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宣言》发表15周年,冯骥才谈传统村落保护
时光如白驹过隙,2006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第一份呼吁全社会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保护古村落的“宣言”——《西塘宣言》正式发表,到如今已经整整15周年了。15年前,天津大学教授、博导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骥才被西塘古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感动,15年后再踏上这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浓厚的乡土气息依然没有改变。西塘古镇将“风土”和“人情”,文化与技艺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西塘宣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冯骥才和众多文化界学者的奔走呼吁密不可分。
今天上午,众多浙江媒体与冯骥才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冯骥才从作家和传统村落保护者的角度谈到了他30年来保护传统村落的初心与感受,他希望通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让传统文化、记忆与乡愁得到苏醒,有了安放之处,这也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从“害怕迷路”到“西塘宣言”
每一步都意义重大
很多人认识冯骥才是从小学时代的语文课本里,在他的字里行间感受一位作家的才情与文化情怀。其实,冯骥才除了著名作家、教授、博导等这些外人熟知的头衔外,他还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正是在他与一些文化界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才让一座座独一无二又濒危的传统村落被小心保护、细心呵护,全国先后认定传统村落6819个,越来越多凋敝破败但承载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开始焕发新生。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城镇在扩张、重建,随着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许许多多古村落消失了。熟悉的地标建筑不见了,承载记忆的文化元素逐渐消失了,“我害怕在钢筋水泥间迷路。”雷同的建筑,地域的个性逐渐被抹去,冯骥才坐不住了,他想努力守住每一方土地上的传统村落,“那里不仅仅是一个村,更是一种可以代代相传的文化、乡愁,是最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怎么能消失不见?”
冯骥才这个作家跟别人有些不一样,很多作家看到这样的情形会写文怀念,而他选择了“干预现实”,以自己的方式奔走呼吁。“我几乎从不拒绝媒体的采访,我想通过你们的镜头和笔去呼吁更多部门和更多人,让大家都有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经费不够了,就卖画换钱,他想努力留住每个人的“回家之路”。
冯骥才他们努力多年后,《西塘宣言》诞生了,很多村落开始有了村志,目前,我国保护传统村落已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阶段进入到“科学保护”阶段。“愿我们今天的努力与奋争,能换来明日美丽不败的田园风景。”如今,当年写在《西塘宣言》的这句期许正转化为可感的现实,传统村落保护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如今,冯骥才再谈保护古村落,他说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保护体系,处理好“变”与“不变”,才能真正保证传统村落永存,才能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传统村落里安放着美好
那是留给后代最珍贵的财富
15年前,冯骥才来到西塘,被一只蝴蝶、一把毛豆的古镇“细胞”感动,他说那种不注意就看不见的细节正是民间文化,让人倍感舒适与安心。“这次来,没碰到蝴蝶,游客太多了。”冯骥才幽默地笑了起来,他说这次来到同一家茶馆,还是15年前的老板,这也让他心生感动,“老板就是西塘原住民,他的存在就是一种精神,外地游客来西塘本地人的茶馆喝茶,会觉得别有风味也更安心。”至今,西塘景区仍有7600多名原住民,冯骥才非常欣赏西塘能把原住民留下而不是“赶走”。他说, 原住民和村落的关系就像传承人和非遗的关系一样,没有传承人的非遗,立刻就消失,没有原住民的村落,徒具空壳。
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一些即将面临失传的榫卯结构、木雕、石雕等传统技艺也得到了传承,冯骥才表示,这些技艺跟村落的建筑和村落的传统文化一样,都将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礼物。冯骥才今年已经79岁,但他依然写作、依然为保护传统村落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历史印记,这是岁月没法带走的宝贵财富。
“文保”之路很寂寞
但“保护一条街,一项技艺的成就感高过完成一部作品”
从抢救传统村落到6819个传统村落清单出台,再到三个层面的保护机制与制度的制定……一路走来,冯骥才说“文保之路”很寂寞,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做出很大牺牲。有时候,虽然经过努力将传统村落被保存下来了,但是没有维护的经费,失去了传统的文化,难免会让他有挫败感。不过这并没让冯骥才有一丝退却,“我觉得自己现在有60岁的精力和状态,还能做很多事。”
冯骥才说,对一个作家而言,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写出自己的好作品,将名字刻在作品上。但对他而言,能尽全力保护一条古街、一项技艺的成就感高过于完成一幅作品。
如今,冯骥才依然在保护传统村落的道路上,如同追风少年,御风前行,他值得被尊重、被铭记。