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讲证据但说法还是不一样,该听谁的?

但事实上,即便是认可循证理念的医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也有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为什么讲证据的医生

意见也会不一样?

以“夜奶”为例,无数权威机构和指南都建议母乳喂养应该按需喂养。但也有指南认为,在孩子出牙以后继续喂夜奶会增加龋齿的风险。

这就有矛盾了。若有一个不满1岁的孩子,已经长牙了,如果他还要吃夜奶,到底还该不该喂?

这时,我们就需要理解一件事:建议,是基于什么立场给的。

有时矛盾的出现,不是因为其中一方不科学,不重视证据,而是因为所站的立场有所不同。

有的建议是站在婴幼儿营养和预防疾病的立场;

有的是站在婴幼儿的口腔健康;

还有的指向婴儿的睡眠和神经发育
……

所有建议的初衷,其实都是为了帮助妈妈和宝宝。

但所有意见,也都有局限性——它们往往只能侧重于某一方面,不可能照顾一个人的所有。

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不一样的意见,不代表其中一方错了。

面对不一样的建议

该怎么判断?

具体到自己身上,又该如何选择呢?

这就要看宝宝的情况,有时候还要结合家长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情况做决策。

继续以“夜奶”为例。

  • 如果宝宝就是只接受亲喂,但妈妈白天要上班,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夜奶就成了救命稻草;

  • 有的宝宝正好相反,白天吃得饱饱的,夜奶随便吃几口,反倒是牙齿已经出现了龋齿的迹象,这就要好好保护牙齿。

  • 有的妈妈自己深受牙病之苦,坚决要把孩子患龋齿的概率降到最小,因此更愿意花精力去戒掉夜奶;

  • 有的妈妈认为夜奶能更好的安抚孩子,自己晚上省心,何况家族基因强大,全家人就没几颗龋齿,所以不愿意花精力来断夜奶。

怎么选择,其实都没有错。

毕竟,人是很复杂的生物。除了要考虑身体健康,还要考虑心理健康、家庭环境、经济基础……

毕竟,循证医学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

1、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
2、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
3、病人的价值和愿望。

将三者完美地结合,才算是制定出循证的治疗措施。

当面对不同的医疗建议时,不妨把这视作一个机会,和医生好好聊一聊自己的具体情况,让医生有机会充分了解你的价值观。你可以请医生在更具体的情境中出谋划策,直接问问医生:“如果不这样做会怎样?”

只要你跳开眼前的困境,去研究每个建议背后的立场,知晓每个选择背后都有哪些“代价”,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能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做到“我选择,我接受”。

这一点,没有人能替代你。你基于内心做的决策,就是最佳的决策。

你不需要成为100分的家长

当面临分歧时,也许你会担心,一步选错就“害”了孩子。

这样的育儿焦虑人人有。但学习循证,可以帮助你在育儿路上尽量少踩坑。在两个循证的意见之间摇摆,已经远远好过相信人云亦云的传言。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摇摆的过程中,你更加明白不同的医生意见是怎么得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研究和立场。你还可以看到自己的人生,看一看自己的行动背后究竟有什么推力。

这种思维锻炼的过程,次数多了,受益的将不仅仅是身体健康。

所以,不要害怕遇到分歧。我们都不需要做100分的家长。只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就已经足够好。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