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作文,凭什么入选中考试题分析范例?(第4辑)
青岛市招生办公室组织编写了一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为我们研究命题立意、答题情况提供素材,资料齐全、真实、精当,十分难得。
我们把这套书中精选的作文范例整理出来,略加赏析,供大家参考。今天推出的,是2019年青岛市中考的两篇满分作文。
01
题目一
半命题作文
题目:镌刻在___的约定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场比赛是对我最终的检验。入场,坐稳,演奏。霎时间,一首悠扬的曲子散入整个会场。顽石入水,激流成环;野草重生,绿意盎然。纵然无法做到“银瓶乍破水浆迸”,但是能做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下了台,我知道这个约定已经兑现了。妈妈紧紧地拥抱了我。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郑渊洁和一个作家谈话,作家说自己读过很多书。其中提到一本书,问郑渊洁知道此书否,郑渊洁说“不知道”。
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部知道。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优秀作文】
“无知”背后
“不知道”的正面或许是才疏学浅,背面却是勇气与责任。
一题记
从小到大,我像是一个小“百事通”,无论是爷爷问的生活知识,还是爸爸问的观点看法,我都能有头有尾地回答。尤其是上初中后,同学问的问题我更是回答得行云流水。
“我不知道”这句话已快从我的脑海里消失了。直到……
那天中午,同桌抱了一本菜谱书来问我单词。“班长班长,这个是什么意思呀?”“我来看。”我边暗念着“小莱一碟”边接过书,谁知看到的一刹那,“无知”的棒子就有力地推击了我,这个单词我压根不认识。汗一下从背后涌了出来,我抿紧双唇,把头低低地埋在书里,装作思考似的推了推眼镜,脑子里一片空白又聒噪不已,仿佛是在故意干扰我想单词。
我一偏头,正对上同学那双渴望答案的眼睛——充满了对我的信任。我只好微笑一下,搪塞道:“我再想想。”这时,心里的鼓便激烈地擂了起来:随便先说一个,回头再查查告诉她,就说记错了?告诉她我不知道,一起查字典?……我心里犹豫着。
墙上的钟表嘀嗒转,窗外蝉鸣不停歌。“抱歉,我不知道,我们一起查吧!”语毕,那口长长的气终于舒了出去,心中的矛盾、焦躁、担忧如开闸洪水般奔流而去。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在她的眼中看到一丝不可置信与嘲笑,她要来字典,与我一同翻阅。再看那单词时,它也没了张牙舞爪的样子了。
我深知,我做了一个对的决定,我也深知,这是来自心底的释然与欢愉。
学贯中西也好,才高八斗也罢,面对人类的浩瀚文明和无尽的知识,我们终究是“无知”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客观正确的认识,是打破自己“学识渊博”形象的勇气,是对自己的言行和别人负责的态度,如此,即便无知,我们也是真诚的人;如此,我们才能在求知的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这篇作文,除了符合题意之外,思路清晰,描写生动,将一件小事写得非常动人,特别是心理描写,细腻、生动、真实,使人物形象立体化。同时,心理描写又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结合,如“汗一下从背后涌了出来,我抿紧双唇,把头低低地埋在书里,装作思考似的推了推眼镜,脑子里一片空白又聒噪不已,仿佛是在故意干扰我想单词”,这样的描写,既真实,又有镜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