于是便放弃了这一吃力不讨好的举措,任由其继续发展下去。东吴佛教的传播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完美融合,它既有着先天的因素也有着高僧们后天的努力,但从此以后江南佛教就一直经久不衰,直到今天仍旧是如此。

以上,便是关于东吴佛教的基本阐述,那么下一章的内容将介绍蜀汉佛教的传播情况。

后记:2019年曾于泉州大开元寺发愿,整理一部较为清晰完备的中国佛教史,但久经耽搁未能如愿。其背后原因无非有三,一则是迫于生计,无法专职从事此项工作;二则是佛教类题材诸多限制,每每触碰逆鳞导致功亏一篑;三则是因缘未到,故而断断续续未能顺利。

前几日遇见老和尚,无意间问起此事:“囝仔,代志如何?”无言以对,心生愧疚,遂决定重头再写,此番还望顺利,谨以此,共勉!

(0)

相关推荐

  • 什么样的舍利子值得收藏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佛教的说法是与得道高僧一生的修为和功德有关系只有拥有高深的智慧和道力并立下大功德,才能够出现舍利子.所以这也是佛教十分看重和尊敬舍利子的原因.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

  • 聊聊舍利子收藏小知识

    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圆寂后肉身被门徒火化,留下了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释迦摩尼共留下一块头顶骨.两块指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而门徒们对待这些舍利子也是视若珍宝, ...

  • 时尚收藏舍利子的收藏和科研价值

    在佛教中,舍利子象征着功德和智慧,他们的修行程度不同,舍利子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而且只有那些高僧达到一定的修为境界之后,在他们圆寂之后才会出现这样的舍利子. 舍利子被认为是大师精神学识.教导或领悟的 ...

  • 精品舍利子推荐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止信奉佛教的人,一般群众也都有这样的一个认知:舍利是得道高僧圆寂后才会留下的东西.那以现代的科技来看,舍利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舍利又叫做舍利子,是梵语Sa ...

  • 捡漏必读——舍利子遇到了不要错过

    关于舍利子是什么东西,另有一些说法,认为舍利子是僧人所佩戴的佛珠之类的东西高温之后形成的,之所以得道高僧有,是因为只有得道高僧才有资格佩戴那种质地的佛珠. "舍利子"其实是那些高僧 ...

  • 近年来精品舍利子鉴赏

    留下有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各种类型的遗骨.世人称为佛真身舍利,这其中,又以佛顶骨最为珍贵.根据记载,供奉舍利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作为当时的最 高统治者,为了将佛教发扬光大,就把 ...

  • 收藏舍利子:不能空抱发财梦

    无论舍利子是否是佛教中高僧的功德的承载物,在长久的历史演变和信仰传承中,在佛教人的心目中,一直坚信其的存在.人的信仰本身便是唯心的,又如何能在一个唯心的世界中探讨其客观存在的真伪呢?人们所信仰的不是那 ...

  •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第一所佛寺是怎样建立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始于康僧会 杜牧有一首名诗叫<江南春>,诗中有一句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诗描写烟雨朦胧的江南春景,在晚唐时期,南京城中还有很多 ...

  • 被各大寺庙供奉的开光舍利子,其实狗屁不是,别上当!

    说起舍利子, 大家都能想起<西游记后传>中, 六界围绕17颗舍利子 展开的仙魔大战, 华少还记得剧里面的舍利子 都是金光闪闪的, 一看就是无价之宝, 所以让小小年纪的我 对舍利子有一种迷之 ...

  • 史上最全舍利子介绍,一次性都收藏全了!

    关于舍利子到底怎么来的,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舍利子是圣物么,这个我可以回答你,是.舍利子作为高僧遗 留下来的珍贵物品,是佛教人佛法有成的见证,所以在佛门,舍利子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佛教界 ...

  • 解读舍利子中的历史和文化

    舍利子的出现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关于它的形成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信的科学分析报告来论述它的成因和化学成分,有人认为舍利子是长期吃素食所致,而佛教徒一般都是素食者,他们吃的东西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 ...

  • 免费帮忙鉴定各类舍利子价值!

    舍利是梵语 ?arīra 的音译,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 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从化学科学角度来讲,舍利子并没有 ...

  • 为啥佛门高僧火化后会有舍利子,而普通人只有骨灰?看完你就懂了

    舍利在梵语中又叫做sarīra,原意为尸骨或者是身骨的意思.在佛教之中舍利子的由来为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之后而来,也有高僧可通过修行功德留下舍利子.多是坚硬的五彩珠状物. 而舍利子又分为几个不同的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